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医院在线
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在线
就做手术台上的生命卫兵

来源:健康报 时间:2014-05-08 11:08:55 热度:1312

    被父母逼着学医却很快自发深深爱上,拿起手术刀就瞄准最难、最具挑战的神经外科方向;苦练技术、埋头科研,用勤奋和执著把自己锤炼成全能尖兵;他既是不惧压力、不避挑战的硬汉,也有颗体恤患者、温暖而柔软的医者仁心;张剑宁的生平志向、过往经历和未来目标一直简单而坚定——就做手术台上的生命卫兵

——记全军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海军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张剑宁

本报记者  崔  芳  特约记者  樊中文  通讯员  毛  宇

张剑宁主任在进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

张剑宁主任参加美国第81届神经外科医师协会学术年会。

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医学中心神经外科主任Carter教授来科交流。

张剑宁主任带领科室人员进行大查房。

  “误”入医门
  只一个学期就爱上了学医
  清早七点一刻准时从海军总医院家属楼出门,5分钟走到自己在该院神经外科的办公室,5分钟换上白大褂稍作准备,7点半不到开始每天例行的早间查房。查完房后,会有少则一两台、多则四五台手术等着。一站一天,吃饭没准,休息没点,经常天色抹黑,才有可能考虑下一项日程是开全科学习会、讨论病例,还是可以回病房里再看看病人……枯燥、乏味、疲累而且几乎一成不变,这是全军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海军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张剑宁每天的基本活动轨迹。
  “但我习惯了,也很享受这种充实和忙碌。”如果不是记者问起,张剑宁自己都很少回忆,最初年少的自己,明明并不想当个医生。“我父母都是教师,我从小就是在学校的教师家属院长大,没上学就认识好多字,比很多小学生都多。因为喜欢看书,也对未来有了五光十色的憧憬。”因为天资聪颖又刻苦勤奋,张剑宁学习成绩优异,15岁即高中毕业并在同年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完全有底气有机会选择任何绚丽的憧憬。当然,这个憧憬并不是医生。 “因为我小时候身体不好,经常生病、看病,所以不想长大还跟医院打交道,特别不愿意学医。”张剑宁回忆,但正是幼年看病的艰难经历让父母坚定地为他填报了医学志愿并被顺利录取。刚入校时,张剑宁甚至一度准备退学,父母只好发动很多师兄来家里做他工作。“净是讲些学医的好处,好说歹说让我上了学。可能真是有缘,说来也怪,上了一个学期,自己就慢慢喜欢上了。”喜欢上医学的他一发不可收拾,本科、研究生一路读了下来。
  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神经外科也正处于“诊断难死人、手术累死人、效果气死人”的阶段。由于诊断不准,经常错过手术最佳时机,神外科病人死亡率非常高。当时在普通外科实习的张剑宁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同时,神外又是发展最快、挑战最大、风险最高、最辛苦的科室。绝大多数引领医学进步的新技术,如最先进的设备像CT、磁共振等仪器,包括复合手术室、实时磁共振、导航手术等,问世之初都是为了服务于神经外科,后来才扩大应用范围。
  “到我毕业时,时任美国总统的里根说过一句话,称‘今后十年是脑的十年’。也就是说相对于其他脏器,人类对脑的认识还比较浅,进步空间大、挑战也大。”这让张剑宁一下子坚定了自己的主攻方向——神经外科。
