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制晚报 时间:2013-07-03 22:18:42 热度:988
今天上午,首都儿研所所长罗毅做客城市服务管理广播时透露,将加快对医院门诊楼的改造,开设门诊手术室“一日病房”,并在9月采取急诊分级就医。
现状
1
就医需求量超过容纳量一倍
提到看儿科,大家就会想到儿童医院和儿研所。儿研所门诊量去年已突破200万人次,比前年递增7.4%。今年门诊量有望再增长10%。
据了解,儿研所建于上世纪50年代,1983年开始建立附属医院,占地面积小,原有门诊楼的设计仅容纳2000-2500人次,但目前医院日均门诊病人已突破5000人次,不少患儿家属提出改善就医环境。
措施
诊室增15% 门诊可完成手术
罗所长透露,从去年起儿研所门诊楼的所有房间均进行了科室功能调整,诊室数量增加了15%。同时,由于门诊量很大,很多患儿住不上床位,儿研所正在改造门诊手术室,将来患儿就能在门诊完成手术了。
在做客中,有网友提出常会选择下班后带着孩子看病,所以为缓解挂号难,儿研所每天监测门诊数据,了解病人分布规律,医生再进行排班出诊。此外,门诊部还建立了突发应对机制,如果门诊病人数量突然增加,还将从病房调配医生支援。
现状
2
发烧40度昏迷 等了4小时
“前不久孩子发烧40度昏迷,来医院看急诊,足足等了4个多小时才看上病。”市民张女士现场来电反映。
措施
9月份“急诊分级” 重病优先
其实,像李女士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罗所长表示,将在今年9月份在急诊实施分级就诊。“按照国际危重病人的分级标准,不按到达的时间,重病优先,这样也就会出现所谓的加塞,也请各位家长理解。”
相关措施
京医通卡将实现自助充值
儿研所作为第二批京医通卡试点医院,从4月底至今已办理了14万张此卡,平均每天2000张,但充值比例很低。记者了解到,许多家长虽然办理了京医通卡,但还不清楚它的功能,存在不少问题。
罗所长介绍,京医通卡主要针对非医保病人。医院门诊每天接待病人有三分之二是来自外地,患者看病可以实现多点缴费。
比如开出化验单后,可直接从医生那里缴费,也可以检验科刷卡缴费,从就诊到检查,可减少排队,节约时间,门诊看病充值1000块钱就足够了。
同时因为实行实名制,卡片丢失后还可补办。而且两星期后,实现自助充值,非常方便。
儿研所微博答问
血液科等开设“一日病房”
网友:除了门诊,您那儿住院也非常紧张,前两期的一把手都说要加快病床流转,您今年怎么办?
答:我院医疗空间较狭小,床位仅有400张,目前正在改造门诊楼的部分区域,开设门诊手术室。我们已经在血液科等科室开设了“一日病房”。
网友:有一些社区医院可帮着预约儿研所的号,效果怎样?
答:去年,我们与朝阳妇儿医院等十家医院签订了儿科区域性分级医疗体系建设合作的协议,希望小病在社区医院或二级医院得到及时诊治,如诊治不了可通过接诊医生代替预约儿研所的专家号,达到“小病在社区,大病在三级”的目的。
家长最好选择在下午就诊
网友:去儿研究看病,我下班后去得较多,希望下班后的门诊接待力强一些,医生好一些。儿研所的就诊量分布最集中是什么时候?
答:上午占全天门诊量49%左右,因此希望家长选择下午就诊,以节省就医时间。如果孩子患的不是急症,最好在白天就诊,因为白天专业全、号源多。
口腔、哮喘等科最难挂号
网友:孩子看病人数有没有越来越多?哪些号最难挂?
答:根据数据统计,比较难挂的科室号是:口腔科、哮喘科、神经内科,建议大家通过114电话和网络平台进行预约挂号。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4-10
2025-04-10
2025-03-27
2025-03-25
2025-03-23
2025-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