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4-03-12 07:46:40 热度:1000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
2014年3月11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做客新华网2014全国两会特别访谈,与网友在线交流。图为访谈准备中。新华网 郭小天 摄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新华网2014年全国两会访谈,这一时间段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王国强,欢迎您王主任。
[王国强]新华网的网友们,大家好!非常高兴到新华网来作客,也非常高兴就大家所关心的中医药发展问题和大家进行交流,也借此机会感谢我们广大网友,对发展中医药给予的高度关注和支持。我相信中医药的发展一定能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
[主持人]中医药真的是很多网友、老百姓所关心的,无论是大家在平常生活中都会用到的中医药还是我们看到的反面例子,更加印证了我们对我国五千年传承下来的中医药医疗手段的信服,包括我们的广泛应用程度。那您今年的提案是不是也和中医药有关系?
[王国强]我今年的提案是建议将中药发展列为国家发展战略,高度重视,大力推进,这个提案应该说得到了不少政协委员的支持。
[主持人]那您提出这个提案的初衷是什么?
[王国强]主要是考虑到中医药的发展确实是我们这一代人所应该肩负的重要责任,因为中医药包括各民族的医药,是我国各民族在几千年的生产、生活以及和疾病的斗争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医学科学。时至今日,中医药仍然在为维护人民的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和西医药一起成为我们国家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发展中医药,对于维护人民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个提案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健康的需求在增长,对健康的理念也在发生变化。老百姓更重视的是希望能够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这种健康观念的转变实际上也是为中医药的发展、为中医药满足人民群众需求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因为中医非常强调养生、保健,预防为主。《黄帝内经》讲的是“上工治未病”,所谓“上工治未病”就是最好的医生是让人不得病,在这方面中医药的文化、养生技术、方法应该是满足群众健康需求很重要的一方面。 我高兴地看到北京卫视的《养生堂》收视率非常高,其中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广大民众特别希望从《养生堂》这样的节目中获取维护健康的知识和方法,做到我的健康我作主。
[王国强]第二,我也看到中医药的发展,不仅仅涉及到我们的医疗卫生,实际可以看到,中医药既是我们国家独特的卫生资源,也是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还是具有原创能力、原创思维的科技资源,也是我们国家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资源,还是重要的生态资源。这些方面都跟中医药发展有关系,如果我们能够把中医药发展好了,既能够让老百姓享受到中医药的服务,又能够防重于治,更少花钱来维护健康。 同时发展中医药的生产,发展中医药的服务贸易,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最近我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旅游局签订了一个合作协议,共同打造中医药的健康旅游,这是顺应了民众的需求,因为现在民众的旅游不仅仅是看景、看点,更需要享受到一种健康的服务,在这个健康服务中,中医的养生保健恰恰是顺应了这个要求。我们现在也可以看到国外的民众也对中医药非常热心,更加认可,每年有不少的外宾到中国来接受中医方面的养生保健服务。国务院提出发展健康服务业,所以说中医药是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是不为过的。
[王国强]第三,中医药是具有原创思维的科技资源。特别是在推动创新国家和创新驱动的过程当中,具有我们国家原创思维的,人家没有的、我们有的,而且外国要向我们学的,中医药是首当其冲的。从中药的角度可以开发出新型的生物医药,另外也可以开发出我们中医的诊疗仪器设备,还有中医的诊疗技术方法,应该说科技创新的潜力很大。 当然,提到关于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这一点大家可能更能理解。因为中医药是产生于我们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之中的,我国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也蕴含在中医的理论当中,比如说中医的整体观、系统论、辨证论治、个性化治疗、非药物治疗、内病外治这种养生保健、治未病等理念其实都跟我们的中华文化息息相关的,而且是来源于比如说“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哲学思想,人体的健康要和宇宙天体环境有所联系。 特别是现在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来,现代医学的发展有两个转变:一是现代医学的模式要转变,从过去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环境、心理相结合的这样一个模式转变,因为产生的疾病不仅仅是生物的原因,还跟很多方面有关联。
