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2013-11-09 00:23:16 热度:635
揭牌仪式 朱志生 摄
中新网11月8日电 2013年11月5—7日,经过3天严格、紧张的现场实地考察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痛中心顺利通过了美国心血管患者管理协会(SCPC)认证,成为与国际接轨的胸痛中心。在国内综合医院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属首家通过国际认证的胸痛中心。“人民人”又一次践行了“您的满意,我们的追求”,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好、更优质服务的承诺。
美国心血管患者管理协会(原胸痛中心协会),是致力于发展胸痛中心相关工作的非营利性学术组织,经过多年的发展,其开展的国际认证工作以其权威性、规范性、引导性和高效性得到了全世界各医疗机构的普遍认可。
2010年6月,在胡大一教授的倡导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在国内首家宣布成立“胸痛中心”,开始了在中国探讨胸痛诊断、鉴别诊断优化流程的工作。同时胡大一教授在对胸痛流程不断探索和完善的基础上,启动了“胸痛中心”国际认证的工作。几年来,在医院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在飞利浦公司大力支持下,
在以往“急性心梗绿色通道”流程的基础上,医院整合了急诊科、心脏中心、放射科、检验科及信息中心、医务处等临床各部门、行政部门以及辅助诊断科室的力量,根据SCPC的要求逐步完成了约100多份文件和流程的制定,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临床路径和诊断操作流程,以此规范胸痛诊治过程中相关诊疗流程和医务人员的行为。并与999急救系统签订了合作协议,配备了院外急救远程心电传输系统,真正实现了院前急救——医院急诊室的无缝隙连接,有效缩短了患者就诊时间。同时,医院还建立了完善的“一键启动”机制,保证了院内急救、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介入诊疗中心,及时有效地实施直接冠脉介入治疗,使胸痛患者有了明确、清晰的诊治流程,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最有效的治疗。
此次申请胸痛中心国际认证标志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建设已快速走上与国际接轨的道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摸索到规范、从建成到认证的变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是中国胸痛中心建设的先行者,是普及建立胸痛中心理念的推动者,我们将借助胸痛中心这一平台,继续不断改进急性胸痛诊治的流程,挽救更多的急性胸痛患者的生命。
“急性胸痛”是急诊科常见的就诊症状,涉及到多系统,与之相关的致命性疾病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肺栓塞、主动脉夹层、张力性气胸等,快速、准确鉴别诊断是急诊处理的难点和重点。由于ACS发病率高、致死致残率高,早期识别和早期治疗可明显降低死亡率、改善远期预后,成为急性胸痛患者需要鉴别诊断的主要疾病。特别是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NSTEMI)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降低病死率和改善预后的关键是及时、正确的治疗,最大程度减少严重的心血管事件。
STEMI一旦发生,从起病到正确干预的时间与心肌坏死的面积、并发症和生存率直接相关。患者发病初期90分钟的救治时间尤其宝贵,起病后70分钟内接受血管再通治疗患者病死率仅1-2%,而6小时内接受治疗患者的病死率为6%,对UA和NSTEMI患者,早期积极的抗血栓治疗或介入治疗可以避免大面积的心肌坏死。对ACS患者,特别是“命系分秒”的STEMI患者,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对患者病因作出准确的诊断并实施正确的治疗,是全球医疗界不断探索的重大课题。
胸痛中心是目前国际上十分关注的一种特殊的医疗模式,其工作原则就是按照科学的程序,通过严格的流程和现代化的管理措施,整合各种技术力量,使胸痛的患者能够在第一时间按照医疗常规和指南进入诊治程序,得到最及时和规范的诊断治疗。
此次胸痛中心的认证有机的整合了急救系统(EMS),急诊室(ER),导管室(Cath Lab)以及心脏监护病房(CCU)等部门的工作,胸痛中心作为管理和协调参与ACS救治各部门的机构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在“胸痛中心”这一临床路径管理下入门-球囊时间(D2B)时间较“胸痛中心”建设前大大缩短。
胸痛中心认证的意义在于改进和完善急性胸痛的诊治流程。对于明确的ACS患者通过合理的流程提高救治速度和选择合理的救治策略。同时,通过分层筛查检出低危和非心原性胸痛患者,合理使用有限的医疗资源,给予患者最佳化的治疗。
(责任编辑:秋彤)
2024-10-27
2024-10-24
2024-10-23
2024-10-19
2024-10-18
2024-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