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晚报 时间:2012-06-22 23:20:51 热度:1355
在眼科,几乎所有的眼底检查和手术都是在暗室中进行的。至今,北京同仁医院眼底病专家魏文斌已经在这片被黑暗包围的世界里探索耕耘了26年,为数万名濒临失明的眼底病患者守住了最后的光明。
满怀虔敬取下老院长的角膜
1986年,正值北京同仁医院建院100周年,为了储备人才,医院首次派遣专人到全国各地招揽优秀毕业生。那一年,安徽医科大学共有5名大学生被选到同仁医院,其中就有刚刚被评为省优秀毕业生的魏文斌。
来到同仁医院的第五年,老院长张晓楼教授去世了。张晓楼教授是国内外知名的眼科医学泰斗、优秀共产党员,是魏文斌心中的楷模。这位老专家为了研究防治沙眼,在自己眼睛上接种病原体做试验;去世前,他留下遗嘱,把角膜捐献给刚刚建立的同仁眼库。医院安排魏文斌为老院长取遗体角膜,年轻的魏文斌向张晓楼先生的遗体三鞠躬,满怀虔敬地取下他的角膜。这双角膜使两位年轻的盲人重见光明。这件事魏文斌至今记忆犹新、终生难以忘怀。
保住患者的光明是医生的幸福
几年前,一个刚刚9岁的甘肃男孩被父母送到了魏文斌的诊室。男孩的眼病属于疑难重症,一只眼睛已经失明,另一只眼睛经历了两次失败的手术,几近失明。能不能让孩子见到光明?魏文斌没有把握。他看到男孩家的经济条件不太好,担心手术失败,一家人承受不了。但孩子的家长很坚决:“做了,即便还是看不见,也对得起孩子!”
手术足足做了两个多小时。第二天,当魏文斌摘下蒙在孩子眼上的纱布时,孩子笑了:“看见了!”魏文斌给孩子做完检查,视力只有0.03。0.03是什么概念?就是要拿着放大镜、贴在视力表上,才可以看清最大的那个符号。可男孩说,“大夫,谢谢啊!有了0.03,我就能分出白天和黑夜,所有的事我都能干!”
魏文斌在听到这句话后突然明白,0.03对于患者来说,就是全部光明;能保住患者最后的光明,对医生来说,就是幸福。
“最大的愿望是不使他们失望”
魏文斌出生在安徽桐城的一个小村庄,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大学期间他依靠奖学金才完成学业。正因为有着这样的经历,他和农民有着特殊的感情。有时候,来找魏文斌的患者,手里捏着一张皱皱巴巴的小纸条,上边写着他的名字。那张被攥得皱皱巴巴的纸条寄托着患者的全部希望,“我最大的愿望,就是不使他们失望而归。”正因为心疼患者,魏文斌很少拒绝前来加号的患者。
这个周二是魏文斌的出诊日。这一天,他本应在中午12时结束门诊,但直到下午3时半,他才看完当天最后一名患者,“一共看了78名患者。”魏文斌总是想着给患者省钱,只要能够判断出是视网膜脱落,就不让患者再做超声波检查,这样就可以为患者省下60元钱;为了让住院患者尽快手术,少等候,少花钱,他尽量多做手术,少让患者等候。
“尽我最大的努力做名合格的医生”
驱逐性脉络膜上腔出血,是一种临床上很难处理、非常严重的手术并发症。过去出现这种情况,患者难以避免失明。魏文斌经过长期的观察和深入的研究,终于找到处理这种并发症的方法,目前已治疗了数十名患者,他们大部分恢复了有用的视力。葡萄膜恶性黑色瘤是眼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传统的方法是摘除眼球。魏文斌参考国外技术,设计了一套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技术,并在国内首次应用,他也是目前国内开展这种手术最多的医生。
26年寒来暑往,共产党员的信念始终如一。魏文斌说,他的成长得益于百年同仁文化的传承,得益于许多前辈的言传身教,得益于所有的患者。“要从心底里感激患者,关爱患者。”魏文斌经常说:“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小时候在田间干活,我妈就跟我说,干农活要有干农活的样子,当农民要有当农民的样子。现在我成为一名医生,我就是想着要有做医生的样子。我只是在尽最大的努力来做一名合格的医生。”
本报记者 贾晓宏 J146 高峰摄 J146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1-13
2025-01-09
2025-01-09
2024-12-25
2024-12-16
2024-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