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新化合物可克服突变耐药

来源:中国医药报 时间:2013-05-14 14:13:12 热度:735

  本报广东讯  记者白毅报道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院丁克博士带领团队经过近4年的技术攻关,成功设计和合成了芳基炔类和三氮唑苯甲酰胺两类Bcr-Abl小分子抑制剂。
  Bcr-Abl小分子抑制剂伊马替尼(Imatinib)已在临床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等疾病获得巨大成功。但由Bcr-Abl突变诱发的临床耐药已成为当今肿瘤医学的重要问题。二代药物尼洛替尼(Nilotinib)和达沙替尼(Dasatinib)仅能克服部分基因突变引起的耐药,而对Bcr-Abl T315I这一发生率最高的耐药突变无效。2012年12月,克服Bcr-Abl T315I耐药的Ponatinib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上市,但其对Bcr-Abl E255K/V等P-Loop区突变效果不佳。
  丁克等研究发现,芳基炔类和三氮唑苯甲酰胺两类化合物在多种激酶、细胞和动物模型中可有效克服Bcr-AblT315I突变诱发的耐药问题。其中,化合物GZD824可以抑制Bcr-Abl WT及Bcr-Abl T315I等耐药突变体的激酶活性,并对P-loop区突变(E255K/V)等有效,在多种细胞和动物模型中表现出优异的抗肿瘤活性:针对K562、Ku812等CML肿瘤细胞的IC50为0.2~10nM;针对携带Bcr-AblT315I突变体的Ba/F3细胞的IC50约为7nM;在1.0~20.0毫克/千克/天的口服剂量下完全抑制肿瘤生长;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指标及优异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大鼠口服生物利用度约为48.7%;体内半衰期T1/2约为8~10小时。
  目前,GZD824已被确定为候选药物,正在进行规范的临床前评价。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