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专家访谈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园地 > 专家访谈
专家访谈:眼皮跳当心面肌痉挛

来源:寻医问药网 时间:2013-12-19 15:26:15 热度:1147

    面肌痉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神经功能性疾病,虽然进展缓慢,而且最终也不会对人的生命构成威胁,但是面部肌肉反复不自主抽动会引起患者心理和社交活动障碍,严重影响病人的心身健康。临床上有部分患者不进行治疗,在数年后出现患侧面肌麻痹的症状。为此,寻医问药网特邀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张建国主任医师谈面肌痉挛的外科治疗。
    专家说一:眼皮跳休息后未缓解可能是面肌痉挛的早期表现。
    ——问:请您先介绍一下什么是面肌痉挛?发病原因有哪些?
    张建国:我们通常所说的面肌痉挛是一种以一侧面部肌肉发生不自主、阵发性、无痛性抽搐为特征的功能性疾病。发作从眼角开始,逐渐向下扩展至面部及口周围,出现眼角和口角不自主抽动,抽动持续一段时间后可暂时缓解,然后再出现抽动。面肌痉挛多在中年发病,男女比例相近。目前认为发病原因主要与面神经根被血管压迫或蛛网膜粘连导致面神经异常放电有关。
    ——问:眼皮跳是面肌痉挛的先兆吗?
    张建国:眼皮跳是一个常见的症状,并不一定与面肌痉挛有关,多数可能与疲劳、失眠、过量饮用咖啡和茶、紧张及情绪激动等非特异因素相关,经过休息和减压后多数会明显减轻,其特点是侧别不定,可能一侧跳,也可能另一侧跳或者两侧眼皮都跳。如果眼皮跳始终局限于一侧,而且休息后缓解不明显,则可能是面肌痉挛的一个早期表现,最后发展成为面肌痉挛,特别是下眼睑跳发展成面肌痉挛的可能性更大。
    ——问:面肌痉挛与哪些疾病需要鉴别?
    张建国:面肌痉挛主要应该与下列疾病相鉴别:习惯性面肌痉挛、面部痛性抽搐,癔症、局部运动性癫痫、面神经麻痹后痉挛、舞蹈病及手足徐动症所伴发的面部抽动、面部局限性肌张力障碍(梅节综合征)抽动秽语综合症等。
    专家说二:药物治疗面肌痉挛副作用较多。
    ——问:面肌痉挛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药物治疗效果怎样?
    张建国:目前面肌痉挛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肉毒素治疗,手术治疗等。药物治疗:目前常用药物主要包括卡马西平、抗胆碱能类药物、巴氯芬、氯硝安定、氟哌啶醇等。疾病早期可酌情选用药物治疗,但疗效欠佳且有较多副作用;肉毒素治疗只是暂时缓解,绝大多数会复发,无法根治;只有手术可以根治。
    ——问:什么情况下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方法有哪些?显微血管减压术可以彻底治疗面积痉挛吗?
    张建国:如果可以确诊为原发性面肌痉挛,头部核磁共振检查未发现病变,而且没有其他严重疾病的病人都可以考虑手术治疗。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手术方法是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MVD)。作为一种微创手术,MVD可以在不损伤面神经的前提下解除血管压迫和蛛网膜粘连,恢复面神经的正常功能,该手术为微创手术,其特点是手术损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皮肤切口位于耳后。多数情况下,手术及麻醉过程一共需要2小时左右。术后治疗1周左右就可以出院了。目前MVD 率总体有效率在98%以上。
    专家说:面肌痉挛手术后早期应积极配合治疗,注意观察症状,及时对症处理。
    ——问:术后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张建国:术后需住院治疗1周左右,观察有头痛、呕吐、发热等症状,并评估面肌痉挛的频率、强度及持续时间,并记录面肌痉挛停止抽搐的时间。术后即刻无效并不意味着治疗无效,因为手术虽然解除了血管压迫,但面神经根髓鞘的再生修复和面神经运动核兴奋性趋于平稳需要一段时间来完成,术后疗效的观察应持续随访6个月以上。
    ——问:怎样才能有效预防面肌痉挛后遗症的出现呢?有哪些方法有助于面肌痉挛的恢复?
    张建国:面肌痉挛手术后早期应积极配合治疗,注意观察症状,及时对症处理。如仍术后存在痉挛应仔细观察面肌痉挛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抽搐范围等,注意比较手术前后的变化。部分患者手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缓慢,可能需要6个月左右的时间达到最好效果。饮食方面可多吃蛋白含量高但脂肪含量低的均衡营养饮食,因为良好的营养状态是伤口愈合的保障。应保持良好心态和健康的作息时间,避免情绪波动,注意休息、饮食并保持适量运动,可适量服用B族维生素等帮助神经功能恢复的药物,还应注意定期去医院门诊复查血液化验及头部核磁共振检查。
    专家提醒:日常生活中应从饮食、生活和运动等方面综合预防面肌痉挛的发生。饮食方面应注重均衡、适度的营养配餐。生活上应保持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心态,每日进行适量运动。如存在面肌痉挛的危险因素或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和治疗。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