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医院在线
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在线
筚路蓝缕高扬旗帜 凝心聚智再铸辉煌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2014-01-13 14:35:29 热度:958

——写在十堰市中医医院建院35周年之际

通讯员 啸程 郑德元 钟轩 肖平

  伴随着改革开放快捷的脚步,沐浴着时代发展强劲的东风,十堰市中医医院迎来了建院35周年。
  35年风雨历程,35载沧桑巨变。经过几代中医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付出和无私奉献,十堰市中医医院由最初一个简陋的门诊部发展成为一个在中医领域造诣较高、影响较大、深受老百姓拥戴的集医疗、科教、急救、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医院在基础建设、医疗服务、综合管理、科研成果、文化传承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医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当中,有多少感人的经历和事件值得我们回味和总结,有多少宝贵的经验和教训需要我们记取和思考。其中最不能忘怀的,就是医院能取得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心重视和大力支持,离不开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全力配合。在此,我谨代表医院六百多名干部职工向关心支持中医院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仁人志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谢!你们的关心是我们坚守的动力,你们的支持是医院发展的保证。感谢一路有您!
  35年的奋斗史可歌可泣,35年的发展路艰辛曲折。希望医院全体员工都能够爱院如家,厚德精医,倍感今天的成就来之不易,倍增未来的发展信心。我们唯有珍惜眼前,加快发展,敢于担当,奋发有为,以满腔的赤诚和热情,以精湛的技术和服务,竭诚为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继续谱写十堰市中医医院更加光辉的篇章,尽情描绘十堰市中医医院更加灿烂的明天,为建设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增光添彩,为推进区域中医药事业发展做出我们积极的努力,为保护大众健康、促进经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同时,也敬请各级领导和各界同仁在未来的工作中,继续为中医院的发展和中医药的繁荣给予关心、关注和支持!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衷心祝愿十堰市中医医院前程似锦,宏图大展!

