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2014-12-18 10:59:25 热度:1170
□ 崔书克 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科学普及的生长点在自然与人、科学与社会的交叉点上,是以社会为舞台,以人为主角,以科技为内容,面向广大公众的一台“现代文明戏”。
•中医科普就是用老百姓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传播、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更新健康理念,从而达到预防、帮助治疗疾病的一项普适性的教育或教化。
•科普搭起了一座专家与百姓、专家与病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医生运用科普的语言,与民众形成良好互动,让患者对治疗信任、理解,必然会更好地配合医生的治疗思路。
•做好中医科普,首先就是要把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不可偏废。可以说,科普专家是科技队伍中的“特种兵”,是当之无愧的“上工”。
•中医科普创作有两大忌:一忌教材翻版,二忌论文搬家。要把深奥的中医药知识浅显地表达出来,必须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同时还要具有可读性、趣味性和艺术性。
近年来, 医患关系趋于紧张, 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医疗行为, 严重损毁了医务工作者的形象。医患关系紧张产生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但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医患沟通不畅。大家都知道《黄帝内经》“上工治未病”的条文,医生要重视疾病的预防,强调在“未病”时、在疾病发生前采取积极措施。而医患沟通和预防疾病的有效途径就是普及医学知识。这里就中医药知识普及谈谈我的理解。
科普是面向公众的“现代文明戏”
科普是科学技术普及的简称,西方谓之“公众理解科学”,是指以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普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推广科学技术应用的活动。简而言之,就是通过搜集整理科学知识,运用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的方式通过相关媒介传播到受众人群的普适性的教育或教化。需要指出的是,科普知识是经过证明或者实验是科学的,是可以验证的。迷信是不希望听者去验证,只希望听者接受其观点甚至盲从的传播形式。当然,不经验证的接受方式,也是迷信。
从内涵不难看出,科学普及的生长点在自然与人、科学与社会的交叉点上,是以社会为舞台,以人为主角,以科技为内容,面向广大公众的一台“现代文明戏”。自然科学与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生成了科学普及,科技与社会又作为科学普及的“土壤”,哺育着它的生长,而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则为科学普及不断提供新的动力,使科普工作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浓厚的社会性、时代性。
中医科普就是用老百姓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传播、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更新健康理念,运用中医药知识正确调养身心,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帮助治疗疾病的一项普适性的教育或教化。由此可见,中医学的教材、经典,就是经得起推敲和验证的标准的科普读物。
中医科普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中国人口众多,人均受教育水平较低,公众的整体科学素养水平比较低,并存在很大的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职业差别。因此,中国的科普是一个多层次的立体工程,较之西方的公众理解科学大有文章可做,包括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
尤其是中医药学,是在人民大众的土壤中萌生、成长的,中医药学在这种文化氛围中能够自然地得以普及,古代上自帝王将相、下至走卒贩隶,各个阶层或多或少都能知医识药,由儒从医者、由官业医者更是不胜枚举。“秀才学医,笼中捉鸡”一方面形象地道出了具有传统文化知识背景的人学习中医相对容易,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中医与人民大众的密切关系。
随着医学技术由分析时代向系统时代、信息时代的转变,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特征的中医药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传统中医药学属于医学的古代形态,虽然没有分析还原思路、没有数学方法、没有精细解剖,但讲求整体观念、讲求天人合一、讲求辨证论治,这与现代科技的发展趋势不谋而合,与新时代的医学发展模式异曲同工,因此富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价值观可以在人民群众中普及发展。
每位医生都应成为科普高手
很多时候,医患双方都会相互抱怨对方难以沟通。医生认为,患者问的问题太多了,有的回答了几十遍还是不明白。患者则认为,医生说得太专业、太繁琐,根本记不住。医生与患者的出发点都是对抗疾病,医生以专业的语言去告诉患者,而患者则希望医生可以用生活化、通俗易懂的形式告知,让他也能了解有关疾病的发展进程。
