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老板对话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园地 > 老板对话
徐海瑛:创新公益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来源:新华健康 时间:2014-12-01 21:26:21 热度:1727

    2014年12月1日,诺华集团(中国)总裁徐海瑛做客新华网,就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与网友在线交流。图为诺华集团(中国)总裁徐海瑛。新华网 杨锘摄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新华访谈。诺华集团不仅在新药研发等多个领域处于领先位置,2013年销售达到579亿美元,积极投身公益事业,注重关注生态建设,今天我们为大家请到的嘉宾是诺华集团(中国)总裁徐海瑛女士,徐总您好。
    [徐海瑛]你好,大家好。
    [主持人]我们诺华集团拥有多元化的业务组合,您能否先介绍一下您自己和诺华的基本情况?
    [徐海瑛]那我还是先介绍诺华,诺华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医药保健企业,这个名字是起于1996年,因为之前是两家比较大的医药公司合并的,总部位于瑞士巴塞尔,全球员工到现在为止超过13万人,进入中国也是在80年代就进入中国了,中国超过8000多个雇员,有5个工厂,是非常多元化的投资在中国,公益在大的市场里都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战略性的地位。
    [徐海瑛]我自己进入诺华将近三年的时间了,过去十年一直服务于跨国公司,但事实上我的教育背景其实没有那么专,不是学医、学药的,我是学经济出身,但是因为对中医的热爱,我30多岁的时候去中药大学又去研习中医,这也是我转行到医药行业的契机。
    [主持人]咱们诺华是非常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目前诺华在中国开展了哪些主要的企业社会责任项目呢?
    [徐海瑛]我们企业社会责任项目其实很早在中国就开始做了,我们整个企业公民项目也和全球企业社会责任理念是相一致的,主要是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围绕健康,因为作为一个医药行业的公司,我们的使命还是要守护人的健康,解决人的健康困扰。所以我们第一个、最重要的领域就是围绕怎么样能够帮助人们获得更好的健康,更好地对抗疾病。所以在这个领域比如一些药物可及性的项目,药物的捐赠,患者的援助项目都是围绕这个领域的,还有我们的一些培训和健康教育也都是在这个领域。
    [徐海瑛]第二个领域叫做“负责任的运营”,就是能够让我们的运营整个对社会起积极的作用,而不是造成负担。这里面就有一个和环境相关的主题,那就是我们所有的运营都会产生碳,都会对环境有比较负面的影响,那我们在十几年前就开始关注到这个问题,所以我们所有的工厂在设计的过程中它的环保标准都是第一位的。同时我们也会在想,除了我们自己工厂的设计,我们平时的运营里面也要减少比如包装的浪费,或者是对能源的浪费外是否还能够用更加有影响力的方式减低我们的碳排放,我们现在有一个碳减排在川西南地区的项目也做得很好。
    [主持人]那我们做公益的动力是什么呢?
    [徐海瑛]其实企业必须要有商业的成功,但是一旦企业大了商业的成功就不是唯一的了,因为你对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你的责任也就越来越大,你的一言一行、理念、运营方式都会对行业乃至社会有更大的影响。那这时候我们就要想怎么样让自己更正面、积极地对这个社会产生影响,在这个行业里展现我们的影响力。所以事实上社会责任在我们的基因里就建立起来的。一个是我们商业上的成功要分享给更多的人,包括刚刚介绍的患者援助项目,有很多低收入人群,他的经济能力无法消费我们的药物或者获取我们药物的时候,我们就去用公益那部分的资源帮助他们。二是看我们自身的时候,让我们运营效率提升得足够高,足够有效率,但同时在产生的消耗上又能更好地减少对世界资源压力上的影响。
    [徐海瑛]对内从诺华的经验来说我们一直认为价值观是最有号召力的力量,对自己员工来讲,一个有社会责任心的企业,一个和整个社会分享自己成功的企业也能更加长远有效地建立和员工的关系。包括我自己三年前加入诺华,包括现在一直在这里它的价值观的分享我认为是最重要的部分。
    [主持人]诺华非常关注生态环境建设,您刚才提到诺华川西南碳汇项目,作为药企,为何诺华更加关注环境呢?
