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健康报 时间:2014-01-13 09:24:04 热度:1498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底线思维的实质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在医院,医生、科主任和医院管理者都应用这种思维做好自己的工作。
1. 如履薄冰:及时化解医疗风险。诊断正确、治疗正确,疗效不一定好。随着病情的变化,并发症、药物不良反应等问题可能会出现,使医患关系紧张起来。如果每位医生把问题想得复杂一些,把困难放大,科学而严谨地估算出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并做好准备,即使出现最坏的结果也能从容应对。
2. 未雨绸缪:突发事件来临有应急准备。若发生山体滑坡、冰雪灾害、工厂火灾、传染病暴发等,大批患者会不期而至。科主任要考虑到科里能安置多少病人?医务人员能“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吗?必需的应急物资和药品有储备吗?只有把各类应急事件设想得更凶险、更突然、更复杂,才能做到有备无患,关键时刻遇事不慌。
3. 警钟长鸣:及时消除各种不良倾向。“陕西富平贩婴案”、“葛兰素史克商业贿赂案”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作为医院管理者,要善于把他人管理上的失误当成自己的失误去剖析、去查对。善于发现苗头性的问题,及时消除各种不良倾向,把可能变成不可能,做到警钟长鸣,让职工守住道德和法律的底线。
山东省沂水县圈里乡卫生院 徐以成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7-06
2025-07-04
2025-07-01
2025-06-30
2025-06-20
2025-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