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投资报 时间:2012-08-14 09:59:35 热度:1036
我国天然牛黄资源奇缺,曾经90%以上依赖进口,每年耗资近亿美元;人工牛黄质量参差不齐,药效与天然牛黄相去甚远,难以普及。而体外培育牛黄能解决上述问题。
本报记者 刘庆华
8月12日晚间,武汉健民(600967)公布了2012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84658.27万元,同比增长13.38%;实现净利润3968.04万元,同比增长9.63%。业绩难言出彩。
虽然上半年业绩并不抢眼,但公司大股东之一的华夏大盘基金仍坚守阵地,并未减持公司股份。另外,华商盛世基金亦在二季度大举买入330.05万股,成为公司第五大股东。基金对公司的青睐可见一斑。同时,今年二季度以来,公司股价步步高攀,8月10日更是创出年内新高20.20元。有分析人士认为,公司主营业务发展平稳,体外培育牛黄将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是各方瞩目焦点所在。
体外培育牛黄前景可期
半年报显示,随着国家医改的深入,公司医药商业和医药工业业务均保持平稳有序的发展。从产品上看,上半年公司重点品种健脾生血颗粒、小金胶囊、便通胶囊较去年同期均实现了20%左右的增长。
而作为公司独特业务的体外培育牛黄备受业界关注。公司变更募投计划、投资新项目武汉健民大鹏药业有限公司正是着力于此。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上半年武汉健民大鹏药业实现净利润784.45万元,公司按权益法核算取得投资收益305.94万元。报告称,体外培育牛黄技术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目前天然牛黄稀缺的问题,同时由于体外培育牛黄工业生产解决了牛黄质量稳定性这一重大难题,将对充分利用牛黄的独特药理,开发相应系列药品、保健品、化妆品起到显著的带动作用,具备形成新兴产业的条件。
“目前市面上主要有天然牛黄、体外培育牛黄、体内培植牛黄、人工牛黄。”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分析师表示:“由于天然牛黄比较稀缺,因此价格不菲,这对于以牛黄为原料的企业来说成本就比较高;人工牛黄质量参差不齐,难以得到保证,国际上不少国家已禁止使用人工牛黄;而体内培育牛黄由于技术上的原因难以实现规模生产。相比之下,体外培育是目前能实现规模生产比较可行的一种方式。体外培育牛黄可以说是天然牛黄的一种替代品。”“目前业内做体外培育牛黄的主要就是武汉健民,”某券商分析师唐文表示:“从性能上讲,体外培育的牛黄不及天然牛黄,但比人工牛黄优秀;从价格上看,也介于天然牛黄和人工牛黄之间。因此有助于缓解业界在天然牛黄与人工牛黄之间的两难选择。”
即将复制片仔癀之路?
除了股价持续高走外,武汉健民的股东情况亦是亮点之一。从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看,富国天瑞、长信增利、招商先锋、华商盛世和华夏大盘精选五只基金盘踞其中。报告期内,富国天瑞大幅增持2918346股,位居前十大股东第三位,共持有5456701股。而最抢眼的莫过于华夏大盘精选,持有公司2501883股,与2011年年报以及2012年一季报披露的数据持平。
在基金界风云人物王亚伟离职并卸任华夏大盘基金经理后,其继任者仍然对武汉健民耐心坚守。业界有私募人士指出,王亚伟非常善于寻找黑马,发掘潜力股,长期持有片仔癀就是经典一例。而武汉健民作为王伟亚离职后唯一没有抛弃的股票,其中原因引发了市场的广泛猜测——难道这又将是一匹类似片仔癀的黑马?体外培育牛黄是否能助这匹黑马起飞?“体外培育牛黄作为新兴事物的确具有生命力,但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新事物的发展机遇和危机并存。从一年多来公司公布的数据看,业绩没有出现爆发式增长,但未来很有可能成为武汉健民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目前下结论体外培育到底能走多远还为时过早。”上述不愿具名的分析师表示。据公司2011年年报显示,2011年武汉健民大鹏药业有限公司实现净利润1359.07万元,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净利润784.45万元,业绩总体平稳。
唐文进一步分析指出:“体外培育能走多远,还需要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如果体外培育牛黄不享受单独定价权利,那短期内在市场上竞争优势也不会明显。”平安证券也指出,市场中以人工牛黄为原料的低价药品没有动力去替换价格高昂的天然牛黄;而以片仔癀为代表的高价药品为了保持治疗效果不愿采购体外培育牛黄。体外培育牛黄正处于这种尴尬的区间。因此,需要政策对采用体外培育牛黄为原料的药品进行扶持。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4-26
2025-04-24
2025-04-24
2025-04-22
2025-04-21
2025-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