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日报 时间:2014-08-16 11:35:44 热度:616
本报记者 张林军
8月的北京,酷暑难耐。在北京儿童医院,94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金哲教授准时来到医院门诊大楼,开始一周两次的例行门诊。
张金哲院士的助理贾美萍告诉记者,即便是94岁的高龄,张院士每周一、周四要出半天门诊,周二、周三、周五查房,几十年如一日,在医院繁忙的工作常态中,张金哲给患者及家属的是自信和积淀已久的力量,而这自信来自张院士从医70多年对事业的认真、热爱与执着。
少了一个画家,多了一个医学家
1938年, 在燕京大学入学考试中,张金哲写下了《不为良相宁为良医》一文,并以高分考入北平燕京大学医预系,从此与医结缘。其实当时辅仁大学美术系也录取了他,只不过燕京大学先发榜了。从此,中国便少了一个画家,多了一个医学家。
新中国成立初期,没有正规专门的儿童医院,当时小儿外科的死亡率高达29.6%。在1950年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我国儿科专家诸福棠教授提出“我国建立儿童医院,首先应设立小儿外科”。他向当时的北大医学院院长胡传揆教授要求支援一个小儿外科医生,胡传揆当面就推荐了张金哲。
1950年,张金哲真的就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建立了只有5张病床的小儿外科。1955年,张金哲被调到新建的北京儿童医院任外科主任,这一干就是70年。张金哲院士说,在他从医的道路上,遇到了颜福庆、诸福棠、胡传揆等老一辈医学大师。大师的智慧温润滋养了张金哲,并得到了发扬与传承。
质朴平和的医者
张金哲给患者看病有个习惯,对每一个患儿及家长来看病,他都要起身相迎:“你好,请坐,我是张医生,您有什么问题?”张金哲告诉年轻的医生,见到患者第一面要礼貌地先说这样几句。“我的老师当年就是这样要求我的。”张金哲说。当看完病后,他还要起身相送。从医70多年,这个习惯也坚持了70多年。
张金哲说,儿童患者的特点就是不能通过语言诉说的东西,都会通过哭声告诉你,而你需要做的,就是利用好这个独特的沟通方式。在做检查的时候,孩子有时不能配合,张金哲就会给孩子变个小戏法儿,或拿出个小玩意儿,作为孩子乖巧听话的奖励。孩子的注意力分散了,检查就能顺利进行了。张院士风趣地说:“你玩儿我的小玩具,我就摸你的小肚皮。”
张金哲白大褂的口袋里总是鼓鼓的,塞满了一些小纸条、小器械,每张打印好的小纸条上都介绍了小儿常见病的症状、治疗要点、注意事项等,这是给家长带回去的。
工作中,张金哲自己还总结了做大夫要有两个“拿手活儿”,一个是“三分钟口才”,要在三分钟之内把病因、病理、治疗讲明白,而且要用老百姓能听明白的话,不是照搬医学上的晦涩术语;另一个是“一分钟检查”,在一分钟之内检查全身,搞清楚患儿大概是什么部位的问题。他说,这两个“拿手活儿”是基本功,需要多年的实践才能做到。
“我得让人一进门就知道,他们把命交给了谁”
针对现在的医患关系,张金哲认为,医生可以通过加强自我修养来缓解医患矛盾。修养有三个方面:品德修养、行为修养、技术修养。有好的品德才是医德,但医德得从你的行为表现出来,而你的行为最重要的还是给人治好病,所以技术修养是医生品德之中重要的一部分。
而对于品德修养,张金哲提炼出了四个字:“爱、敬、谦、诚”。他在许多场合都向学生和同事宣传这四个字的含义,并用自己的行为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医务工作者。
在采访过程中,让记者印象最深的就是张院士自己在白大褂左胸前写的五个字——外科张金哲。患者一进门就知道谁在为他看病。字迹模糊了,他都要用签字笔重新描一遍,这个习惯延续了几十年。
张金哲说,“现在每位大夫都有胸牌,但字那么小,哪里看得清?”“要跟患者交朋友,交那种托命的朋友。病人都把命交给你了,能不交朋友吗?”用老人的话说,“患者来到你这儿,是准备好了把命交给你,我得让人一进门就知道,他们把命交给了谁”。
