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市场纵览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园地 > 市场纵览
保健品业内人士谈正在规范中的保健品行业

来源:大众健康之窗 时间:2013-06-14 14:19:07 热度:1618

    这段时间,八部委联合整治医药市场,国家食药监局专项整治保健品,一时间把保健品行业再一次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不光是相关管理部门,媒体也是围着保健品,不分青红皂白的一顿劈头盖脸的狠打,凡是保健产品的就是“假冒伪劣”,所有营销模式一概“坑蒙拐骗”,反正是涉及到保健品的,就送了一个字,打!还赠了一个字,骂!送一赠一,都不用您花钱。
    保健品行业确实很乱,但是为什么乱?行业监管部门早干什么去了?媒体左手乱发违法广告大把收钱,右手就口诛笔伐批评保健品行业,见过无耻的,没见过媒体这么无耻的,媒体没责任吗?
    当然,保健产业走到今天也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在保健产业发展的二十年里,从当初的人们处于对保健品的无戒备期。到后来的商战升级,经营者素质参差不齐。消费者受到虚假诱惑过多,导致逆反心理极限,顾客进入戒备期。尽管从近几年开始很多保健品企业开始走正规发展的思路,但是,因为经过十几年的保健品畸形营销中把行业信誉给降到冰点,从媒体再到普通消费者都对保健品失去了信任,保健品呈现在人们眼中的就是坏孩子的形象。不可否认,保健产业门槛太低,从业人员大多草根出身,的确有很多混水摸鱼不负责任的个体。他们只是把这个行业当 做一个谋生手段,完全追求短期利益,做出一些违反商德甚至违法的事件。更有一些个体,素质低下,一旦自己碰壁了,就会怨声载道,迎合一些媒体的需要,诋毁整个行业。
    但是,也一竿子打死保健产业就对吗。 问问这些正义凌然的发言人和媒体,有多少人接触过营养师?了解多少基础的营养知识?有多少人在一些你不太看重的节日给你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送过小礼物?有多少人愿意停下来倾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真正心声?有多少人真正的关注过父母的慢性疾病带给他们的巨大痛苦,有多少人给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按过摩,洗过脚?告诉大家,我们保健产业的员工都在做。这下子,很多人在喊了,骗子,还不是为了钱。我们很奇怪,你没时间陪你的父母,你难道不是为了上班赚钱么?怎么我们的付出就是骗子了呢?然后,亲情服务在海尔就是服务到永远,在保健品就是为了销售,哪一家正常点的企业不销售能够存活?培训员工在其他企业就是重视员工发展,在保健品企业就是给员工洗脑?会议销售在保险、在卖房、在卖车行业里都是正常的销售模式,在保健品就涉嫌夸大宣传了?其他行业在研究顾客心理就是顾客心理学,在保健品我们研究顾客心理就是动机有问题了?难道由卫生部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通过的1.3万个蓝帽子(保健食品)都是假的?
    我们现在客观的看看我国过去的30年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边的事实。当我们开启民族复兴的大门的时候,另一扇门也同时被我们打开:2.6亿人超重和肥胖,2亿人患高血压、1.6亿人血脂异常、9400万糖尿病患者,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刚刚公布的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表明,目前大约有 75%的死亡与慢性疾病有关,全球死于慢性病的3千5百万死亡人中,约750万在中国,这一切表明: 我国已经成为以心脑 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世界大国”,这个趋势,未来10年内还将继续的话,约8000 万中国人将死于慢性病,世界卫生组织 2009年预测,2005年至2015年中国仅仅因为心脏病、痛风、癌症、2型糖尿病等,导致过早的死亡而损失的国民收入数额估计值将高达5580亿美元。(我国目前的外汇筹备也只是20000多亿美元)
    看到上面的惊心动魄的数字大家可能会奇怪,慢性病跟你们保健产业有什么关系呢?应该是医院的事才对啊。这就是很多人的惯性思维。以为我们有病就该去医院。但是,请问大家,你们看到过有哪一个慢性病人从医院治疗好的先例么?前几天感冒太难受到中心医院挂水,看到一个老人家在看医生:哦,高血压啊,要吃这三种药,啊?现在血糖高?哦,那要再开 两种,什么?尿酸还高?那等一下,再开两个。我们不忍心再看了,这是看病么?这分明就是谋杀啊。当然我丝毫不敢否认医疗所起的重大救治作用,但是对于慢性病,这样的治标不治本的方法难道就是最好的方法么?一个整天抽烟喝酒少动多食没有一点保健观念的人,你给他吃再多的药会有多少作用呢?
    世界卫生组织有这样一个健康的百分百 公式:100%健康=15%的遗传+17%环境 +8%医疗+60%生活方式。好的生活方式比医疗手段的重要性要高七倍还多。而实 际上慢性病的发生大部分都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造成的。慢性病人必须要从生活方式上改变一些陋习,养成一些好的生活习惯才可能真正的让自己健康起来。那么生活方式怎么改变?怎么才算是好的生活方式呢?现在慢性病的人群绝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除了身体上的疾病外,他们也需要心理上安慰和自我价值的体现。这些工作在医疗部门是没有人去做的,那么现在什么人在做呢?实际上,现在的保健产业就是承担了这部分的工作。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目前我国健康产业年产值5600亿元左右,生产企业共约1700家,销售企业约2.5万家,销售规模达900亿元,2011年全年销售规模超过千亿元。截至2011年底,我国已审批保健食品11862个,其中国产11197个,进口665个。同时,保健用品和保健服务业也迅速崛起,产值达3000亿元左右。分析指出,早在2009年,中国保健品市场规模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规模最大的为美国,其销售额达到1100亿;第二,大规模是中国,销售额达到911亿;日本位 居第三,销售额达到860亿。未来我国保健品市场的发展潜力非常大。
    所以,全社会对待保健产业要转变观念,可以用行政的手段去规范,要用市场的手段让真正的优秀的保健品企业在慢性病的预防方面发挥作用。在我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十项措施里,第四项就是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我想保健产业是有很大的潜力的。
    回过头来,再说说我们行业自己。很多时候,行业内的很多兄弟自己已经错位了,已经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好人还是骗子。我们只要遵守国家相关法规——按照市场规 律办事——给更多的顾客带来帮助——最后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做事,符合这四个准则,我们就是在帮助国家,帮助顾客做好事。市场经济下,我们要做到五赢:国家赢,行业赢,顾客赢,员工赢,最后企业才可以持续长久的赢。
    扰乱这个市场的是311,是讲大棚的,是打虚假广告的,真正的会销企业做的事情并没有损坏国家顾客的利益,我们自己首先也要挺起自己的腰杆,不要那么多的炒作,那么多的概念,一开始就把自己放在了骗子的角色上。
    真的希望政府在行业监管不断加强的情况下,可以真正的重视保健产业,也希望媒体和社会也可以抱着公平的态度来关心保健产业的发展。更希望行业内的兄弟们 更加团结、务实,以高质量的产品和更专业化的服务给更多的人带来健康。

    (星月传说的QQ空间)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