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时间:2025-05-27 22:12:10 热度:37
影像诊断云端互联,固定资产调配盘活医卫资源,“15分钟急救圈”缩短生命救援距离……这些成果,正是江西省南昌县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的生动写照。
2023年底以来,南昌县以“1478”医改路径为蓝图,即建强1个南昌县医疗健康集团,打造责任、利益等4个共同体,推行“7+N”发展模式,构建业务、财务等8大统一格局。通过资源整合、机制创新和服务下沉,逐步构建起“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新格局,让群众在家门口可享高质量医疗服务。
强基提质:打通基层“看病难”最后一公里
作为南昌市下辖县,城区医疗资源集中,南昌县如何让基层医疗机构成为群众就医首选?答案是:以“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破题,探索分级诊疗新路径。
南昌县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黄明介绍,当地构建“7+N”发展模式,探索“以点带面、以强带弱、逐步推广”,由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等3家龙头医院结对帮扶向塘镇、蒋巷镇等4家试点卫生院,先将试点卫生院建设成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再辐射带动周边卫生院发展。
优质医疗资源真正“沉”下去,医共体才能高效“联”起来。2024年1月,南昌县选派县级医院骨干分别担任4家试点卫生院执行院长,同时安排47名专家下沉基层。他们以联合门诊(病房)为重点,开展坐诊、带教、查房等,全面提升基层的科室建设、内部管理和诊疗水平。
挂职担任向塘镇中心卫生院执行院长后,李建中带领团队扎根基层一线,成为这场医疗变革的实践先锋。
智慧赋能:打破县域医疗信息壁垒
“幸亏家门口就能做无痛胃肠镜检查,及时发现了结肠肿瘤。”蒋巷镇居民应爱凤感慨道。此前她感觉腹部不适,得知镇里卫生院能做肠镜且可医保报销,便立即预约了检查。
这得益于南昌县医疗健康集团的内部资产调剂制度。通过整合县域内所有医疗卫生机构,南昌县成立医疗健康集团,实现“一盘棋”管理。去年4月,集团从县人民医院调剂一套消化内镜仪器至蒋巷镇中心卫生院,填补了当地消化内镜检查的空白。
5月8日,蒋巷镇一患者头部遭遇外伤,镇中心卫生院将为其拍摄的CT影像实时上传至县影像中心,十几分钟后就获得了诊断报告。“南昌县通过建立远程影像、心电、检验、病理中心,推行‘基层检查+县级诊断’模式,不但解决了基层卫生院诊断人员不足的问题,而且患者诊费更便宜,检查结果县域内互认共享。”县影像中心主任万星华介绍。
急救链+医防融合:筑牢全周期健康防线
近日,向塘镇中心卫生院接诊了一名胸痛患者。坐诊医生迅速启动胸痛优先流程,初步诊断其为急性心肌梗死,随即联系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上传信息会诊并协调转诊。
凭借无缝衔接的转诊机制,患者直接进入准备就绪的县人民医院手术室。这为生命赢得宝贵时间的“生死时速”,得益于向塘镇中心卫生院打造的胸痛救治单元,自2023年10月启用以来,已成功救治近20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在完善急救体系方面,南昌县还通过8个急救站点构建起覆盖全县的“15分钟急救圈”,显著提升“院前急救—院内急诊—重症转诊”链条效率。同步推进诊疗目录革新,明确88种基层首诊病种及41种下转病种,优化双向转诊流程,推动医疗服务从“县级强”到“县域强”的跨越。
从提升基层医疗能力,到构建智慧医疗体系,再到完善急救与医防融合,南昌县通过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让“病有所医”的民生承诺转化为“家门口看好病”的现实图景。(记者 刘婧宇)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5-27
2025-05-27
2025-05-27
2025-05-27
2025-05-27
2025-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