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产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园地 > 产业资讯
“振兴皖药”助推江淮崛起

来源:中国医药报 时间:2012-10-11 11:42:04 热度:892

  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落实中央提出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重要任务的一项措施,2009年年初,安徽省政府把“振兴皖药”列为全省重点工作之一,并明确由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实施。2009年夏天,记者曾专程赶赴安徽,了解振兴皖药行动在全省各地的开展情况。前不久记者再次来到江淮大地并欣喜地看到,经过3年多的努力,这项行动正扎实有力地推进

□ 本报记者  王春梅  孙斌园  通讯员  张 勇

  规划在先  形成牵引力
  安徽省局在2009年开始部署“六大工程”建设;2010年推进七大板块建设;2011年在全省重点推进十二大园区建设;2012年提出了3921提升计划。
  推动振兴皖药行动计划实施,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管局思路清晰,科学谋划。例如,该局在2009年开始部署“六大工程”建设,即:宣传皖药风采打造皖药品牌工程、医药经济发展环境优化工程、中药材产业化提速增效工程、医药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对接工程、皖药质量强基固本工程和服务药企招商引资和园区建设工程;2010年切实推进亳州中药材生产加工和销售板块、阜阳太和医药物流板块、皖东医疗器械板块、淮南和宣城药用辅料基地、皖江大输液板块、皖北原料药板块和合肥生物制药板块等七大板块建设;2011年在全省重点推进马鞍山桂龙医药产业园、淮北金蟾生化医药园、安徽精方骨科用药产业园、谯城区中药产业园、宁国医疗器械产业园、潜山卫康药业园、淮南国瑞医药工业园、霍山石斛资源开发产业园、桐城药包材产业园、合芜蚌现代医药物流集群、天长一次性输注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合肥光机电医疗器械产业集群等十二大园区的建设和发展;2012年,又提出了3921提升计划,即重点做好“绿色加道地”中药材产业化文章、做好推进“安徽省生物医药产业技术路线图”实施文章,做好省、市、县局联动以及监管与发展互动文章(每篇“文章”下均包含三个方面的建设内容),做好技术和人才两个支撑,强化经费保障。
  布局谋篇既定,政策服务及时跟进。针对一些医药企业创新能力薄弱和信息闭塞的问题,安徽省局积极组织省药物研究所、省食品药品检验所、省药品审评认证中心、省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认证中心等4家直属单位建设“安徽省医药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为全省药品研发、生产、销售、使用提供一站式服务,进一步扩大了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对外开放交流,免费为企业提供科研信息,形成健全有效的共享制度。为优化医药产业发展环境,安徽省局积极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健全“一站式”服务运行机制,完善首席代表制度,实行阳光政务,精简审批事项,开设了一批“绿色通道”,增加便民服务项目进省政务中心现场办理,为医药企业提供了方便。
  质量为本  铸就推动力
  今年7月,安徽省局在总结药品生产形势分析会议经验的基础上,专门出台了《药品安全监管形势分析评估会议制度》,将风险管理融入日常监管之中。
  在振兴皖药行动计划实施之初,安徽省局就坚持把全面提升药品安全保障水平作为振兴皖药的首要任务和重要前提,并将其列为振兴皖药的“强基固本工程”。全省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通过开展跟踪检查、飞行检查,向药企派驻监督员等方式,强化药品质量监管。为促进全省药械生产经营企业强化质量安全意识,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安徽省局还启动了两年一次的“安徽省医药质量管理奖”评选活动,并开展日常检查评估,强化对获奖企业跟踪督查。
  狠抓药械质量评价体系建设是皖药强基固本工程的重要内容。2010年,安徽省局制定了药品生产日常监督管理办法,开展药品生产质量形势分析,强化药品安全风险防控。今年7月,该局在总结药品生产形势分析会议经验的基础上,专门出台了《药品安全监管形势分析评估会议制度》,将风险管理融入日常监管之中,消除安全隐患。
  2011年3月1日起,新修订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新修订药品GMP)开始实施。安徽省局党组高度重视新修订药品GMP实施工作,并认为,实施新修订药品GMP与振兴皖药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实施新修订药品GMP就是药品质量强基固本,而振兴皖药行动计划的着力点也是皖药质量强基固本。为此,安徽省局将两项工作紧密结合,全力推进。
  在实施认证之初,该局就召开了全省各市、县食品药品监管局主要负责人和全省药品、中药饮片、医用氧生产企业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实施新修订药品GMP暨振兴皖药工作推进大会。经过安徽省局多次争取,省财政设立了“振兴皖药——新修订药品GMP升级改造专项扶持资金”,用于支持企业加快推进GMP改造升级。目前,全省获得扶持资金的企业已达13家,取得新修订药品GMP证书的企业有32家。
  2010年,安徽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意见》,明确了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和任务。为贯彻落实这一意见,安徽省有关部门联合印发了《安徽省中药材产业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推进了中药材产业化发展。
  多方行动  打造聚合力
  振兴皖药行动是安徽省委、省政府的重要决策。3年来,全省各级政府纷纷出台有利于医药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立足职能采取一系列促进皖药振兴的措施,医药企业抓住有利契机积极参与、加快发展,形成了皖药崛起的聚合力。
  在中药材产业化建设中,这种聚合力体现得尤为明显。2010年,安徽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意见》,明确了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和任务。为贯彻落实这一意见,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发改委、省科技厅联合印发《安徽省中药材产业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推进中药材产业化再上新台阶。
  “绿色加道地”中药材品牌建设是2011年安徽省政府为推动中药材产业化发展而采取的新措施。作为中药材产业化的牵头部门,安徽省局积极开展标准制定和创建评审工作。各市、县政府和有关部门也都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大力促进中药材产业化发展。如亳州市制定、实施了现代中药产业发展规划;黄山市印发了《关于加快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意见》;滁州市成立了滁菊、甜叶菊生产领导小组;六安市建立六安市中药材产业化办公室;阜阳市把中药材产业化作为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工作之一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等。
  乘发展东风,安徽省中药材产业化提速增效成果显著。截至目前,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170多万亩,形成了以亳州、阜阳为重点的皖北家种中药材种植生产区域,以六安、安庆为重点的皖西大别山特色中药材生产区域,以黄山、宣城、池州、芜湖、铜陵等地为重点的皖南山区中药材生产区域。
  ……
  生物医药产业被列入省政府重点支持的新兴产业,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上升到国家级层面,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和国家科技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步伐加快……当前,面对皖药发展的新机遇,安徽省局进一步坚定了信心,将继续立足监管职能,夯实皖药质量之基,为推动安徽医药产业转型跨越式发展,为“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大业做出新的贡献。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