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医院在线
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在线
丝绸之路上的医院“新星”

来源:健康报 时间:2014-12-16 11:17:53 热度:934

——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人民医院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王  晶

  2014年,对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人民医院(下称克州人民医院)来说注定是意义非凡的一年。在院长姚诚的带领下,全院正在以守护各族群众健康的信念、不断提升的医院综合实力和医疗服务能力迎接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评审工作。
  等级医院评审,是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综合实力的全面考量,同时也是加强医院内涵建设、提升医疗质量和安全、持续改进、实现医院科学发展的重要契机。
  这是机遇,也是挑战。
  克州人民医院不缺少传奇——“白衣圣人”吴登云曾扎根这里。医院不惧怕风雨,六十年华丽嬗变绽放在帕米尔高原。从破旧不堪的病区到错落有致、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医疗大楼;从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老三样”到先进的仪器及科学的检查设备争先亮相;从只能处理简单的骨折、阑尾手术到各种高精尖手术的“忙忙碌碌”;从12名医护人员的单兵作战到现在千名医务工作者的“人丁兴旺”……
  如今的克州人民医院拥有幽雅的医院环境、高超的医术、优质的服务与高尚的医德医风,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急救于一体,成为一所编制床位898张的现代化综合医院,以更强的能力、更大的实力、更新的理念服务着边疆各族人民群众。
  攀爬医疗技术高峰
  造福克州各族群众
  援疆行动给克州人民医院带来了发展的先机。他们没有依靠,而是努力地“攀爬”。
  2014年,在援疆医生的帮助下,该院成功开展了一系列新技术、新手术的尝试。冠状动脉造影术及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临时(永久)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全髋关节置换术、胃癌和结肠癌根治术等新项目,均填补了克州诊疗项目的空白,更让克州的各族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上病、治好病。
  也是在今年,医院组织举办了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项、自治区级一类继续医学教育项目5项,突破了没有国家级继教项目的瓶颈;发表医学论文70余篇,其中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2篇;申报获批自治州级科研项目14项,承担自治区级自然科研基金项目2项、国家级重大科研课题1项,填补了医院无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空白;牵头成立了“南疆肿瘤协会”,为新疆南部地区肿瘤疾病的诊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立了国内第一个柯尔克孜医学研究所,开启了柯尔克孜医学研究的航程,为我国中医民族医事业的发展增添了力量。
  2014年是克州人民医院引以为豪的一年,更是足以载入院史的一年。以产科、神经脊柱外科、心血管病科、内分泌科为龙头,带动内、外、妇、儿各专业齐头并进,全面发展,该院获批自治区级重点专科2个、自治州级重点专科6个;成立感染科、精神科、肾病科、急诊外科等7个临床医技科室,拓展了诊疗范围;拥有临床检验质控中心、护理质控中心、超声质控中心等11个州级质控中心,成为名符其实的州级医疗龙头。
  同时,该院与业内“高手”结成战略联盟,加快了发展。医院是北京大学医院超声治疗肿瘤协作医院,是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治区人民医院等各大医院的医疗技术协作医院,并开通了与疆内外几大医院的远程会诊,使克州人民不出州就能享受到国家级医疗专家的诊疗服务。
  “先富”不忘“穷兄弟”,该院在做好自身的同时积极帮扶下级医院。他们派出12名医护工作人员,分别到乌恰县、阿克陶县的7个乡卫生院和阿图什市的2个社区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到乡镇开展免费义诊、咨询及健康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材料6万余份,获得各族患者的一致好评。在他们的帮助下,已有两家县级医院顺利通过二甲医院评审,克州的各族群众享受到了医院发展的成果。
  算好百姓心中的“经济账”
  “克州患者长途跋涉去其他地方看病,关键是我们的医疗技术还不能达到患者的期望。”面对患者流失问题,姚诚一语点破问题的关键。如良医诊病一般,姚诚开出了“持续改进医疗技术、努力提高医疗质量”的良方。如今,先进的医疗设备、精湛的医疗技术、优良的服务文化形成了克州人民医院的良好形象,良好的口碑不仅赢得了当地患者的信任,一些外地患者也慕名而来。
  当产妇古再丽努尔·尔德办遭遇难产时,是克州人民医院的医生利用气囊助产仪进行抢救,不仅使这位25岁的女性脱离了生命危险,更品尝到了做妈妈的甜蜜;当突发脑溢血、留下严重后遗症的刘新华专程从北疆塔城地区辗转到南疆的克州人民医院,向该院针灸理疗科主任黄应飞求诊时,医护人员的关爱和高超的医疗技术让这位五尺男儿湿了眼眶。“五个月的求诊路,我去了很多有名的医院,没有遇到像这般暖人心的照顾。”刘新华在这里依旧感受着“吴登云精神”的传承。
  如此“在乎”患者的来源,除了克州人民医院的“面子”问题,姚诚心里还有一笔“经济账”。“如果少数民族患者转去州外的三甲医院进行治疗,除了看病的花费,往往还有众多家人来回的陪同费用,吃住行加在一起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这实际上才是许多家庭因病返贫的原因。”
