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健康 时间:2013-06-18 21:51:25 热度:1999
6月18日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王省良做客新华网,谈中医的传承与发展。图为嘉宾王省良。新华网 郭小天 摄
6月18日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王省良做客新华网,谈中医的传承与发展。图为访谈进行中。新华网 郭小天 摄
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新华网健康频道特别邀请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王省良谈中医的传承与发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新华访谈。今天来到演播室的嘉宾是广州中医药校长 王省良,感谢王校长来到我们演播室接受采访,首先想请您介绍一下广州中医药大学。
[王省良]大家好。
[主持人]感谢王校长来到我们演播室接受采访。现在高考已经结束了一段时间了,高三的同学们已经轻松了,但实际上也在忐忑的等待自己分数,有同学已经完成了志愿的填报,您先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咱们学校的基本情况。
[王省良]同学们可能不大了解广州中医药大学,我简要的给大家介绍一下。广州中医药大学成立于1956年,是新中国首批兴建的4所中医药高等学府之一,也是国内首批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先后被教育部指定首批开展临床医学、首批开展中药学专业学位、首批开展七年制中医学本硕连读教育、首批开展“非医攻博”硕博连读教育等多项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的试点单位。现在是广东省“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在广州大学城、三元里各有1个校区,下设14个学院,有教职员工(含附属医院)5000多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25人、硕士生导师1164人,专任教师中拥有双聘院士3人、国医大师1人、千人计划1人、长江学者1人、珠江学者3人、国家级“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3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45名。在校学生有19000人,本科生有14000人,研究生将近4000人,留学生来自32个国家,大概有1900人。学校的发展还是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特别是广大考生,我真诚的希望各位考生能够报考广州中医药大学,你们到了学校之后会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养。
[主持人]中医药在最近几年特别受到大家的关注,有很多人会上网搜索一些偏方来治疗生活当中的常见病,包括中医的门诊也是非常火,中医热、中药热在全球范围内都得到了认可。我们说到中医,前面爱加一个定语就是老中医,中医越老越值钱。学生的培养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可能是学校的一个根本的任务,怎么样给大家打好基础,让我们成为老中医的先决条件。
[王省良]你说的非常对,现在中医得到国际上的认可,包括发达国家也认可中医,包括国人在物质文化的提高,大家越来越关注养生、保健,各个中医院都是门庭若市,像我们学校的第一附属第二附属大概一年有一千万的人次来看病,所以现在中医热是一个大家,特别是在同行当中已经得到共识了,会越来越热。但是怎么样把一个年轻人培养成一个真正的中医,这也是我们一直面临的一个问题。因为过去大家都知道,中医都是师承,有文字记载是两千多年,实际上中医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这么长时间都是师承,但是新中国成立之后进入了高等教育,这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人口不断的增加,就业不断的增加,靠师带徒解决不了市场的需要,才有了高等教育。包括我们大学,过去一直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一个中医药改革的先行的地方进行了试点。因为中医入学开始要把他从一个中学生培养成一个名医,将来能不能成为名医,要靠在临床当中做的怎么样,他的悟性怎么样。中医这些年也做了一些改革,早临床,多临床。尤其在我们学校把几个临床基础学科,就是过去一般的大学都把这个学科放在基础学科,同学学完之后就学理论知识,但是我们把它放在附属医院设立了病床,上课之后可以到病房进行体验,用中医的理论来指导临床实践,我们也做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大概六年来,我校学生的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广州中医药大学在全国通过率是最高的。
[主持人]这肯定跟学校提供一些实际的临床经验是分不开的。我也看过中医,有一些老中医不写方子,都让徒弟来写,这不是非常好的锻炼。
[王省良]对。中医原本就是师承的,但是进入高等教育之后这两个都不可偏废,师承和现代教育一定要结合起来,特别是师承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中医最早就是来自于生活实践,我们只能靠我们生活积累的经验来进行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所以,一定要通过师承和大量的临床实践才能感悟到重要的中医。
[主持人]不单单是师承还有临床的实践,我们在理论上也有一些求新的探索,开展了很多理论思想的大讨论,给大家介绍一下。
[王省良]我们从中医的教育来说,确实现在有一些认识,大家还没有达成一致。比如中医教育的课程设置,中西医课程比例问题,大家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一定要有现代的医学知识,就是西医的知识,如果没有西医的知识,他将来在中医的发展过程当中,特别是就业当中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主持人]学校为了学生考虑了很多理念,包括这种教育思想的大讨论,您觉得是针对现在中医在发展的特色来设置的吗?
