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市场纵览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园地 > 市场纵览
政府拨款企业研发奶粉 成效存疑

来源:新京报 时间:2014-05-06 21:06:12 热度:817

    政府支持奶粉研发,会有一定正向激励作用,但仅依赖政策扶持是无法根治奶业安全难题的,更无法形成有序竞争的奶业市场。
    据报道,由北京科委立项、北京市财政拨付给北京三元的1077.97万元即将到位,用于后者承担的“安全健康婴幼儿配方乳粉的研究与产业化”研发项目。
    面对国产奶粉节节败退、尤其是婴幼儿奶粉近乎被洋奶粉完全垄断的局面,政府通过拨付大额资金支持奶企加大婴幼儿奶粉研发,既可以为婴幼儿奶粉的研发创造更好的资金条件,又可以一定程度上提振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心,以此而论,会有一定正向激励作用。
    但是,结合近年来我国对奶业历年加大的政策扶持,我们仍不禁会产生疑问,如果仅靠政府支持奶粉研发,其究竟能产生多大的成效?
    应该说,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后,我国对奶业的政策扶持就逐年大幅增加,六年来,国家对良种母牛繁育、规模牧场建设等财政补贴,已高达近两百亿元,伊利、蒙牛等奶企巨头年均获得财政补贴也均在亿元以上,历年占其市场利润差不多都在20%。
    国家对良种母牛繁育实施补贴,是为了从源头提高奶制品的质量,国家对规模牧场建设的财政支持,也是为了避免分散养殖所带来的质量隐患。从这两点来看,国家对奶业的政策扶持,其初衷是好的,事实上也产生了一定的效果,我国近年来奶业安全相比2008年之前,确实有了一定幅度的提高。可是,即便是奶业安全有所好转的近几年,我国奶业的安全事故仍然是频频出现,这显然与我国对奶业安全巨额资金扶持是不相称的,也可以说,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依赖政策扶持对奶业安全所产生的正向作用,其边际效应是递减的。
    仅依赖政策扶持是无法根治奶业安全难题的,更无法形成有序竞争的奶业市场,因为,在政策扶持力度过大之下,很容易导致奶企的政策依赖心理,从而很可能使奶企将更多的精力用于迎合政府,而不是全力抓好奶制品质量取信于消费者。此外,即便是相关部门能够跟踪监督好这笔钱的使用,能保证这家企业提供更安全高质的奶粉,那对同处市场体系中竞争的企业是否公平,也值得担忧。
    对提高奶粉安全而言,强化监管远比财政助力研发更重要,财政助力婴幼儿奶粉研发、良种母牛繁育、规模化牧场建设等,充其量仅是提高奶粉安全的必要条件,而强化监管才是切实提高奶粉安全的绝对充分条件。
    杨国英(学者)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银发经济办公室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