  对于克州人民医院来说,治病救人不仅是一所医院、一个医生神圣的职责,而且是一个克州人、一个新疆人、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在新疆,医疗卫生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这既是最大的民生问题,也是关系到新疆稳定局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能让患者花最少的钱、得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如何能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为患者排忧解难,这是医院院长和每一个医务工作者一直不断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克州人民医院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门诊就诊量由2009年的5万人次增长为2014年的18万人次;住院病人数由2009年的8000人增长为2014年的35000人,手术量也由从1200台增长为5600台。医院20层门急诊楼的拔地而起,预示着他们又开始了新的征程。
  现在,克州人民医院将发展的坐标设定在了新的高度上。
  推新政鼓干劲创“三甲”
  每天清晨,姚诚都会打开手机里的“掌上医疗”软件,掌握医院的动态。全院200余名中层领导干部的手机里也都安装了这个软件,极大地方便了医生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
  “下一步,我们计划让全院的医务人员装上‘掌上医疗’软件。”作为全疆首家使用“医疗掌上宝”的克州人民医院,姚诚语气豪迈,信心十足。
  时光倒回至2009年,初来乍到的姚诚远没有这么洒脱。“我为了尽快地融入这个大家庭,加入了医院工作QQ群,没想到群里整天怨声载道,都是对医院的牢骚。”安排工作时,医务人员不听指挥,应付了事;医院的管理制度只有两张纸,更没有人知道医院文化是什么。
  像所有的改革者一样,姚诚大刀阔斧地破旧立新,推出新政。他从建章立制开始,改变绩效分配方式;整顿院容院风,创建医院文化;及时建立院领导与全院职工沟通的窗口,听取他人的建议;开办院报、互联网站,开通微博、微信、健康热线等平台,让社会可以多方面了解、认识医院,减少了群众求医治病的盲目性,极大地鼓舞了医务人员的干劲。
  在姚诚的众多新政中,有一件举措最让医院各族职工不解和震撼,却又对医院影响深远、意义重大。这就是创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创三甲有什么用?劳神又费力。”“我看好病就行了,院内质控跟我有什么关系?”这是院内的质疑;“创三甲对我们患者有什么好处?”这是患者的疑惑;“我们真的可以创成三甲医院么?”被选为迎评办主任的张振海内心也没有底。
  在各种声音的喧嚣下,姚诚迎难而上,不断做大家的思想工作,压担子,鼓干劲,营造氛围。成立迎评办公室后,张震海开始招兵买马,组建团队,提出“5+2”、“白加黑”的迎评模式。全院上下所有职工白天上班,晚上加班,周末也不放松;安排工作人员多次外出学习取经;从新疆各大医院请来专家开展培训;反复考核测试,开展大小培训400多次……
  “评三甲不但关乎医院的生存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争评三甲为患者提供最好的医疗条件、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这是关乎民生的问题,在新疆更是稳定局面的关键要素。”姚诚说。
  随着全院的努力,患者发现了医院的改变:医疗技术提高了,服务态度变好了,治疗价格公开透明了,医疗安全有保障了……
  2014年12月19日,是克州人民医院创建三甲医院评审的日子。3年多的努力将得到检验,无数人的期盼将有了结果,各族医务人员和患者都在等待这一天的到来。
  为丝绸之路医疗服务助力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90%以上都是山区,生活着柯尔克孜族、汉族、维吾尔族等多个民族,各民族之间相亲相爱,亲如一家。在克州人民医院康复科,22名各族医务人员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每逢民族节日,都会相互祝贺;20余名各民族脑瘫患儿相处融洽,肢体残疾的汉族小女孩会主动照顾脑瘫的维吾尔族小男孩。
  同时,克州人民医院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地方,吸引着无数有志的年青医务工作者投身这片热土。荣誉院长吴登云是白求恩奖章获得者、百位新中国感动中国人物、帕米尔高原上的“白衣圣人”;三次援疆的医生张景辉是2014年感动新疆十大人物之一……
  援疆医生谭晓既是吴登云的老乡,又是他的追随者。“我是受到吴老精神的影响,来到这里的。”谭晓说,这里条件艰苦,他不怕,因为有吴登云的榜样在;这里缺医少药,他不怕,因为有吴登云的榜样在。当一次半夜刮起12级大风,需要去医院抢救病人,他义无反顾地前往。
  如今,姚诚心中又涌出一个美丽的梦想:抢救保护和传承发扬柯尔克孜医学。千百年来,柯尔克孜人民积累了丰富的防病治病经验,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治疗理论和方法,拥有了自己的民族医学。“整理这些散落流传于民间、没有文字记载的秘方是我们的责任。”姚诚说。
  由于克州西北、西南部分别与中亚、南亚的6个国家相邻,与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接壤,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中,克州人民医院要肩负起新的历史重任。
  近3年来,医院共接待来自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的外籍患者100余人。今年9月18日,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奥什州州长阿曼巴义·卡衣弗夫带着医疗访问团来克州人民医院进行技术交流合作与参观考察活动。“希望你们把分院开到我们的国家去,为吉尔吉斯斯坦的医疗事业推波助力。”这是阿曼巴义的盛情邀约。
  姚诚还有一个希冀,那就是立足克州,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依托,把医院建设成为立足克州、领航南疆、联合吉国、辐射中亚、全面发展的国际区域医疗服务中心,使医院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驼铃声中,焕发出新的光芒。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