[王省良]我觉得我们现在做的这些是所有高校共同的规律,现在以学生为根本,以学生为中心,大家已经达成了一个共识的教育育人理念。我们学校在这方面可能做的多一点,一直提出大学是为学生而建,教师为教学而聘,所以大学一定要围绕学生做工作,包括教师要教书育人,管理部门要管理育人,后勤服务部门要服务育人。通过全员的育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其次才是专业知识的培训,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意义的探索。学校成立了“爱心超市”,校领导和院领导要联系班级开展“五个一活动”,最近启动了一项工程就是成立学生事务中心,学生到中心,可以找到老师和管理人员,解决遇到的大部分问题,不像过去学生要跑很多部门和单位解决问题。同时,我们在全校选拔了三个学生校长助理,给学生搭建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学生把学校的一些信息及时的反馈给学生,学生有什么要求和诉求能及时的反馈给校方。
[主持人]这三名助理是怎么分配的。
[王省良]三个同学能力都很强,其中一个是研究生。我们要求学生每天下午4点钟之后坐在办公室里面接待同学的诉求,我是定期的,比如这个周五下午就约了校长助理来聊,最近一段时间各方面有什么建议和意见。
[主持人]从开展的这段时间来看,效果怎么样?
[王省良]效果非常好,同学非常满意,他们都觉得学校真正为学生考虑。
[主持人]我们站在同学的角度来讲,王校长到食堂问同学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同学们可能不会把心里话直白的说给您,但是有了这个中间的桥梁就比较容易了,而且这个桥梁也可以进行总结,把同类的问题都总结好,反映给您,您再具体的来落实和解决。
[王省良]对,通过这样的互动可以促使校方各个方面的改革,更好的满足于同学们在学校的成长、成才。
[主持人]您在最开始也讲了学校有1800多名的留学生,他们来中国学习中医药的目的其实我们能够想到,他们是真的希望把中医药推广到自己的祖国。我们在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看看,包括中医馆和中医诊室特别的流行。从您和留学生接触的过程当中,他们对中医药的认识是什么样的。
[王省良]包括澳大利亚和美国的一些州都进行立法,允许中医药对他们国民进行服务。中医药走出去的战略实施会越来越得到大家的喜爱。我们从1974年开始招收留学生,发展到现在将近1900个32个国家的留学生。他们对中医药的热爱,我们有一个文老先生,是一个67岁的香港人,退休之后来学中医,让人很感动。还有很多台湾人,为了自己养生和家人的保健需要来学习中医。包括企业的老板都读《黄帝内经》。有几个数值给大家说说,在英国有3000多家中医诊所,有2万多针灸师开展医疗工作。在荷兰,他们的人口不多,但是有15%的人要看中医,这个比例要比我们国家都高,有1600家的中医诊所。在德国也是将近15%的人相信中医药的效果。所以在国外中医越来越热,而且这种热情会不断的提高。
[主持人]前几天看了一个新闻,在欧洲举行了一个麻将比赛,很多老外参加,夺冠的居然是德国人,真正是让大家很诧异。这就说明了真正的好东西拿到世界上也是能站住脚的。中医也是一样,希望新人不断的来传承下来,包括结合西医来促进医学的发展,在这方面咱们学校有什么好的举措。
[王省良]我现在特别要强调一定不要忘了现代科学,现代医学用的很多的手段包括一些诊断的手段和检查的手段,都不是现代医学的,应该是现代科学的。中医作为中华民族原始创新的一门科学,理所当然的可以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来促进中医药的发展。在这一点上,国家已经列了很多973项目和一些重大专项,就是用现在的科学技术来研究中医、中药,特别是在中药方面已经获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比如去年我们的青蒿素,夺得了拉斯克奖,这个就是中药,是老祖宗葛洪发现的,现在的青蒿素是可以提取的,为大量的生产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中医的发展一方面是传承,另一方面也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撑。
[主持人]这也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这种文化的传承也是中医传承的内涵。在文化传承方面有没有要求同学做一些什么事情。
[主持人]这也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这种文化的传承也是中医传承的内涵。在文化传承方面有没有要求同学做一些什么事情。
[王省良]首先我们是营造不同的氛围,到了不同的大学有不同的特色。到我们中医药大学整个文化就是中医药的文化,包括路名和挂的各种宣传画,都是中医药的文化,还有名医壁等等,我们也倡导大家读经典,很多同学早上背汤头和一些经典的方子,这个文化我们一直不放松,因为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首先要有这个氛围。
[主持人]您刚才给我们描绘了非常好的陶冶心境的校园场景。您还有什么想对网友说的吗。
[王省良]大家要关注中医药的发展,因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民族原创发明的一门科学,另外也希望关注广州中医药大学,欢迎到我们广州中医药大学学习、参观、访问。
[主持人]好,感谢王校长的介绍,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再见。
(责任编辑:秋彤)
2024-12-20
2024-04-18
2024-03-18
2024-02-19
2024-01-06
2023-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