科普就是一种较好的沟通方式,它搭起了一座专家与百姓、专家与病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医生运用科普的语言,与民众形成良好互动,让患者对治疗信任、理解,必然会更好地配合医生的治疗思路,预防疾病,增加依从性,从而取得更好的疗效,也使得各种矛盾消弭于无形。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自我保健意识越来越强,他们对中医养生之道和“治未病”方法有着迫切的需求,中医的这些优势如何走向市场,走出国门,拉近同人民群众的距离,为人民群众所用,必须依靠中医药科普作为中介。国医大师邓铁涛说过“中医学呼唤科普”。
做好中医科普,首先就是要把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不可偏废。中医药只有进入寻常百姓家,扎根人民群众,才具有永不干涸的生命源泉,才能腾飞。
有一位很有声望的教授,曾对我说科研才是老字辈的“大内科”,科普是小字辈的“小儿科”, 只有科研上不去的人才去搞科普,搞科普没出息,是不务正业。我认为那是偏见,是对中医药学一种极大的误解。我告诉他,国外研究生毕业,不少都要交两篇科学文章,一是学术论文,一是科普文章,以考核他们对所学专业的普及能力。真正内行的人称科普专家是科技队伍中的“特种兵”,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特别都能干,善于打硬仗,从“治未病”的角度讲,懂科普的医生应该是当之无愧的“上工”。
运用科普语言从说大白话做起
如何使中医理论用老百姓的语言将古朴深奥中医药知识科学地普及到许许多多的家庭、人群之中去,这是科普工作者要做的基本功课。
我认识一个医学博士,到社区讲座被赶了回来,为什么呢?开场白就讲“阴阳者,天地之道也”,接着讲“病机十九条”,老百姓能听懂吗?我说本科生也未必听得明白。我告诉他,春秋时期,伯牙弹琴,和钟子期成了知音,成就了千古佳话。如果对牛弹,会是什么效果呢?对牛弹琴,可不是牛的错。什么是“阴阳”?什么是“五行”?中西医对五脏六腑的论述有何异同,比如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有肾阴、肾阳、肾气、肾精等内涵,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原始动力,是生殖繁衍的物质基础,它涉及囊括了现代医学中内分泌、泌尿、生殖、循环、运动等多种人体主要功能。有人一有泌尿生殖系统炎症或稍有不适,就错误地认为是“肾亏”“肾虚”等中医的病证。再如,一脾切除术后的病人,罹患消化系统疾病,被中医诊断为“肝脾不和”,病人迷惑不解,说“我晕了,脾之不存,焉有不和”?诸此种种,不知中西医之“脾”有别者甚众。再如,中医药文献典籍,其理奥秘,其义隐微,老百姓望文生义,或者于网上、书刊按图索骥,如何能辨脏腑阴阳气血、表里寒热虚实,如果想当然的用药,岂不犯“虚虚实实”“寒寒热热”之诫?
如此不但使人们对中医药学产生了疑惑误解,而且中医药疗效又被重重地涂上了一层浓浓的阴影,又为医家对其疾病的康复调养带来了诸多困难。所以中医药知识的传播任重道远,将其科学普及化将是一项十分困难而艰巨的工程。
爱因斯坦普及他的相对论时,经常打比方说:“一个人坐在火炉旁五分钟,他感觉像过了一个小时;一个男人与他喜欢的姑娘聊天,一个小时,他感觉过了五分钟。所以说时间是相对的。”
白居易的诗妇孺皆知。宋代文言轶事小说《墨客挥犀》里称:白居易每作一首诗,都要给不识字的老太太念念,老太太能听懂的,就要,听不大懂的,就改,改后也听不懂的,就扔废纸篓了。他这样做可以检测诗是否通俗易懂:一个目不识丁的老太太都能听得懂,其余人就一定能听明白。就因为这一举动,白居易成了我国古代著名的田园诗人。
这一阵子,家喻户晓的马云,他学的专业是英语,在多次演讲中说到他不懂技术。他说阿里巴巴的每一款新产品推向市场之前,他都是该产品的第一个用户。“只要我马云不会用,社会上80%的人就不会使用”。
《小时代》是郭敬明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拍成了电影。在《小时代》中,郭敬明以全新的叙述风格和敏感而细微的笔触,将当代青少年、大学生、都市白领的生活和情感娓娓道来。但是,也有不少所谓的高端人士质疑小时代的艺术性。我的一位搞文学的朋友说,通过统计网上关于《小时代》的帖子,对郭敬明现象分析,任凭这类人如何不屑,也动摇不了二三线城市青春期少女对这部小说和电影的喜爱之情,因为郭敬明走的是群众路线,高端是小众。
中医科普作品的对象非同学术论文,针对的是普通老百姓,他们属于外行人,所以一定要从专家的书斋里走出来,让大家都能读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科普创作有两大忌:一忌教材翻版,二忌论文搬家。要把深奥的中医药知识浅显地表达出来,必须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能使外行人一看即明白。
科普作品要有“三性”
科普作品既姓“科”姓“普”又姓“文”, 一篇好的科普作品要同时具备可读性、趣味性和艺术性。要做到这些,除了上述科普语言的运用之外,还要善于运用比喻,取类比象,可以联系成语典故, 谚语俗语等来解说医学道理,可以图文并茂,更直观的呈现内涵,可使作品增添意想不到的光彩。
中医药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所以要善于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还要善于学习国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中西合璧,古为今用,新加坡邱德拔医院院长致力于把医院打造成“院长的母亲来院看病不用打招呼”,即对每个病人都能提供母亲般的尊崇和服务,人性化光芒四射。
此外,功夫在诗外,还要讲究技巧。如写作标题要精,“买书看书名,阅报看标题”。精彩的标题,可以迅速抓住读者,引起强烈的兴趣,使人们产生一读为快、欲罢不能之感,站在书摊前,不忍离去,也不能离去。文章内容要做到“三像”,即像“凤头、猪肚、豹尾 ”之说,马有度先生解释说文章开头要小巧、俊美,像凤头一样,中心段落要充实、丰满,像猪肚一样,结尾要响亮、有力,像豹尾一样,等等,这些写作技巧的运用,均能增强科普作品的可读性、趣味性和艺术性。(作者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团专家)
(责任编辑:秋彤)
2024-10-09
2024-10-07
2024-05-06
2024-05-06
2024-04-29
2024-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