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医药报 时间:2013-12-20 15:43:30 热度:1416
□ 本报记者 吴若琪
大家都知道,生了病要么吃药,要么手术。可反过来,有些药吃了也会让人生病,这个您知道吗?
20世纪60年代初,由德国医药公司研发的新药“反应停”(沙利度胺),本来是用于治疗孕妇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的,没想到几年内却导致全世界10000多例“海豹肢”畸胎儿,其中约5000例死亡,而活下来的孩子的四肢就像海豹的鳍一样短小,甚至根本没有手脚,终生生活无法自理。“反应停事件”是药物史上因药源性疾病给人类带来重大灾害的最著名事件之一。
那么,什么是药源性疾病?它有多大的危害?如何避免这种危害的发生?本报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药剂科赵志刚主任,请他为我们进行一一解答。
记者:什么是药源性疾病?它与我们平常所说的药物不良反应有什么关系?
赵志刚:药源性疾病(简称DID)又称药物性疾病,是指药物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因药物本身的作用、药物相互作用以及药物的使用引起机体组织或器官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换句话说,就是本来药物是用来治病的,有时候不但没有治好病,又出了新的疾病,这种由药物导致的疾病就叫药源性疾病。
而药物的不良反应(简称ADR)是指合格的药品在正常的用法用量下,出现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药源性疾病包括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药物在正常用法用量下产生的,即药物不良反应;第二种是因超量、超时、误服或错用等不正确使用药物所引起的疾病。第一种药源性疾病是药物本身固有的,比如一种药物既可以治疗头疼,还可以使血压升高,治疗头疼的时候是合适的适应证,而引起的血压升高就是药物不良反应——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这个药物就有两个作用。而第二种因超量、超时、误用、错用产生的药源性疾病是可以避免的,所以我们应该尽量防止后一种情况发生。
另外,从反应程度来看,药物不良反应可轻可重,药源性疾病均较重;从持续时间看,药物不良反应可长可短,药源性疾病均较长。
记者:药源性疾病有哪些危害呢?
赵志刚:我国每年有250万人因用药或药物不良反应致病住院,其中高达20万人死于用药不当。药源性疾病可以引起各个系统的问题,包括肝脏、肾脏、皮肤,以及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等。
很多人都说中药安全无毒,对吗?我的回答是“肯定不对!”比如上世纪90年代我国调查了引起肝损害药物的情况,结果排第一位的是抗结核药,排第二位的就是中草药。因为中药也好,西药也好,里面都有化学物质——西药是合成的化学物质,中药是天然的化学物质。只要有化学物质,只要是药就都有毒性。
还有药源性肾病。有30%的肾病是由药物或化学物质引起的。如果一个人无缘无故出现了肾脏的损害,有可能就是因化学物质的污染,比如化工厂的工人、做建筑材料的工人,还有就是服用某些药物的原因。药源性肾病有些是药物本身固有的,无法避免。其中又要提到一个中药成分,那就是马兜铃酸,它会导致肾功能的损害,甚至肾衰竭。含有马兜铃酸成分的龙胆泻肝丸在全国引起的肾衰竭病例已达上百例。更糟糕的是,这些患者即使换了肾脏,以后还会继发肿瘤。含马兜铃酸的中成药不止这一个,所以国家药典委员会后来把这类药物的标准做了调整和修改。
还有药源性呼吸系统疾病,不常见,但一般较严重,有时会危及生命。比如吃完一些药以后,原来鼻子很好,现在感觉不通畅了,呼吸困难了。还有药物性肺水肿和肺纤维化,例如一种治疗心律失常很重要的常用药,叫胺碘酮,有极少的一些人服用后会发生肺纤维化。所以一旦出现征兆,应该第一时间告诉医生,进行停药等处理,否则一旦肺纤维化后就不可逆了。
原来有一个调血脂的药叫拜斯亭(西立伐他汀),这个药本身是安全的,但是它跟很多药物有严重的相互作用,不能放在一起吃。但是,心血管病患者往往要合并用很多种药,因为它不能与大部分药合用,所以没有进入我国市场。但是,有一位天津的老太太,家人从国外买回这个药给她吃,吃完以后就出现了横纹肌溶解——四肢肌肉慢慢溶化掉了。老太太变得全身无力,在床上躺着起不来了。
记者:大家如何避免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呢?
赵志刚: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如何安全合理用药,事实上多数用药问题不在药物本身,而是在药物选择或使用过程中的不当引起的。因此,提高全民的卫生防病知识是预防药源性疾病的根本。
首先,要崇尚科学,有病就应该看医生,不要求神拜佛,不要迷信神医。千万不能迷信那些街头游医,如果他水平很高的话,早就被那些好的医院请去了,也不会躲在小角落里不敢见人了。
其次,大家自行购买药物时,一定要遵循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不能轻信广告宣传。广告里说能根治糖尿病、根治高血压的神药肯定是假的。如果真能够根治的话,早就得诺贝尔奖了。也不要迷信那些百病皆治的药,很多所谓百病皆治的药其实就是我们平时吃的淀粉做的。
第三,不要随意加药,也不要随意停药,不要随意延长用药时间,做到按时用药。在诊断不明的情况下,即使小病也不能模仿他人用药。你头疼吃这个药,我头疼也吃这个药,这是不对的。因为即使疾病相同,人和人之间还存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诱发因素。
最后,一旦怀疑发生了药源性疾病,应该及时与医生沟通,立即停用可疑的药物,以尽量减少危害。总的治疗原则是:
及时停药,去除病因;
加强排泄,延缓吸收;
及时拮抗,消除症状;
过敏反应,积极处理;
器官受损,对症治疗。
相关链接
哪些药物会引起哪些相关的药源性疾病?
易引起药源性肝病的药物有抗菌药(如红霉素)、对乙酰氨基酚、抗结核药(如异烟肼)、抗癫痫药等。
导致肾损害的药物品种有很多,如各类抗菌药、解热镇痛药、降血压的ACEI/ARB类药、利尿脱水药、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H2受体拮抗剂,以及各类中药制剂、造影剂等。
胃肠疾病中大约20%是由药物引起的,用药者有大约25%有胃肠道不良反应,包括功能障碍、中毒、溃疡、穿孔和出血等。最容易引起药源性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药是解热镇痛药(非甾体类消炎药)和糖皮质激素。
呼吸系统方面,容易引起药源性气道阻塞的药物有: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含碘造影剂、静脉麻醉剂、肌肉松弛剂、解热镇痛药、ACEI、β受体阻滞剂等。
烷基化物、抗代谢药、蒽环类药、长春生物碱类、顺铂、羟基脲和放射菌素D等抗癌药,可使血液中粒细胞减少;解热镇痛药、镇静药、抗菌药、抗甲状腺药、抗心律失常药、抗高血压药、抗组胺药、抗疟药等,会偶尔引起粒细胞减少。
引起药源性皮肤病的常见药物有:磺胺类、四环素类、解热镇痛药、巴比妥类、阿司匹林、青霉素、ACEI类药、血液制品。最严重的皮肤过敏叫“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可引起死亡,见于使用磺胺类药、解热镇痛药、抗菌药、巴比妥类药物的人。
(责任编辑:秋彤)
2024-12-20
2024-04-18
2024-03-18
2024-02-19
2024-01-06
2023-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