    [徐海瑛]刚才说到健康是我们的核心词,所以药物本身并不是为了卖药物,而是为了帮助人们获得健康,那我们看看影响健康的因素有哪些?肯定有基因,有生活方式的影响,但事实上环境也是影响健康的核心要素之一,人和环境的这种和谐共处事实上是人类健康的根本前提。没有这个其实我们的健康就无从说起,我们去看看那些生态环境已经破坏得非常令人痛心的沙漠化或者沼泽化的地方,人做了更多的努力,但是健康水平可能很难达到这种环境和谐地方的程度,所以这就是我们对环境关注的前提条件。
    [徐海瑛]其次我们能很明确地感觉到,这些年环境变化对人类疾病谱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所以关注健康,环境是不可忽视的,这也是当时为什么会做碳减排项目,当然作为企业来讲环境的工作不是我们核心业务,有人说你可以减少碳汇、减少碳足迹,可以到市场上买碳汇,也可以从间接的方式减少对环境的压力,但是如果有更有影响力的、最根本上帮助环境的,为什么我们要走更容易的道路呢?所以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决定做碳汇造林项目,一方面会减少碳的排放,同时也会对环境长远影响产生特别大的积极作用,而且对当地居民经济状况的改善、生物多样性的改善是多元的,所以我们也会选择虽然艰难但是影响力更大的项目。
    [主持人]那我们是2010年12月启动的,目前是什么样的状况呢?
    [徐海瑛]我们这个项目是30年的长期的项目,所以和30年比这三四年还只是起步阶段,更重要的是把碳汇造林的模式摸索出来,这样的模式在中国基本没有什么先例,特别是跨国公司做这样的项目,最开始要建立多方的共识,大家要理解这是什么样的项目,我们各方的期望是什么。所以其实这种沟通、打基础的工作就耗费了我们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当然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有了这样的一个坚实的基础之后,我们20几年整个造林项目的进展才会更顺利。所以第一步就是建立多方的共识,因为我们这个项目是和四川省林业局合作的,其中还有大渡河、凉山州林业局,还有第三方专业技术机构,他们会帮我们做这些植树造林和生物多样化的专业的技术指导,所以说实话这个项目真的不容易,参与方大概有四五方。
    [徐海瑛]现在基本上第一拨造林植树的工作基本完成了,这些地方都是很艰苦的地方,我今年八月份去的时候大家给我指的地块我一看在云端呢,因为那个地方都是在山区,非常艰苦,我们从一个城市坐上车,比如我们从西昌坐上车到造林点100多公里要开6个小时,下了乡村公路之后我们走了将近三个半小时,但离我们的造林点一看还是在云端呢,就是可能还要走两三个小时才到造林点,都是很艰苦的地方,所以实际上植树的速度会比较慢,我们总共会种1000多万棵树,4200多公顷土地,所以我们现在刚刚完成第一步,因为每年植种的树苗第二三年才要补植,才能保证比较高的存活率,所以才是在早期。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这个项目是在条件很艰苦和偏僻的地方,还有一个是2010年底在新疆启动的“健康快车”项目,咱们诺华项目选点为什么会选择偏远地区呢?