  医道涉深
  要在万丈深渊上走稳钢丝
  众所周知,人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是人体的“司令部”。但如此精密的器官却是人体最隐蔽、娇嫩的部位,仅比豆腐脑略硬一点:像运动区,只有手指头大小的一条,一旦伤到,患者就偏瘫;语言中枢像指甲盖大小,不慎削掉,患者就失语了;视神经跟面条一样,不小心弄断,患者就会失明;脑神经细胞也极为脆弱,缺血缺氧5分钟便将导致人体非死即残……因此,神经外科手术被称为“在万丈深渊上走钢丝”。
  “要像针织刺绣一样!”研究生期间,张剑宁在第四军医大学师从我国第一批神经外科医生、著名专家易声禹教授。导师做手术时信手捻来的感觉让张剑宁十分羡慕,他暗下决心,要刻苦练习这刀尖上的“艺术”,具备走稳这条钢丝的娴熟技巧。
  易声禹对爱徒的训练堪称严格。“别的科手术比的是速度,神外要求的是稳、精、准。”张剑宁回忆当时的训练:在玻璃上放一根玻璃棍,在玻璃棍上打结,一动两个玻璃碰撞就要叮当响。手法要轻柔,既要把结打好,又不能移动。“打这种结的目的是治疗动脉瘤,放到现在也是神外非常凶险的一个病种。要通过手术把动脉上鼓出的即将破裂的包用线扎住,轻重要拿捏得很好,重了有可能把血管壁勒破,轻了扎不住没效果。弄好就能把人救活,弄不好当场就死亡。”
  除此之外就是在显微镜下的微观练习。“看着显微镜操作跟肉眼直接操作是两个概念,眼睛看的是镜头,异常挑战视力和神经集中度。”但为了精进技术,张剑宁经常泡在实验室里练习缝接老鼠的断尾,直到练就绝活——针脚细密,动静脉均接的天衣无缝,血管吻合成功率达到100%,缝合的断尾恢复快速。这被导师看在眼里、记在心中。真到临床手术时,同学们都抢着去做诸如缝脑膜这样的工作,而导师却一摆手:“你们不行,让张剑宁缝。”
  1986年冬夜,一名男子因事故伤及颅脑,送至医院时双侧瞳孔放大,已深度昏迷,危在旦夕。事发突然,主刀医生一时不能到位,可伤者等不得,怎么办?“我上!”从未主刀过的张剑宁毅然登场。
  颅骨一开,挫碎的脑组织就哗啦啦往外流。一旁的医生连连摇头,“肯定活不成。”张剑宁却埋头只管手下的工作,最终成功把患者拉离死亡线。事后他谦虚地说这纯属运气,但导师却一针见血地指出是缘于厚积薄发。
  之后,他的技术越来越好,名气越来越大,海内外患者慕名涌来。连续3年,张剑宁的手术量领科室之冠。1995年,还仅仅是主治医师的他,就当选为中华神经外科学会立体定向与功能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31岁晋升副教授,5年后荣任教授。
  导师易声禹教授对他说:“你现在的手术技能可以代表第四军医大学的水平了!”
  技精心稳
  房子塌了也不能抛下病人
  关于张剑宁的手术技术,见识过的业内人士都赞不绝口。“他的显微手术技术炉火纯青!”海军总医院院长殷明这样评价。“行云流水一般,赏心悦目!”主治医生赵虎林难掩敬佩之情。“一开手术,我们都抢他,因为哪台先抢到,就能早结束!”手术室护士长伍琳爆料。
  对此,张剑宁格外谨慎而清醒:“对所有手术都100%有把握的是神不是医生,我也会怕。”他解释,有些病能做高成功率,但有些确实做不到,死亡在所难免。现在脑外科总体死亡率在5%以内。医生能做的,就是尽可能把这个数字缩小、再缩小。“病人把性命托付给我们,就要对得起这份信任,当医生,就是要尊重科学,勇于担当。尤其是神经外科医生,心理素质必须好,要能抗压,还要处惊不乱。” 2011年5月,一位罕见的患者躺在了张剑宁的手术台上。患者儿时眼角被马蜂蜇了一个“包”,随年龄增长包也跟着长,最终演变成巨大的神经纤维瘤,完全盖住了一整只眼。化脓溃烂、发烧头疼折磨得他卧床不起。他求医几十年,竟没找到敢接手的人,直到有人指路找到了张剑宁。
