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专家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园地 > 专家论坛
刘勇:发展中医当从古今两极着手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2012-02-23 18:27:22 热度:1687

挖掘传统与构建现代循证中医并重  发展中医当从古今两极着手
□ 刘勇 四川省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

  在新的世纪,中医究竟该如何发展?笔者认为必须“两手抓”,即一方面挖掘传统中医,另一方面创立现代循证中医最佳模式。
  中西医发展途径不一
  作为中、西医学源头的标志,《黄帝内经》和《希波克拉底文集》的相似之处是都抛弃了巫术和超自然主义观念,确立了整体观念,孕育了动态平衡思想,细致的观察方法和引入了哲学思想、相关初步解剖知识和相似的治则。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内经》用取类比象、由表及里的方法,不对人体各器官系统形态进行结构性研究,而以整体、恒动的功能系统描述,形成不依赖解剖形态的脏象学说。而希氏文集则为解剖实证研究提供了方法。
  公元2世纪,以张仲景和盖伦为标志,在科学方法上走出了中、西医固有格局两条道路,并演进至今。盖伦的解剖学成就是空前绝后的,也奠定了实验生理学的根基;仲景则把中医焦点引向具体疾病防治,确立了临证医学辨证论治原则,因此,中医学的生命力在于临床。
  希氏文集在现代西方医学面前已经远去,说明现代医学与古希腊医学相比已有质的飞跃;而《内经》今天的地位说明今日中医学术与两千年前的秦汉相较没有质的突破,还在左右今天的大局,整个中医体系还保持着原有状态。
  但是中医学并没有过时,也不该只保持它的传统“特色”,应该创新发展。
  发展中医必须从古今两极着手
  我国并驾齐驱的三架医学马车,长期以来在各自的领域为保卫人民的健康所做的贡献均是不可磨灭的,偏废任何一种方法都是极大的损失。就中医而言,它能诊治的疾病涉及各个方面,尤其在慢性疾病、现代医学疗效欠佳的奇、难、杂症等等,或以缓解西医西药副作用见长,对当今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亚健康的干预都显示了很高的价值。因此,发展中医必须从古今两极着手,要把传统的中医思想挖活,要把传统中医学高深的辨证论治发扬光大,临床有效就是硬道理!
  就方法论而言,中医是一门医学科学艺术,中医学发展的艺术性是不能丢的,反而应透彻地挖掘;要弥补的是创立中医学的科学技术,使艺术与技术融为一体,才是今后的现代中医体系。
  创新古老中医成为现代循证中医学
  除了医学本身的差异外,中、西医两大体系存在着较大的中、西方文化差异,然而今天,“地球村”的“文化整合”趋势已锐不可挡,这是中、西医学相互渗透,进一步互补的良好基础。
  因此,中医学必须拆除自己周围的篱笆墙,开放式地大力引进吸纳世界高新技术、物理、化学、数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冲破自己与现代科技的总体隔绝,因为现代科学技术是国际性的,现代医学科学诊治手段既不是西医固有的,也不是远离中医的,而是全人类的公有财富。
  中医学的发展借鉴现代技术绝不是依赖西医学,而是弥补自身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不足的缺陷,这是中医现代化和中医国际化的必由之路。应该创立的现代中医学就是由现代科学技术嫁接传统中医艺术而形成的立体中医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由传统中医学辨证施治向科学、可行、崭新的辨证施治的重大拓展。
  正由于西医学抢先利用了现代科技,使其发展突飞猛进。因此,中医用原有模式去力图同化西医学必定是徒劳的,只有自身做出顺应性调整、创造新的最佳模式去适应21世纪的挑战,才能走上康庄大道。
  中西医结合只是方法学而不是现代中医学
  由于中、西医学在诸多方面的差异,理想的融合或结合有很大的困难,然而有一个结合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最佳疗效。因此,几十年来我国倡导的中西医结合之路,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学,但它绝不是现代中医学,如果创立现代中医学如此简单,就用不着把中医学加以挖掘和嫁接现代科学两极联动了,而是直接“中+西”就解决了。
  在开放的时代,任何科学之间都应该相互渗透、互补、支撑、结合,中西医以最佳疗效为结合点的方法,无疑只是中医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和谐音符,将在中、西医相互择优而从、适者包容、整合并存、互为补充,才能促进人类健康事业的大发展。
  重构与创新是多方位的
  对中医诊疗技术和经验的系统挖掘研究、整理和提炼的同时,必须介入现代科学技术对中医学的发展进行交汇和理论重构、创新,这个宏伟目标才是现代新中医的最佳模式。但这是不可能一步实现的,必须分步实施,因为现代中医体系新范式的形成包含了中医学的方方面面,应该先易后难,先稳后变,先破后立,在不断解构中重构新理论体系。
  首先是现代中医理论和人才培养、科研等方面的开拓创新,在这些方面取得成功重构后指导中医诊察方法的改进、辨证施治体系的突破、药用资源的开发和中医各分支学科(诸如心身医学、气象医学、康复医学、地理医学、养生医学等)的合理升华。这是新中医发展必须经历的逐步化、阶段化的步骤,否则就难以克服中医当前面临的思想困境、动力困境、积淀困境、人才困境等一系列道道坎坎。
  现代新中医学的出路在于挖掘、批判、拿来嫁接和重构的交相辉映,而且需要勇气、锐气、热血、科学精神……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