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2015-02-04 11:20:54 热度:1141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党委书记 徐斌
中国针灸学会针灸临床分会针对“针灸临床服务模式”问题,于2012~2013年在国内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1.目前,针灸临床主要的服务模式是综合性中医医院的针灸科模式,独立的彰显针灸服务特色的服务模式还没有形成;2.针灸服务的主要技术有所发展,小针刀、火针技术的临床应用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3.临床技术方案创新呈现出“专法专病”为特征的趋势。
针对以上现状,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针灸服务模式的变革:1.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临床观察性研究网络,从丰富的个体临床实践中挖掘/发现针灸临床有效方案,提高临床疗效;2.通过与专业机构结合的调查及研究,明确针灸临床知识产权的范围、保护的形式,为针灸临床技术方案创新提供保障;3.对服务于医疗、保健、康复等不同机构的针灸从业人员,实行分类培养及管理,以促进非医疗健康服务机构针灸相关技术的应用,拓展针灸服务范围;4.在中医医政部门的指导下,促进针灸技术在中医院非针灸科室的应用;5.加强针灸科普工作,提高针灸适宜病症患者的首诊就诊率。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7-16
2025-07-06
2025-07-04
2025-07-01
2025-06-30
2025-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