  高清显微镜下,瘤子上错综的血管恐怖狰狞,痼疾已侵犯颅底、压迫面部重要的血管、神经。手术风险极高,稍有不慎就会死亡。沉思片刻,张剑宁还是坚定地说:“这手术,我接了!”  罕见的病情,大胆的医生,一时间惹来了众多媒体和同行的关注,不到10平方米的手术室里,密密麻麻挤满了人。张剑宁从容地打开表皮,从密集的神经缝隙中剥离着瘤体组织……孰料,久病的血管如腐朽的水管经不起碰触,顿时间血流喷涌,洪水般淹没了创伤区,也瞬间冲垮了旁观者的心理堤坝——“哗”的一声,张剑宁身后的“观众们”都惊跳了起来。
  大出血!神外医生最怵的“鬼门关”!“这种情况以前也遇过,最初遇到时,当下就有一种濒死感,一瞬间脑子一片空白。但是这感觉必须让它一闪而过,不能慌乱,沉住气。”张剑宁说,此时的他早已炼就一颗大心脏,“上吸血器!注意血压!马上输血!”不顾喷溅在脸上的血污,张剑宁敏捷而沉稳地清理创伤区、找出血点、上止血钳……所有动作一气呵成,危机安然度过。身后,惊慌的人群“哦”的一声,又全部都坐下了。十几个小时后,张剑宁带领团队成功切下重达10斤的神经纤维瘤,从死神手中夺回了患者。
  “这还不算什么,‘5·12’地震的时候,我正在西安做手术,显微镜老是晃,看不清楚。因为经常有好多医生来观摩,站后面很容易碰到显微镜。我还以为是后面人在碰。当时就想发火,说‘不准碰,正关键呢!’后来发现整个房子都在晃,人人都头晕。手术室外的人都往外跑,手术室内也紧张起来。有人问我‘咋弄?咱也跑吧?’我说不能跑,病人已经麻醉了,手术做到一半,怎么能放下病人自己跑呢?这时候我们跑了病人必死无疑。大家又问‘房子塌了怎么办?’我说塌了就挨着!都不能动。”张剑宁回忆,在震感强烈的情况下,大家坚守着,一直等到地震过后,坚持做完了手术。
  从医20年,张剑宁做了2万多例手术。最多时一天7台、一周30多台手术。其中包括颅颈区畸形、脑干肿瘤、海绵窦内肿瘤、颅内动脉瘤、巨大脑动静脉畸形、颅底肿瘤、脊髓髓内巨大肿瘤等业内视为“专业禁区”的疑难复杂手术。凭借着精良的技术和强大的内心,张剑宁一直维持着令人惊叹的超高成功率。
  潜心科研
  不甘只当技术好的“工匠”
  没有人能够否认,张剑宁是个医术精湛的好大夫。但对于他自己而言,这样的评价显然是不够的。“技术好只能算是个好工匠,要想提高层次,就必须沉下心搞科研,写论文。”
  上世纪90年代,脑组织移植技术一时兴起,但学术界见解纷纭,乱象丛生。为此,张剑宁结合自身手术经验,撰写了一篇论文以激浊扬清。很快,文章摆在了神经外科学界泰斗王忠诚院士案头。大专家看罢文章不但只字未改,欣喜之情更溢于言表:“人才,真是发现人才了!”
  “人才”仍不是张剑宁的目标终点。在他的世界里,挑战和攀登永无止境。
  当个发明家,是张剑宁当医生之外最大的愿望:“希望我的发明能让神经外科手术更简便,成功率更高,患者恢复得更快更好!”
  于是,执著而勤奋爱钻研的张剑宁又开始了他的发明之旅——在国内率先采用“立体计划”系统治疗帕金森病、首次将氩氦刀用于颅内手术等10多项发明,荣获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5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
  “多功能脑立体定向仪”的发明,是张剑宁发明道路上的里程碑——确定病灶时不必再开颅,仅用这个“定向仪”,开2厘米的小孔便可达到目的;还可以与很多仪器搭配使用,适合于多种体位的手术。“定向仪”的发明,让张剑宁的神经外科手术走上更加精准的道路。
  时年,一位日本神经外科知名专家来医院考察,期间难掩优越感。直到遇到了张剑宁——微创手术中,张剑宁的立体定向仪轻松穿过微小的切口,迅速锁定病灶,之后开颅、切除、缝合都一气呵成,未见一丝血迹便拿下了一台脑猪囊虫手术。日本专家非常惊讶,心悦诚服地竖起大拇指连称“不可思议!”
  建章立制
  在新舞台定规矩树形象
  技术精湛、科研能力突出,张剑宁在军内很快崭露头角、引起关注,多家知名医院对他抛来了橄榄枝。2011年2月,张剑宁最终选择了海军总医院,踏上一个新的舞台,开始另一段精彩征程。
  甫任海军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张剑宁表示“压力山大”:“不同于以往,因为这不是个人技术好就能搞定一切的事,更要关注科室的医疗安全,做好人才培养、科研立项、为兵服务等工作,综合性极强。”好在,张剑宁热爱挑战。
