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日报 时间:2015-07-16 17:34:25 热度:573
□ 本报记者 项 铮
2014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7月12日公布,扬子江药业再登榜首,白云山列第二名。百强榜是中国医药工业总业务收入前一百名,都是中国药企的行业标杆,每年发布榜单,都得到行业内外广泛关注。尤其是今年的百强榜上榜企业工业收入达21亿元,排名靠前的几名工业收入均超百亿,表明我国的医药企业规模正在迅速提升。
榜单成研究药企发展依据
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主任郭文透露,每年中国医药统计年报都会公布统计数字,中国医药统计年报由每家企业通过独立用户名和密码填报,同时工信部每年还多次组织专家团队审核统计年报。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单根据中国医药统计年报统计得出,在统计过程中,实行“三不、三要”,剔除重复计算,一旦发现数据有出入,会现场约谈。精心审核数据,不仅保证榜单公正透明,同时也是研究药企发展的宝贵财富。
2014年,中国医药工业面临新形势。整体经济增速放缓,国内医药工业八大子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中国医药市场增速也有下降。有利的一面是,新医改、人口老龄化趋势、人们生活方式变化、疾病负担能力增强、居民健康意识提高,临床迫切需求药企为临床研发、生产安全有效、价格合理的医药产品,这些对医药企业的有利因素刺激药企持续发展。2014年,我国药企出现并购潮,药企更重视药品质量与创新。郭文认为,这时候发布“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榜”,对这100个代表中国医药工业发展最高水平的企业做深入探讨研究,不仅能从宏观的视角理解当前整个产业界的发展情况,同时也能为国内每一个企业留下更多的生动案例,以此作为其制定和执行成长战略的有益借鉴和参考。
百强门槛提升
医药界流传一句话,“中国的几百家药企不及辉瑞一家药企的销售收入多”,这说明中国医药企业存在小、散、乱现象,药企规模不大。但是近几年来,中国医药企业飞速发展,企业间兼并重组越来越多,情况已经极大改观。
从榜单上看,入围百强企业的门槛不断提升,2010年上榜企业门槛是14亿元人民币,2011年16亿,2012年19亿,2013年是20亿,2014年是21亿元。门槛逐渐提升说明我国医药工业在稳步迈进。2013年的榜单上,广州医药集团和修正药业主营收入跨过400亿元,成为榜单前两名,11家企业超过百亿,百强企业的门槛已经超过20亿,平均规模水平也明显提升。2014年度百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6922亿元,同比增长17%,比行业百强门槛增长了5%,利润总额增长了14%,为970亿元。
郭文分析,2014年度上榜企业的研发能力、市场营销能力有明显提高,营业收入也在快速攀升,这也说明通过多年的运营和资源积累,百强企业有效控制自己的成本费用,包括优化内部的资源配置,企业运营能力得以不断的提升。
“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是以医药工业主营收入为排行指标的,所以规模是百强企业最重要的特质。规模体量的成长,对于企业的市场竞争、议价能力、影响力以及为日后营造更好发展空间等都至关重要。
企业的排名不断变化。和前几年的榜单相比,53家药企排名提升,36家药企排名下降。2013的百强榜单上,广药、修正、扬子江、华润、国药名次高,2014年情况大挪移,扬子江药业再次回到了百强榜首的位置,广药、修正、国药列在后面。上药,拜耳,齐鲁名次提升特别快, 郭文认为,这些频繁洗牌现状跟行业的经营快速发展有关系,她说,“我们由此也可以这样来判断,企业战术的细微差别都会影响到企业的江湖地位。”
研发型药企提速快
药品创新是医药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2014年,我国有3个1类化药新药和1个1类生物制品获得CFDA的批准上市,其中2个1类化学新药分别来自百强榜单上榜企业江苏恒瑞和江苏豪森。
“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的上榜药企大都重视药品创新,创新型药企在榜单上提速很快。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百强榜中约有20%以上的企业研发投入超过5%,3家企业的研发占比超过10%。国新药研发监测数据库的数据显示,在过去5年内,无论是新药临床申请还是上市申请,百强企业及其主要子公司为申请主体的新药申报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原创1类新药上市申请的受理量比例由2010年的20%增长至2015年的50%,这显示了百强企业在新药产业化和上市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李玲教授认为,近几年中国药企研发投入快速增加,但是总体上看,仍然不足。一些跨国药企的研发投入达20%,由于销售收入较少,中国药企的研发投入比跨国药企少得多。
她说,“中国的医药行业做大做强的道路仍然漫长。中国化工制造能力强,但目前中国药品、医疗器械在国际市场上不多,中国药企要想做强做大,一定要优化市场结构,用市场的力量整合中国医药行业,企业有利润投入研发,那时候中国的药企才能够真正做大做强。”
链接:
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单根据中国医药统计年报公布的数字统计,这份年报由每家企业通过独立用户名和密码填报, 同时,工信部每年还多次组织专家团队审核统计年报。在统计过程中,实行“三不、三要”,剔除重复计算,一旦发现数据有出入,会现场约谈。郭文说,“精心审核的数据不仅保证了榜单的公正透明,同时成为研究药企发展的宝贵财富。”
(责任编辑:秋彤)
2024-11-23
2024-11-22
2024-11-21
2024-11-19
2024-11-02
2024-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