    [徐海瑛]这个健康快车是在新疆做健康教育,当时我们是想,因为我们在那边有一些同事从事业务工作,后来他们发现新疆缺医少药的情况是非常普遍的,而且人们的健康意识、健康常识极其缺乏,后来我们就想怎么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起基本的健康卫生常识,那么我们就想我们是不是可以做一些常规的健康教育,学习借用我们在发达地区的模式在新疆做,后来我们发现不行,因为当地很多居民连汉语都不会说,他们也不太会写汉字,所以我们常规的健康教育的资料、方式都不适用于当地,所以我们就决定专门为这个地方建立一支以少数民族为主的健康教育团队,到学校给孩子们上健康课,由孩子们给家人传播健康知识,因为在很多新疆边远基层地区,孩子们是汉语水平最高的。这支教育员队伍有24人,到13个县市给孩子们正式开健康课,他们的工作很辛苦,经常要坐三四个小时的班车。
    [徐海瑛]还有一块叫“春雨工程”是给传染科的医生提供系统的传染病治疗知识培训的,这个是跟新疆卫生厅一起合作的。这个医师培训我们为什么这么重视呢?因为新疆是传染病的高发区,它的患病率也比较高,但是资源是不够的,当时我们到基层访问的时候发现很多医生缺少基本的治疗传染病的知识。举个例子,他们还是会想青霉素会治疗病毒性的乙肝是非常有效的药物,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误解。所以我们这个“春雨工程”是第一次对基层传染科医生进行系统培训,他们会到乌鲁木齐待三个月,和大医院的医生一起到医院里看诊、查房。
    [徐海瑛]那么回到你的问题,为什么选边远地区,既然做公益就要找最需要的地方,去做雪中送炭的事,而不是锦上添花,东部有很多需要帮助的地方,但是相比西部,他们获取帮助的机会更多,而且事实上他们的基础比西部偏远地区还是好很多的。刚才我已经举到一个治疗乙肝的例子,我去新疆的时候大家还不知道洗手是很重要的阻断传染疾病的这样一个方式,也还不知道有效防治肠胃疾病需要喝开水,这些非常基本的常识性的东西他们是不知道的。所以我觉得这是诺华的责任,也是很好的机会能够帮助更多的人。
    [主持人]那是什么激励诺华以这种创新的方式在新疆开展这样的公益项目呢?
    [徐海瑛]我觉得一个是我们的价值观,就是我们是从内心深处愿意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第二是以我们要帮助的人的需求为出发点,用什么样的方式能够更有效地帮到他们,那么我们就愿意为了这个人群设立一种适合于他们的模式,可能这种模式和我们诺华的日常商业运营是有区别的,但是我们是以一种有针对性的方式,这是最有效的。
    [主持人]“健康快车”项目包括春雨工程还有健康教育,目前已经开展了有四年左右,那这个项目为新疆地区带来哪些收益呢?受益老百姓有多少?他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改善?
    [徐海瑛]那我们来看两块,一个是春雨工程,到现在为止培训了1100多个基层医生和护士,现在又把培训的内容扩展到高血压,因为高血压也是新疆非常高发的疾病,而且是治疗手段很成熟的。所以我们觉得如果更多基层医生会治疗高血压的话对这些患者的帮助是很有效的。 第二是健康教育,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培训了140万人次的中小学生,他上我们的健康课,我们再教他们如何把这些健康知识分享给他们的家人,还有各种非常生动活泼适合孩子的方式,比如有健康知识大赛,会有以健康和卫生为主题的绘画比赛、歌舞比赛,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地区小朋友的艺术天分。
    [徐海瑛]健康教育现在也开始扩展到成人,现在大概做了六万人次的健康教育,主要也是以传染病预防知识、健康生活方式、高血压防治等这些基本的健康教育会给到他们。 所以我觉得回望这四年我们所有艰苦的付出,是非常值得的。我在这儿也特别感激我们在新疆基层的那些同事们,他们真的比我们辛苦得多,我们在这儿是想该怎么做这个项目,提供足够的资源,但是真正实现它们的,千辛万苦、跋山涉水的,是我们的同事们,因为新疆气候也比较多变,所以我觉得他们是非常值得我们尊敬和感谢的。
    [主持人]刚才您提到的是诺华做的公益项目,那您在这么多年负责公益项目的过程中,有哪些点滴让您感触特别深的?
