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医院在线
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在线
民营医院如何留住人才

来源:生命时报 时间:2014-09-16 09:34:31 热度:1270

本报记者 张 杰

  近年来,我国民营医院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现状仍然不尽如人意。其中,高素质医疗工作者匮乏是当前影响民营医院发展的“拦路虎”,如何吸纳并留住人才,是摆在诸多民营医院眼前的难题之一。
  “输血”、“造血”机制不完善
  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巡视员廖新波告诉《生命时报》记者,与公立医院相比,目前大多数民营医院建院时间短,人才培养机制和管理能力欠缺,学术气氛淡薄,实用主义浓厚,员工得不到重视和尊重,工作积极性不高,人才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此外,民营医院还存在人员流动过快,留不住人才的现象。
  2012年,深圳市卫生计生委调研发现,全市共有68家民营医院,超过了公立医院的数量,但接诊量仅占全市总量的25%,住院比例仅为16.7%,人才缺乏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联合省医院协会、省现代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广东省民营医院可持续发展力综合评价研究报告》显示,广东民营医院基层员工的流失率在30%左右,有的甚至超过50%。不仅如此,民营医院人才结构不合理,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式格局,也就是说,老年和年轻医生占了大头,充当中坚力量的中年医生偏少。人才的短板还造成民营医院难以获得稳定的患者与口碑。人民网一项调查显示,去过民营医院的人当中,只有34.8%的人对其提供的服务满意;大家不愿去民营医院就诊的主要原因里,排名第一位的就是“医生医德不好”(25.8%)。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医疗服务靠的是人而不是设备。”廖新波表示,民营医院合理的人才梯队尚未形成,大大限制了其发展。如果把人才比作是血液,那么可以说,我国民营医院的“输血”机制和“造血”机制都不完善。
  “输血”:“好医生”招不来。医院方面,目前大部分民营医院用的是全国招聘及邀请专家“走穴”相结合的办法,医生多数是公立医院的离退休医生、大医院改制分离出的中青年医生以及刚从院校毕业的医学生,以降低用工费用。此外,民营医院的部分医务人员虽然有相应资格证书,但无执业证书或未进行执业注册(变更注册);刚毕业的学生只有学历证书就直接独立从事执业活动;还有未获得相应执业资格者从事诊疗活动(如只有口腔技工证书就独立开展口腔科工作)等,这些非法行医行为对医疗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造血”:培养投入不足。北京市朝阳区的一项调查显示,民营医院对卫生服务人员的继续教育与业务培训不重视,致使人才知识老化,员工满意度降低,流失率增大。
  四大原因引发人才难题
  医疗卫生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高素质的卫生服务人员。廖新波表示,人才难题之所以成为制约民营医院发展的瓶颈,主要与以下4个原因有关。
  1.现行人事制度限制人才流动。“目前的医疗服务人员大都处于‘单位人’状态,年富力强的人才不会轻易离开原有单位。”廖新波解释说,多年来,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医生在职称晋升等方面存在障碍。比如,晋升职称需要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可是民营医院通常缺乏科研项目,在学术研究平台方面相比公立医院逊色很多,相比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更是相距甚远。此外,公立医院的“编制”包含各种待遇与福利,不仅有当下可以享受的,还有未来可以获得的,而民营医院社会保障机制缺失,远不能与公立医院相比。基于这些原因,许多关注长远职业发展的中青年医生不愿进入民营医院工作。
  2.医院文化留不住人才。廖新波说,医院文化一般包括对知识的尊重、工作平台以及可带领的团队等。以团队为例,医疗行为是一个团队行为,一台手术需要一个团队完成,手术医生、麻醉、护理等缺一不可。团队之间密切配合,方能较好地完成一台手术。“对于一个医生而言,如果没有这些,哪怕是院士,也难为无米之炊。”美国麻省总医院的医院文化值得我们借鉴:第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为病人提供最高水准的服务,并通过科研教学提升医疗水平;第二,努力成为美国卫生行业质量和安全的领导者的愿景;第三,建立病人是医院的中心,员工是医院的最大资产的信条。工作上要追求卓越,团队沟通非常重要,要分享自己的成功与失败;第四,不粗鲁待人,不违反制度,不同流合污,不泄露隐私的戒条。目前,国内很少有民营医院能够做到这几点。
  3.薪酬制度相对不合理。民营医院现行的薪酬制度往往采用指标性任务,尤其是经济指标,医生只有完成任务才能拿到提成。这种制度不能真正体现医生的价值,反而会促使医生追求经济利益,开“大处方”和“大检查”,最终让患者买单。
  4.支付制度制约民营医院的差异性发展。目前的支付制度并没有赋予民营医院自主定价的权力,要获得医保定点的资格,民营医院就需执行相应的定价规定,这导致其很难与以创收为目的的公立医院竞争。尽管广东等地已开始试点民营医院自由定价,但多数医院没有信心和能力提高自己的定价,依然在“量”的方面去发展,走“薄利多销”的路,自然很难实现“质”的提高。可喜的是,现在也有一些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民营医院,比如北京和睦家医院,他们不是追求“量”,而是着眼于“质”。尽管收费高,但其在人性化等方面做得很好,受到了市场的认可。
  多点执业解决人才困境
  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正式对外发布,提出“注册医师多点执业、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积极促进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
  廖新波对此表示,“多点执业”有利于公立医院医生的流动。如果这些医生流向民营医院,将有利于解决民营医院的人才问题,同时也将撬动人事制度、职称制度、福利制度等多方面的改革。“在这种‘社会人’的状态下,如果公立医院或者事业单位严格按照规定,从社会公开招聘人才,这样的‘公开’就意味着提出公开的条件、待遇、岗位、任务等,而医生在一种社会的自由状态下,自然会选择待遇好的、能体现自身价值的执业地点。”
  廖新波进一步指出,医生多点执业在全国推广的前提是体制、机制和人事制度改革率先启动,只有改变上述三个方面的现有制度,医生多点执业才能有新的进展。
  此外,多点执业的实施还需辅之以支付制度的改革,将单病种付费与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类付费相结合,将医院服务费与医生服务费分开支付。这样,医生的服务付费就可以根据执业能力和年资等来计算,而检查和药品收费则与医生无关,更不可能作为创收手段。进而,民营医院就可以发挥非医疗性服务和人性化服务等优势,给民营医院发展提供空间。▲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