十堰市中医医院党委书记、院长   殷义选

  圣洁篇
  自古医者重德精业,用“圣洁”赞誉德艺双馨之医者。
  医学殿堂,谓之圣洁,是因为有这样一群白衣使者,用毕生精力追求健康、捍卫健康、造福苍生、消隐丑恶、彰显崇高,让这所圣洁殿堂熠熠生辉。
  医之圣洁,莫过于德艺,医德圣洁,谓之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济世活人;医技圣洁,谓之精勤治学,精研医道,广采众长,博学至精,而后屡起沉疴。
  做时代圣洁的使者,每个白衣战士道义在肩。35年来,十堰市中医医院一代又一代白衣战士,坚守清贫、生生不息,用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书写着平凡而又圣洁的篇章。
  创业篇(1978~1983)
  历史的时针回转到35年前的1978年。
  这年9月,郧阳地委根据上级文件精神,行文成立了“郧阳地区中医院”。相关部门和新分配的大学生,10余名第一代十堰中医人,开始了曲折坎坷的创业之路。
  创建之初的中医院靠租房接诊。1979年建院规划确定,同年11月医院门诊部奠基开工。1980年8月,简易门诊部搭建成型,门诊开业,中药制剂启动。1981年11月地委组织部批复成立中共郧阳地区中医院党支部。1982年医院第一届工会委员会和妇委会成立,同年11月医院门诊部基建竣工。年底老药工赵永利同志作为全省卫生战线先进代表并出席代表大会。1983年4月,医院开设病床30张,建立了手术室,开始接收住院病人。
  起步篇(1984~1994)
  1984年到1995年这十年,是医院艰难起步的十年。医院在医疗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仅靠一栋土木房,三十几张病床,几十名员工负重前行。其间,医院曾被省卫生厅授予“创文明中医院先进单位”。1985年医院顺应改革,推出院长负责制、任务承包责任制,奖金分配制等。1986年3月,医院职代会审议制订医院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在医疗业务建设上,相继开展有针灸理疗拔火罐等特色医疗,先后购置了中草药熏蒸治疗机、激光治疗机、雾化吸入器等。1986年7月,医院升格为郧阳地区副县级事业单位,并先后开办了五堰第二门诊部、外延口腔门诊。院内成立了防保科、针灸科、妇产科、检验科等。1994年2月医院急诊科建立,市区东部急救功能得到发挥。
  奋进篇(1995~2008)
  1995年4月,在地市行政区域合并的大背景下,地市中医院合并成为十堰市中医医院。同年7月,合并后的中医院新班子上任。职能科室负责人重新调整,确立了15个内设科室,相关职能得以明确。医院发挥中医特色,启用住院部,创办中医特色专科、引进实力型技术人才,业务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先后建起了精神卫生楼、行政制剂综合楼等,医院总体规模得到扩展,业务用房紧张困境得以缓解。1997年医院通过三级甲等中医院评审,2002年精神病科通过省卫生厅“省知名专科”评审,2003年医院被省卫生厅授予“湖北省知名中医医院”称号。医院精神病科入列“十五”国家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并通过评审,肝病科入列“十一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这一时期医院业务上升明显,经营状况好转,医院规模、外部形象明显提升,上级领导和社会群众对医院给予充分肯定。
  跨越篇(2008~2013)
  2008年,新一届医院领导班子上任,针对医院长期发展方向、目标不统一,功能定位不明确的状况,发起“解放思想,加快发展”、“专科兴院、中医崛起”专题论坛大讨论活动,医院确立鲜明的发展目标,学术、管理、创新、业务拓展方向逐渐清晰。
  观念变革是行为变革的先导。医院新领导班子抢抓国家扶持和发展地市州中医院项目机遇,争项目、推进度,提前一年争取到国家扶持地市级重点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又于2010年争取到国家投资建设精神卫生体系项目。2010年,1万多平米新住院大楼投入使用。2011年10月,精神卫生中心大楼建设竣工。2012年3月,门诊楼、医技楼扩建改造工程等完成,建成5000余平米职工住宅楼。一所设施齐全,功能完善,门诊、住院环境优美,综合实力大为增强的中医医院呈现在人们面前。
  历时4年,医院建设共投资1.2亿元,其中争取国家投资和地方政府投资4000万元。医院病床规模从200张增加到800张,固定资产从4000多万元增加到1.7亿元。医院全年门诊量、出院人数、病床使用率、年业务收入等较2007年持续成倍攀升。
  新班子上任后,医院稳步推进“一主两翼”的发展策略和“四大主流发展计划(工程)”。中医特色显现,综合功能增强,人才梯队结构形成,技术水平提升,社会声誉好转。
  医院相继有两个重点专科通过国家“十一五”重点专科评审验收,两个重点专科入列省级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八个重点专科通过市级重点专科评审。同时,知名专家刘吉善获“湖北名师”称号,赵和平获“湖北百佳医生”和“湖北省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称号,雷陵、朱名宸、黄斌等获得市级“十大名中医”称号。4年间,引进、培养20余名学科人才,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医院科研教学、对外交流水平显著提升,牵头发起成立了神农武当中医药发展集团,强力辐射、形成合力、抱团发展的区域医疗体系建设基本形成。成立的“中国针灸学会微创针刀专业委员会膝关节病学术委员会”为本市首个国家级学术团体。
  4年间,医院通过国家三级甲医院复审等,获“湖北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湖北省中医药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整体功能实现了“医疗、科研、教学、急救、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区域中医龙头医院”既定目标。
  回望跨越路,憧憬腾飞梦。经历艰辛与曲折的十堰中医人,将加倍珍惜今天的成绩和荣誉,并以更昂扬的精神风貌迎接新挑战。医院将站在新的起点上,坚定中医为主的特色办院方向,打造区域品牌医院、国内知名医院,用几年时间建立全面质量考核管理机制,完善绩效考核管理机制,推进医院新一轮扩建升级,实施倍增战略计划。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银发经济办公室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