  经过一番深入调查研究后,在海军总医院党委的大力支持下,他决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提出了靠制度建科、靠文化兴科的发展理念,立志把科室全面建设带上新的高度。
  制度管长远,无规矩不方圆,张剑宁从诸如会场随意接听电话这样的小事抓起,召开科室人员大会,共同商讨后作出明文规定:开会、交班,手机必须调至振动状态,无故响一次,罚款50元。
  接着,他带领团队全面梳理和细化各项医疗护理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职责,制定核心医疗制度规定共35套。结合科室实际,制定了临床工作流程、手术安排管理细则、劳动纪律规范等系列化管理制度,使每一项医疗工作都有章可循。
  “制度越健全,管理越精细,公平才能越得以体现。”经过一番制度上的“废改立”,张剑宁欣喜地看到科室发生的变化:科室人员纪律意识明显增强,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杜绝了病历书写纰漏多、错误多、归档不及时的老大难问题……短时间内,科室手术量实现翻番,成为医院发展最快的科室。
  随着局面打开,科室手术量激增,也有人开始不适应,抱怨声此起彼伏。张剑宁就每天多给自己安排手术,有时甚至一天安排10台手术;下了夜班,他还要利用休息时间写论文作研讨,一篇又一篇的论文相继刊登在国内外的顶级学术期刊上……
  手术中,为了自如、灵活操控,以便应对突发情况,张剑宁弃用托手架自始至终坚持更耗体力的“悬臂”操作,甚至是十几个小时的手术,双手都稳定无颤,这让用惯了托手架的医护们惊为天人!一次手术完结,张剑宁一回头,看到认真盯着大屏幕的实习生们都滑稽地架着胳膊。“你们这是干啥?”“跟您学练臂力,您不放下胳膊我们也不放!”
  树好学风
  把尚学文化刻进基因
  其身正,不令而行。张剑宁用自己的方式,慢慢辐射、感染着同事们。半夜时分,下了手术的张剑宁路过会议室,常看到不少医生都在那里挑灯苦读。
  “学科发展,最重要的是人才,人才比什么都重要。你可以把一个科扩大,加床,买设备,有钱就行,但这个科不一定是好科,也不一定发展得好,最关键的还是人。”张剑宁介绍,人才建设是他投入精力最多的领域,“我来了以后,首先倡导学习文化,每周三晚上坚决执行业务学习日制度要求。学习内容有时请国内外的知名专家来讲,也有我们科自己人员讲,从高年资医生到低年资医生,包括护士。现在已经形成规矩,每次晚上四项内容,两个医生的题目,一个护士的题目,一个病例点评。根据学科近段时间需要强化的内容展开。有最基本的操作,也有最先进前沿的知识,也有现场示教、讨论等。”除了学习日,每周还有雷打不动的针对研究生、实习生、进修生的教学大查房;对每个病人,他还要求术前讨论,主管医生必须把病人整个前因后果、诊断依据、手术安排等做成一套规范的PPT,回答大家提问……
  为开阔医务人员的眼界,张剑宁根据科室专业发展需求,邀请包括英、美、澳大利亚、瑞典、瑞士、德国、日本等国外专家和国内著名医学院的专家教授,前来讲学、交流。在科室业务量激增的情况下,克服困难选派人员赴欧美医学发达国家长期进修,短期出国交流的也达十几人次,国内参加学术交流的就更多了。
  “讲学习、重学术、比贡献。我们希望形成这样一个科室文化。把它当作神外科的基因刻在每个人的身体里,一代代传下去。”这样的科室文化成效明显:2012年5月,全军神经外科学术年会在南京召开。张剑宁带领科里18人参会,几乎在每个分会场,都能听到海军总医院的声音。同年7月4日,由国外学成归来的尹丰副主任医师主刀,首例脊髓刺激手术宣告成功,树立了该项技术在国内的领先地位。7月18日,“全军神经外科研究所”在海军总医院挂牌成立。这是海军卫生系统首个全军性研究所,它的成立标志着海军神经外科的建设发展迈上了新台阶。11月23日,海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医院正式挂牌成立,作为该院首个“院中院”,张剑宁率领的医护团队为医院重点学科跨越式发展树立了高质量样板。
