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2013-04-22 15:12:21 热度:2115
4月21日凌晨5点,芦山县人民医院,本报记者陈维灯(下)躺在氯化钠注射液包装箱上短暂休息。 记者 熊明 摄
4月21日,芦山县平安镇春光村,本报记者陈波(右)在采访灾区居民。 记者 梅垠 摄
4月21日,芦山县人民医院,本报记者梅垠正在发稿。 记者 陈波 摄
余震中
药箱成了床
4月21日,凌晨4点15分。
疲惫不堪的人们东倒西歪,许多人拖着酸痛的身体,带着一脸倦容迷迷糊糊睡去。
在芦山县医院一楼大厅里,许多志愿者和记者都在找地方抓紧时间休整。
余震不断,没有人敢睡在堆满救灾物品的房间内,但露天的温度又实在太低,于是,大厅里堆砌的几百箱氯化钠注射液就成了人们休息的最好选择:不用睡在冰冷的地板上,也不用在露天忍受寒风,余震来时离出口也近。
躺着、坐着,甚至是半蹲着,每个人都半睡半醒,不期而至的余震随时惊扰着急需休息的人们。
4点20分刚过,身下的氯化钠注射液箱体再次有了轻微的晃动,这样的晃动在震后第一个夜里,已经不下10次了。
没有人在意,都以为这次的余震和之前所有的余震一样,只是轻微的摇晃。突然间,大地剧烈抖动,县医院大楼发出刺耳的撕裂声。还不等人们反应过来,大厅墙壁上的一块瓷砖轰然砸地,人们在刹那的愣神后往医院大门涌去,有人跑掉了鞋子,有人手机掉了。桌子上没有收的笔记本电脑,放在桌边的单反相机,没有吃完的方便面……一瞬间全都被遗忘。最短的时间里,人们舍弃了所有不必要的东西,聚集在了医院大楼外。
1分钟后,余震停歇,人们陆续返回大厅,继续在几百箱氯化钠注射液上横七竖八。在这样的夜里,这几百箱氯化钠注射液是每个人身下厚实的床垫。它们是这个寒冷的夜里厚实的依靠,它们让人们在第一时间感受到大地的颤动,提醒着人们在灾区,要随时注意自己的安全。(本报记者陈维灯4月21日发自芦山)
(责任编辑:秋彤)
2024-12-16
2024-12-16
2024-12-13
2024-12-13
2024-12-11
2024-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