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医院在线
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在线
村医老贾和小贾的一天

来源:健康报 时间:2014-01-10 15:36:05 热度:915

□本报记者 郝金刚 通讯员 聂庆喜□

图一

图二

图三

  贾敦岭,67岁,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大桥镇前吴村卫生室村医。
  贾向杰,43岁,老贾的儿子兼徒弟,是老贾4个孩子里唯一当村医的。
  前吴村在济南市天桥区最北端的黄河滩上,有村民1395人。村里的老卫生室就设在村西北角的老贾家里。2008年,区里补贴统一建设了规范化卫生室。现在的新卫生室坐落在村东南角,宽敞明亮,诊室、观察室、药剂室齐全,贴着棕红色面砖的门脸配上区里统一配发的银白色的金属牌匾,透着一股现代化的气息。
  时值严冬,黄河河滩上的北风吹得脸生疼。记者来到老贾和小贾工作的卫生室,体验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
  一早,卫生室来了牙疼病人。向杰在学校主要学西医,老贾让他先检查一番,做到心中有数。向杰检查结束,照例由父亲号脉,并作出最终诊断。老贾号完脉,认为是阴虚火旺所致的牙疼,一边开方,一边讲解开每一味药的道理。
  过了一会儿,隔壁大娘来了,前两天她拿药没带钱,今天专门带着新农合医疗证来交上欠款。向杰赶紧在新农合就诊登记本上补录,以便月底向镇卫生院领取补偿款。
  接近中午,向杰背起药箱,到村里巡诊去了。他把隔离衣脱下来塞进药箱,因为按这里的风俗,穿白衣是不能进别人家门的。进村入户是承担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必备内容,卫生室不忙的时候,他就要做这项工作。向杰脚步很快,他说习惯了。
  患有脑血栓的贾敦孝是向杰的族叔,见到向杰很高兴,赶紧把他让到屋里。向杰为老人测量血压,发现高压到了180毫米汞柱。老人的儿媳妇“告状”说,公公挺固执,一感觉好了就擅自停药。向杰赶紧告诉老人,既然确诊了高血压,降压药就不能停,还要少吃盐。老人赶快让儿媳妇把降压药找出来,并当着向杰的面把药吃下去。
  巡诊完了,时值正午。向杰急忙往家走,因为在农村,中午休息时间往往是看病的小高峰。果然,一中午来了三拨病人,向杰忙得坐不下,只好站着吃了午饭。
  忙过中午,老贾说起自己退休之后的保障问题。当听到随记者同行的天桥区卫生局工作人员说卫生局正在积极推动这项工作,重点研究把村医纳入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之中,老贾感到很欣慰。
  趁着下午病人不多,向杰整理好一周内做的一大摞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登记表和随访日志,把每一项数据仔细录入电脑。为全村1395人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关系着父子俩每个月的收入。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后,区政府为每位在岗村医每年追加补助6000元,人均收入达到2.5万元。但向杰感觉收入比实施以前是减少的,跟外出打工挣的钱差不多。尽管如此,他还是不愿意离开本乡本土的村医岗位,觉得继承父亲的衣钵才是正道。
  夕阳西下,向杰结束了忙碌的一天,带着记者来到他家的地头。他指着远处的庄稼地说:“我家还有10亩地,一年净收入能有万把块钱。”他半开玩笑地说,既能当着村医还能有地可种,这种待遇是城市医生享受不到的。
  图一:老贾和小贾在为患者抓药。
  图二:接近中午,向杰到患有脑血栓的贾敦孝的家中巡诊。
  图三:趁着下午病人不多,向杰打开电脑,把每一项公卫服务数据输入全市统一的项目管理系统。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银发经济办公室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