[王国强]另外一个就是医学的目的在调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要从以治病为目的、对高科技的无限追求的医学目的转向维护健康、预防疾病、防止损伤的医学目的。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转变都完全体现了中医药的理念和精髓,特别是核心价值观里面也包含了中医的内容,比如大医精诚的理念,慈悲为怀,视病人为亲人等我们祖先在创造医德医风方面有很多论述,而且也是中医几千年能够传承到今天的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中华文化的支撑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的支撑,也应该说是我们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我们在国外也能感受得到。 另外就是中医药的生态资源,因为中医是强调治疗疾病,所用药物、诊疗方法等等,一个是非药物的,一个是天然药物、植物的,相对来说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发展中医药,那么对于生态的保护和充分的利用起到积极的作用,对于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农民的增收也都有好处。 另外,我还感到我们中医药在海外发展的进程中,国外对中医药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也在不断地认同。那么推动中医药的服务贸易走出去,对于促进中医药的发展应该说具有很重要的推动作用。
[王国强]从这几个方面来看,我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个提案呢?就是希望能够引起政府的重视,能够形成我们在国家战略层面的推动,能制定我们国家中医药中长期发展的战略,协调各相关部门大力地推进,来提升我们中医药研究的能力以及激发我们中医药的活力,同时更好地提高服务民众的水平和能力,在这方面也更需要在国家层面加以推进。 具体地从这几个方面来看,我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个提案呢?就是希望能够引起政府的重视,能够形成我们在国家战略层面的推动,能制定我们国家中医药中长期发展的战略,协调各相关部门大力地推进,来提升我们中医药研究的能力以及激发我们中医药的活力,同时更好地提高服务民众的水平和能力,在这方面也更需要在国家层面加以推进。 具体来讲,我也希望,一是能够加快中医药立法的进程,因为国粹需要有国法来作保障,看到中医药呈现这么良好的发展态势,国际上也有一个很好的需求,那么我们怎么样用法律的形式来保障中医药的发展,用法律的形式来推动中医药的发展,我觉得这方面是需要加快步伐的。 另外,我也希望我们能够形成一种统筹协调、部门协作、分工合理、各尽其职,共同推动中医药发展的国家机制和部门合作机制。
[主持人]正如您所讲的,确实中医药在近些年,尤其进入新世纪之后,可能老百姓对它的认同重新又回到了我们对西医陌生的那个年代。从您刚才说的我们养生的节目火爆的收视率、养生的书籍火爆的销售就能看出大家对这些的热情,包括在每个家庭餐桌上就餐结构的改变,从刚富起来的大鱼大肉,到后来大家都强调健康饮食。
[王国强]药食两用,养生药膳也是大家所推崇的。
[主持人]这确实是很多老百姓的诉求,在现在的时代我们可能手上不缺钱了,就是希望把寿命更延长、活的质量更高。但是这方面也带来了很多让某些人钻空子的地方,我们可能看到了一些不是特别好的负面的引导给大家带来的误导,那您能不能谈谈2014年对整个中医药行业监管的重点集中在哪?
[王国强]根据我们研究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特别是决定当中提出,要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和机制,这是我们2014年要重点来做好的一项工作。在这个工作当中,我们希望能够从两个方面来着手:一方面是对于中医养生保健市场,我们要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很好地制定规范。现在有点乱象,包括刚才你讲到的像前一个时期的张悟本现象就是利用了人民群众对于养生保健的需求,造成了对中医不好的影响。 所以我们政府在认真总结这几年来对推动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方面的工作,开展了关于治未病健康工程、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主要还是希望能够普及这方面的知识,让民众能够获得健康、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在这方面确实要加强政府的监管、制定规范、准入制度、退出制度,另外就是要打击那些非法的、造假的行为,履行政府的监管职能。
[主持人]确实我们有时候在这个书上看到这个方法,另一本书上看到说这个方法是不对的,我们需要国家有一个规范,能够让我们在中医药的使用上有比较好的把控和规范。可能很多网友朋友对中医药在未来的发展有自己非常高的期待,那您今天能不能给我们交流一下您对中医药未来的发展期待是什么?
[王国强]我的期待就是让人民群众能够更多地享受到科学的、健康的、有效的中医药服务,这是我的期待。而要实现这样的一个期待,我觉得我们要认真地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关于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和机制,以及这次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所提出的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要求,来破解影响和制约中医药发展的矛盾和困难,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通过继承和创新,使得中医药能够更好地符合当代民众的需求。 总而言之,希望能够落实像总理所提出的,为了人民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深化医改,用中国式的办法来解决这个世界性的难题。我认为中国式的办法离不开中医药。
[主持人]今天非常感谢王部长作客我们新华网的访谈间,跟网友交流了这么多,真的也希望您经常能够来和我们网友聊聊中医,来聊聊我们身边的这些医和药。再次感谢您的作客,也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我们今天的节目就是这样,下一时间段再见。
[王国强]谢谢。
(责任编辑:秋彤)
2024-12-20
2024-04-18
2024-03-18
2024-02-19
2024-01-06
2023-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