  医者仁心
  吃射线捐善款都“很正常”
  驶上快车道的张剑宁团队,不仅复刻了领头人的医术基因,还进一步深入到了医德方面。
  按照医院规定,每周五是主任查房时间。但是张剑宁多年养成的习惯是每天工作之前必须亲自查房,即使是休息日的早晨,也必须到病房转一圈才放心。“一天里无论做了多少台手术、多晚、多累,最后也都会坚持再到病房里看一遍。因为经常早上天不亮上班,天黑才下班,他总打趣说,神外医生是地下工作者。”说到这里,护士钱玲玲分外感动,“我们神经外科手术室的护士都有一堂‘必修课’——体验手术台,确定体位的舒适度。张主任说,‘只有自己躺舒服了,才会知道患者如何躺舒服’。”
  多年超负荷的工作、不规律的作息,给张剑宁带来一身的病。老胃病一犯,吃啥药都不管用,“可只要是一上手术台就好。上手术就是我的灵丹妙药!”而常年暴露在放射线下,张剑宁也毫不在意。“医生啊,最不讲究了。为了病人的安全,很难顾及自己的安全。习惯了就觉得天经地义。”
  在张剑宁的字典里,遇见贫困患者解囊相助也是天经地义的。18岁的贵州姑娘刘华丽头部右侧有颗巨大神经纤维瘤,由于家境困难无法手术。张剑宁当即决定收治,自己捐款并发动同事及社会捐款2万元资助她住院治疗。“这种情况很多,尤其是前些年陕北很穷,病人都是背着黑馍馍来看病,接科里的水喝就着果腹。看病缺钱的情况特别多,所以大家经常捐钱。”
  对病人充满仁爱的张剑宁也有严厉的时候,尤其当事关患者安全时:术区消毒,面积要更大,要讲究手法,顺着肌肤纹理走势,以免纱布上细微的棉絮残留在术区;手术室里各种仪器的摆放都要规范,不能随便改动,还要定时检查保养,以便在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中节约哪怕一秒钟的时间……一次,一位刚到科里的进修生写病历,病人本是一只眼睛已经睁不开了,可他却在病历中写成眼球运动自如。张剑宁一改平日的温和:“你这么不负责任,不配当一名医生!”
  而对于红包、回扣,他更严词拒绝。“患者已经承受了身体上的苦痛,难道还要再给他们增加经济负担!”遇上执拗的病人,张剑宁也有迂回战术。“我是我们科的医患关系协调员,经常会有病人向他表示一些红包,他都通过我退回给病人。经过我手退回去的红包非常多。”护士长孙艳杰说。
  内外有别
  干得狠一点儿顾不上家里
  出了家门,张剑宁全心全意顾事业、病人;回到家里,自然什么也顾不上。对此,他“狡辩”说:“神外医生干得狠一点的都顾不上家里。”
  他坦言,从开始干神外,从住院总开始,对家里几乎没有任何照顾。“我爱人一边工作一边带孩子,非常辛苦。但一般事不会麻烦我。孩子向来没管过,上中学后,父子俩连见个面都很少。早上他起床时我已经走了,晚上我回家时他已经睡觉了。”几乎没有时间跟家人看电影、旅游的张剑宁,只有在2006年儿子拿到大学通知书时,才破例带家人出去转了几天。
  三年前只身来到北京工作时,妻儿都留在西安,一年多内他只回去过一次,还是因为出差开会。“他们当然也有意见,觉得我不够意思,但真是没时间。”这是实话。三年来,张剑宁没看过电影、没看过演出。来京一年后,没踏出过医院方圆两公里。就连他最爱听的京剧,以前来北京出差都能抽空听一下现场,现在在京工作反而再也没走进过戏院,甚至,连听录音都变成了难得的奢侈。对他来说,三年来多出来的,就是根根白发。
  “总会有时间的,但不是现在。”占据张剑宁思绪的,还是科室发展大计,“下一步我们还是要强化人才队伍。要让护理队伍的稳定、成熟起来。神外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差,护理最脏、最累,这些八零九零后的护士们身份、户口、编制都难解决,待遇又不高,我自己都心疼;医生也缺层次、梯队不健全,年轻医生引进少,人才有序培养的长效机制仍需完善……”一说起这些,他就停不下来。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