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新闻
学生心理健康也要“兜底”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16-04-21 07:32:55 热度:685

张 烁

  日前,四川师范大学一所学生公寓内发生血案,只因日常口角,一名男生将室友残忍杀害。而在案发之前,犯罪嫌疑人是老师口中“特别乖”的学生。案发后,其家人称,孩子曾患精神疾病。
  “特别乖”的学生,何以行事如此极端?不难想象,学校和老师对该生的真实情况并不掌握,周围同学或有察觉,但并没有进行有效干预。一系列的“失察”和“失语”,酿成了最终的悲剧。
  诚然,在这个社会中,总会存在个别偏离正常轨道的人。但是,这不能成为我们放任危险的理由和监管缺失的借口。对于此次事件,我们既不能以偏概全,认为大学校园问题较多,到了“谢室友不杀之恩”的地步;也不能掩耳盗铃,认为个别人的极端行为是小概率事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这起血案给我们的教训,除了年轻生命的消逝,还为学校教育敲响了警钟:学生的心理健康也需要“兜底”!所谓“兜底”,就是要达到的基本条件或底线标准,比如,民生保障要“兜底”,就是要确保老百姓吃饱穿暖。同理,在校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师生安全必须“兜底”。
  心理健康要“兜底”,需要面上找根源,点上做文章。所谓“面”,就要把握学生的总体状况,搞清楚一定时期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根源,比如家庭困难、疾病折磨、情感困惑、就业遇挫、创业失败等等,学校、家庭、社会多管齐下,为学生心理健康营造良好的条件和氛围。所谓“点”,就是要解决个别人的具体问题,要制度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及时了解和掌握重点学生的心理状况,实行动态管理,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地避免悲剧的发生。
  其实,“育人”不等于“育智”,对心理的干预和引导不仅是在育人,而且是“打地基”,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否则,如何立德?如何树人?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