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医药报 时间:2012-11-02 10:56:06 热度:1880
□ 本报记者 方剑春 通讯员 李 旅 贺海强 姜 莹
图为光谷生物城生物创新园。姜莹 摄
图为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但长春(左)为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治疗性抗体产业联盟授牌。姜莹 摄
目前,在全球市场销售排名前十位的药物中,抗体类药物占据5席。权威机构预计,到2014年,抗体类药物将占7席,无疑,抗体药物已经成为当下全球医药研发、生产的最热门领域。10月17日~18日,“2012第一届国际治疗性抗体高峰论坛(中国·武汉)”在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光谷生物城)举行。来自国内外近70家生物医药企业、科研机构以及生物医药资深专家、学者出席本次论坛。光谷生物城经过近四年的发展已经吸引60多家治疗性抗体药物产业链企业进驻,集聚效应正在形成。目前,武汉政府已经出台多项扶植政策,打造光谷生物城治疗性抗体产业基地。
全球追捧治疗性抗体药物
1986年,美国FDA批准了世界上第一个单抗治疗性药物——抗CD3单抗OKT3进入市场,用于器官移植时的抗排斥反应。从此,打开了治疗性抗体药物全球研发、生产的序幕。
治疗性抗体药物具有靶向性、副作用小、疗效高、抗药性小等临床优势,近二十年来发展迅速,全球治疗性抗体药物市场增长迅猛。资料显示,1999年全球抗体药物的销售额仅12亿美元,2004年飙升到105亿美元,2008年则超过400亿美元,2011年更是达到了628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40%。
随着单克隆抗体药物技术的不断进步,抗体药物研发生产也在国内兴起,涌现了一批抗体药物研发生产企业,并获得丰厚的市场回报。以国内抗体药物领军企业中信国健为例,该公司自2002年创建以来已上市的产品仅有3个,但是2010年的公开的营业收入达4亿元,净利润接近2亿元。
事实上,抗体药物受到全球追捧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小分子药物已经进入研发瓶颈。在过去十年中,全球小分子药物研发趋缓,研发费用飙升,成功率持续降低。而抗体药物研发周期约8~10年,成功率约10%,研发费用也大大降低。会上,惠生集团嘉和生物药业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周新华博士表示,未来5年是全球生物药专利到期高峰期,对于中国生物医药企业来说采取抢仿、抢仿与研发相结合的方式将带来巨大的机遇。业内估算,生物仿制药和二次研发生物药的投入约为1亿~2亿人民币左右,且生物仿制药的成功率高达70%。
国内抗体药物企业任重道远
尽管全球抗体药物市场前景广阔,但对于我国企业来说仍任重道远。
本次大会的演讲嘉宾、武汉康迈生物技术公司共同创始人、美国路易威尔大学终身教授严俊博士告诉记者,一个新的抗体药物,从靶标发现到分析筛选、中试工艺改进、药物毒理药理、临床安全评价、临床试验、成药生产、市场销售需要约15年左右时间,即使仿制也需要各环节的专业团队协同作战,而目前国内形成抗体研发、生产积聚效应的区域非常有限,而武汉在治疗性抗体产业提前布局,正是他们选择落户武汉的主要原因之一。
武汉华鑫康源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博博士说,我国生物医药比较积聚的地方是北京、上海,但是这些区域专注抗体药物并未凸显,而随着人力、地产等必要生产、研发要素的成本上涨,寻找新的产业孵化基地的动力和趋势已经形成,武汉光谷生物城在此领域大有后来居上的趋势。
“武汉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不仅交通便利,而且依托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一批国内知名院所,人才储备雄厚,产业孵化要素全面,成本相对低廉。”在经过多方选择后最终落户武汉的武汉友芝友生物制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周鹏飞博士说起武汉光谷生物城感慨良多。近两年来,光谷生物城越来越受到企业的认可,目前入驻企业近400家,辉瑞、费森尤斯、赛默飞世尔、柏林化学和药明康德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也已经入驻园区,生物产业集聚效应逐步凸显。
与会专家学者纷纷表示,目前国内抗体药物产业化面临多重困难,一是创新抗体药物缺乏;二是国外大企业技术垄断;三是抗体表达量低,成为制约药物开发和控制生产成本的瓶颈;四是大规模生产技术缺乏,每个企业只掌握一两项关键技术;五是高投入、高风险、周期长令许多企业望而止步。
光谷治疗性抗体产业链初具雏形
武汉人福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战略研究院院长徐勇博士说:“基于这些困难,我国抗体药物想要迎来产业的春天,研发生产企业必须携手前行,光谷生物城的目标就是打造抗体药物研发项目产业化孵化平台,整合研发生产资源,共同推动我国抗体药物的发展。”周新华博士表示,目前嘉和手中有十几个抗体药物待转化,其中一半是仿制药,其余都是新药,属于国外研发快速跟进的抢仿药品。仿制药的成功率在80%,抢仿是70%,快速跟进是60%。尽管跟小分子药物相比成果转化成功率较高,但是由于信息不畅,苦于找不到合作的企业,光谷生物城的孵化平台给研发和生产企业创造了合作的机会。
据悉,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光谷生物城)在建设之初就明确地将治疗性抗体药物作为园区重点打造的产业方向之一,通过园区资源整合,强强联手,打造治疗性抗体这一具有重要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产业。通过东湖高新“3551光谷人才计划”,引入与治疗性抗体相关的高端人才团队和与治疗性抗体全产业链相关的项目,建设了一批从治疗性抗体靶标发现、人源化、工程株构建及发酵工艺优化、中试生产、无血清培养基技术和检测服务等一系列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园区已引进治疗性抗体相关企业60余家,分别从事治疗性抗体产业链相关环节的研发、生产和提供相关技术服务。在本届论坛上,“武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治疗性抗体产业联盟”举行了签约仪式。联盟理事长单位武汉人福医药集团负责人表示,该联盟将围绕治疗性抗体产业技术创新链,运用市场机制集聚创新资源,实现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医院和投融资机构等在战略层面有效结合,共同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真正实现“官、产、学、研、资、用”的六元素有机结合,依托光谷生物城公共服务平台的资源和联盟成员的资源优势,凝聚整合省内外治疗性抗体产品研发、生产及产业化的优势资源,满足市场需求。
目前武汉光谷生物城在园区中已经集聚了治疗性抗体全产业链企业,一个项目进来后能够通过联盟基本满足产业化的孵化整体需求。据悉,未来园区将投入10亿元建立大规模哺乳动物细胞培养基地,建立政府引导、民营资本参与的金融超市,解决企业融资的问题。光谷生物城旨在打造国内最专业、规模最大、最具积聚效应的抗体药物产业基地,各种配套政策和措施正在陆续出台。
据悉,武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治疗性抗体产业联盟中长期规划已经制定,各种针对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性抗体等都在研发规划之列。中长期目标是3~5年内遴选出2~3个针对重大疾病并有广阔前景的治疗性抗体基因工程药物靶标,开发出2~3个治疗性抗体进入临床,最终打造一批由光谷创造的治疗性抗体药物造福病患。
(责任编辑:秋彤)
2024-11-20
2024-11-06
2024-09-23
2024-06-30
2024-04-25
2023-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