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高血压:危害心脏的“隐形杀手”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2013-10-09 15:33:32 热度:630

    10月8日是全国高血压日。我国高血压患者已经超过1亿人,目前正以每年新增300万人的速度发展。高血压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能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压突然升高时,可能使斑块破裂、脱落,形成血栓,导致心梗甚至猝死——高血压:危害心脏的“隐形杀手”

□ 蒋长盛 解放军第四五八医院

  长期高血压会诱发冠心病
  在心血管内科门诊,每天都有不少高血压病人来就诊。高血压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冠心病发病率比血压正常者高两倍。因此,控制高血压是预防冠心病的关键。
  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病”。现代人生活节奏快、作息不规律、饮食结构不合理,加上抽烟,酗酒等,这些都会导致身体内环境的紊乱,造成肥胖或者营养过剩,从而诱发高血压。血压长期升高往往累及心脏,使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
  降压药使用不当,血压难控制
  我国的高血压病人相当多,成年人的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即每10个成人中就有2人患高血压。但最近一项针对全国100家三甲医院的5186名高血压患者进行的高血压控制调查显示,尽管高血压患者在接受调查时正在服用两种或以上的降压药,但他们的血压达标率只有31.1%。也就是说,7成患者的血压不达标。
  这么多的患者血压不达标,究其原因,其一是部分病人并不重视自己的病情,随随便便用药,缺少正规的血压监测;其二是害怕用药,吃吃停停,自己到药店去买药,缺少医生科学的指导。
  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降压药有五大类:β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利尿剂。每一种药都有其特别的用法,而自己去药店买降压药存在两个弊端:一是目的不明确,用药盲目,不知道这个药会把血压降到什么程度;二是买的药不一定适合自己。
  高血压可引起肾脏损害,降压治疗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只不过,如果肾脏已有明显受损的患者和患有双侧肾动脉狭窄的患者,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这两类药不太合适,会造成肾功能恶化。所以,患者必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切忌自行减量或盲目去药店买药。
  心脏病患者降压更严格
  有一些高血压患者虽然坚持每天吃药,但对血压的状况却不甚了解。服了降压药不等于血压就达标,明确自己的降压目标,需要经常监测血压,让自己的血压控制在“安全范围以内”。
  目前,全球高血压指南把140/90毫米汞柱定为普通高血压患者的达标目标。可是,对于一些特殊病人,降压的目标则不一样,比如,对于心脏病患者的降压要求更为严格。如:合并冠心病、糖尿病或肾病等疾病的高危患者,血压的目标值应该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收缩压(高压)应控制在150毫米汞柱以下;脑卒中后的高血压患者一般血压目标应低于140/90毫米汞柱。
  当然,血压也不是降得越低就越好,比如有一个65岁的患者,收缩压一直控制在150毫米汞柱以下,因为他双侧颈内动脉严重狭窄,于是他擅自多服了降压药,结果血压一下子下降得太厉害,头晕目眩,差一点跌倒。也就是说,降压不要太急,不要把血压快速降到太低水平。一般降血压达标需要1~2个月,降压太低太快,供应心脏血流降低,会加重心肌缺氧,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
  因此,高血压患者最好咨询医生,明确自己的降压目标,同时在家常备一个血压计,对自己的血压波动有一个跟踪监测。
  如何自测血压
  一般来说,血压一天测两次,早餐前测一次,晚上睡觉前测一次;血压控制平稳的人,可每周只测1天血压;对血压不稳定的高血压者,建议连续家庭测量7天,每天早晚各一次。血压不稳定的时候,随时监测。
  早晨起床排空大小便后休息10分钟,开始测血压。测量时,最好端坐在靠背椅,两腿放松落地,裸露上臂后包上袖带进行测量。袖带高度应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如果袖带位置过高,测得的血压值就会偏低;如果袖带位置过低,测得的血压值就会偏高。
  需要注意的是,人体血压受季节影响发生变化,血压在夏季会轻度降低,到冬季则明显升高,老年人更是如此。美国学者研究结果显示,冬季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比夏季高12毫米汞柱和5.5毫米汞柱。因此,到了夏季,随着气温升高,结合血压自测值,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减少降压药种类和剂量。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