张金哲叮嘱年轻医生:“好的儿科大夫必然是热爱孩子的大夫。治疗、预后、经济承受力都要处处为孩子着想。”张金哲院士对小儿外科这份工作的爱深深地打动着周围的每一个人:为了不给生病的孩子增加恐惧,他提出从孩子妈妈身后检查的方法;还为哭闹的孩子变魔术,送孩子玩具;天冷时给孩子做检查,张金哲要先哈口气,搓搓手,避免冰凉刺激了孩子……诸如此类的细节,如果不是对工作的热爱,是想不出也做不到的。
正是这种对患儿的爱,张金哲院士书写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技术发明改进5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的科技进步奖10多项。创造了小儿阑尾炎30年15000例无死亡、急性绞窄性肠梗阻包括坏死休克患儿连续100例无死亡的纪录……
“我就是中国小儿外科的创始人之一”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张金哲就致力于以创伤、感染、急腹症为主的小儿外科急诊,总结了小儿阑尾炎分型、诊断、治疗及婴幼儿腹部检查方法,并着重总结了小儿感染的规律,摸索出一套治疗办法,使小儿感染死亡率大幅度下降;总结了肠套叠、蛔虫合并症的非手术疗法;粘连性肠梗阻的分型治疗等。
中国小儿外科创建初期,举步维艰。为此,张金哲和麻醉专家合作,首创肌肉注射硫喷妥钠基础麻醉加局部麻醉的方法。这个方法推广开后,小儿外科得以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当时,儿科专用的医疗器械匮乏,也是造成小儿外科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张金哲为了改进和制造小儿手术器械,将各种五金工具搬到自己家,手术中遇到器械不顺手,张金哲就拿回家修整一番;如果没有现成的器械,就自己揣摩,边制作边改进。就是在这个“手工作坊”里,张金哲发明了50多项手术器械。
在治疗肛肠与胆道畸形时,张金哲发现巨结肠手术吻合中使用的直钳很容易造成肠壁损伤,甚至引起肠穿孔或肠坏死。于是,他设计了一种环行钳,创造了巨结肠根治环行吻合法,被外国同行称为“张氏钳”。
他还首先发现了直肠纤维外膜(张氏膜),创造了直肠纤维膜松解尾路肛门成型手术,避免了传统开腹松解直肠手术给患儿带来的痛苦。他设计胆肠吻合防返流矩形瓣手术,在国内外得到推广应用。而“张氏瓣”的发明也是在胆肠吻合防反流手术的改进中发现的,并很快引起了国际上的关注。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张金哲指导他的学生,在国内率先应用张力—应力定律原理,针对患儿直肠狭窄首创硬气囊扩张治疗法。
张金哲院士对中国小儿医学另一个重大贡献,是他培养了很多学生。现在我国小儿外科的很多行家里手,都是张金哲的学生。60多年来,有几万名年轻医生都听过他的课。
由于张金哲院士为我国小儿外科发展所作出的突出贡献,2000年,张金哲在意大利接受了被公认为小儿外科界“诺贝尔奖”的英国皇家医学会小儿外科最高奖——丹尼斯·布朗金奖,成为获得此项荣誉的第一位中国人。2002年,获得印度“甘地”金奖;2010年,他还获得了世界小儿外科学会联合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
人们亲切地称张金哲院士为“中国小儿外科之父”“中国小儿外科第一人”。对此,老人谦逊地说:“不要说我是‘什么之父’或‘第一人’,要说的话,我也就是中国小儿外科的创始人之一吧。”
在张院士的家里,挂着他亲手写的一幅字“一生努力,两袖清风,三餐饱暖,四邻宽容”。可以说,这是对他自己的真实写照与鞭策。儿童医院普外专业主任医师陈亚军,也是张院士的学生,在接受采访时动情地说,和老师在一起,是一种福气,你永远都有学不完的东西。
的确,当我们走近大师时,总怀有敬畏之心,深感难以跟上大师的脚步,但即便相距再远,却有了追寻和前行的方向及力量。
(责任编辑:秋彤)
2024-10-27
2024-10-24
2024-10-23
2024-10-19
2024-10-18
2024-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