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时间:2014-06-11 22:39:21 热度:817
编者的话:
在国家卫生计生委的支持下,由人民日报社人民网、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健康报社、中国人口报社共同主办的“2013年度群众满意的医疗机构”评选活动正在紧张而有序的开展中。近日,人民日报、科技日报等中央媒体组成的记者采访团深入基层,对河南省卫生厅推荐的候选单位——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了实地采访。
前不久,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以下简称:郑大二附院)院长办公会上,该院对某科室过度超收病人“加床”问题进行了限制。
“小题大做,这还算个事,大家都在这么做,不加床医院吃啥?”其他几家医院的医生闻听此事后,均表示不太理解。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专家认为,“加床”不仅是大城市三甲医院的普遍现象,堪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且也是院长有政绩,科室主任和医生有“本事”的代名词。
医院只有不差钱才敢向“加床”说不。但是,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郑大二附院的“情况”其实不太好:从外部环境看,方圆1公里聚集着5家三甲医院,规模实力都是重量级的,医疗市场竞争比较激烈;从内部情况看,医院占地区区24亩,规模小、床位少、收入肯定多不了,再加上财政拨款的严重不足,又不让加床多收病人,那么医院的运行费用、医生的福利收入,这些钱从何而来?
然而,根据河南省卫生厅公布的业务数据显示,2013年度,郑大二附院出院患者平均医药费用为13492.34元,比河南省级医院出院患者的平均费用低4808.48元。按照该年度出院病人33959人计算,该院比其他省级医院少收入约1.6亿元,换句话说,也就是为患者节省医药费用1.6亿元。这组数据不禁人心存疑虑,如果是真实的,医院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限收”病人住院
一味地为患者节省医药费用,会不会以牺牲医疗质量为代价?法宪恩表示,医疗质量是前提,合理收费是其次,千万不能本末倒置,这也是医院对相关科室过度超收病人予以限制的原因。
目前,各科室医护人员的医疗服务精力有限,如果超收病人,医疗服务质量势必下降,容易存在安全隐患,造成医疗事故,最重要的是,此举也是对现有住院病人的不负责任。有人说医院“限收”病人,送上门的钱都不收,某些医生对此也颇有微词。面对较大的舆论压力,该院依然选择做“正确的事情”。
该院的做法是,完善制度,制度管人。除了严格执行三级医院的相关规定之外,又结合实际有所创新。比如发生了医疗事故,医院不是急于处罚当事医生,而是分析事发原因,如果是制度有缺陷所致,医院承担责任并完善制度;确系是人为导致事故,召集医生进行点评,举一反三,杜绝此类事故再次发生。有位“曾犯错”的医生表示,“点评现场让人脸红愧疚,但学习效果却很好,不会再有下次了。”2013年,该院不仅实现了零医疗事故发生率,而且与两年前同期相比,医疗纠纷也大大降低。
病人是否住院,不是个别医生说了算。该院神经内科主任娄季宇介绍,对拟收治住院的病人,科室医疗组严格把控住院标准,对于能够在门诊治疗且没有必要住院的患者坚决“拒收”。与此同时,该院对住院超过30天的病人实行管理和评价制度,查找问题和缺陷,如果存在过度诊疗,服务流程不合理现象,对相关科室及个人进行通报处罚。
目前,该院的平均住院天数为11.1天,低于省卫生厅要求的12天标准。按照省级医院每床日平均收费标准,这样又能为病人省1751元。
拒绝过度扩张
今年7月,郑大二附院新的内科大楼即将投入使用,再加上新晋级为三甲医院,各个科室都在摩拳擦掌,伺机做大做强。然而,按照医院新的规划,原本开放床位1800张,被压缩至1500张。“人家医院都是拼命扩张,我们却不跟风借机做大,不知道院领导是咋想的。”此举让很多医院职工迷惑不解。
“省卫生厅批复给医院的床位规模是2000张,考虑到狭小院区的承载能力,以及避免因盲目扩张影响到医疗质量和医疗环境,医院有意控制规模,以达到边际效益最佳。”法宪恩说,这次压缩300张床的主要意图是,留出空间改善一下病人的就医环境。
地盘小不等于本事弱。该院固守发展定位,勇于变革创新,力推“名医”工程,在全院营造“能人”有地位、受尊重的良好氛围,同时,用绩效分配的杠杆,进一步撬动医生攻克疑难杂症的积极性。比如,对于开展新技术产生的收益,拿出3%—10%的比例对科室和项目负责人进行奖励。消化、心外、胸外、泌尿、妇产科等一批重点专科迅猛崛起,不仅在省里叫得响,而且在全国也拥有了“江湖”地位。
当前,有些大医院过度扩张,不仅是战略定位的迷失,也是一种危险的发展趋势,这与医改的大方向是相违背的。贵州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张光奇认为,三级医院应立足攻关新技术,解决疑难杂症,而不是与基层医院争抢病人,时间精力都花在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上,这实质上是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
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庄一强表示,随着医改向纵深推进,分级诊疗体系的完善,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逐步回归本位,某些医院因盲目扩张而带来的病床空置率,医生专业能力不强,医院竞争力下降等问题,未来将会逐渐显现。在此方面,郑大二附院的“杞人忧天”并非多余。
但是,做大的诱惑、医生的收入和医院的发展等问题,在内部也存在争议,这都是该院需要面对的新课题,未来能否坚守“理想”,实现患者利益、员工待遇和医院实力的同步发展,可谓压力与挑战并存。
(责任编辑:秋彤)
2024-10-27
2024-10-24
2024-10-23
2024-10-19
2024-10-18
2024-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