    [徐海瑛]我在跨国公司服务十年,这十年来我特别幸运的是我所服务的组织公益项目都是由我直接管理的,这个和我内心深处的动力是非常吻合的,所以我很珍惜能够有机会实现公司的公益战略。对我个人来讲,我觉得一方面我们是在帮助别人。那从另外一个角度,我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我们帮助的那些人给我很多正能量,给我很多的鼓舞,所以有很多瞬间一直在我脑海里栩栩如生地存在着。
    [徐海瑛]八月份我去四川的时候去的大凉山地区,我刚才讲到我们那些地块都是在云端的,确实非常艰苦,我去的时候是雨季,在下雨,我们踩着泥泞的路走了三个小时,后来当地的合作伙伴告诉我们,植树最好的季节就是有水的时候,但事实上春天有时候是有旱季,所以树苗和水都是靠当地的居民背上去,他们要背着背篓把树苗放上去,树苗是15公分,就比铅笔长一点点,有的地方还是要背水上去的,大家可以想一下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工作。所以我觉得他们能够这样尽心尽力、不辞辛苦地参与到我们这个项目中来,我真是挺感动的。 然后这些树苗背上去之后,15公分的树苗三年之内地上的部分即使他们成活你看到的仍然是15公分,那个阶段这三年时间这些小树苗都在扎根,把根扎得足够深,因为大凉山地区有半年是旱季,只有把树根扎得足够深它才能够在旱季的时候存活。
    [徐海瑛]当地林业系统会有一些现场的巡视,看我们这些树苗有多少成活率,有多少需要补植的,需要进行登记,我觉得对他们我们真的是充满敬意。
    [徐海瑛]我刚才谈到新疆很多情况可能他们不发达的程度是超乎我们想象的,我第一次去新疆的时候是去的阿勒泰地区,那个地方牧民也是喝奶茶,有一次我有机会去牧民家里喝他们煮的奶茶,非常好喝但是很咸,我和他们家的女主人聊天说你一天喝多少奶茶?她说没数过,我说你知不知道你的高血压是应该低盐的,她非常吃惊。所以他们这种知识的匮乏、常识的匮乏让我切身地体会到在新疆地区开展健康教育是多么的重要。
    [徐海瑛]我今年去四川的时候我还看到当地彝族同胞家里,是一个村长的家,我觉得那个房子应该是挺老的了,看上去应该有六七十年,很黑,他们那种传统的这种住宅形式就非常黑暗,里面非常非常暗,屋里面基本上没有电视,电器的东西很少、很简单的家具,他的孩子今年是16岁,在州上上学,初一升初二,我就问他你16岁初一升初二的阶段,其他的同伴是怎么样的?他说他们都很羡慕我,因为我可以到州上去上学。这给我很深的触动,我们在北上广核心的大都市里面生活工作的人真的非常幸运,我们赶上了中国改革开放快速发展的这个机会,所以我们自己不管是从个人、从家庭还是我们所服务的组织,都是在新经济时代的受益者,我们能够抓住这个机会,乘上了快速发展的列车,但事实上在这些很边远的地方,我感觉他们跟核心城市有差距,我们这个社会上每一个人都得问问自己,我们有什么样的机会能够尽我们自己的一点力量去帮助那些我们能够帮到的人,可能对我们来说只是一个举手之劳,但是对那些接受到帮助的人来讲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徐海瑛]我就在想那些在新疆接受我们健康课程的孩子,他回去之后把这些知识传给他的家人,他的家人就开始了解一些最基本的健康卫生知识,他们长大以后为人父母,他就知道怎么样去按照一种比较科学的方式养育他们的孩子,所以这样的知识就是一代代地传下去了。那我们想健康对一个人人生的意义,我们一直在说它是那个“一”,财富、成功、社会地位、物质享受可能都是行面那些“零”,固然那些“零”会为我们的生活增光添彩,但事实上如果没有最前面那个“一”的话,后面那些“零”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对我们这些在医药卫生领域的人来讲,能够有机会让跟我们一起工作的人,能够帮助到的人来讲我们帮他们强化那个“一”是非常有意思的工作。
    [主持人]我印象里面诺华这个名字是非常有意义的,它的取意是“承诺中华”,这个名字我觉得很好听。
    [徐海瑛]谢谢你能够注意到这一点。
    [主持人]就是希望咱们用不断创新的产品、药品和创新的服务为中国老百姓提高生活质量。那我想问一下像咱们这种跨国企业在中国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会面临怎样的困难和挑战呢?
    [徐海瑛]诺华这样的企业在中国做公益特别是我们擅长的领域做公益是有我们独到的优势的,因为我们所有公益项目都是围绕我们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就是希望我们的这个一是大于一的,比如我可能用一万的资金做公益,但是我们产生的意义是一定大于一万这个数字本身,因为加上了我们专业的能力和资源。
    [徐海瑛]但是也的确会有一些挑战和困难,一是像刚才我们也谈到的,我们在一些不发达地区做公益的时候是需要一种非常针对性的方式,和我们日常运营的惯性和现有的成熟的模式是不太一样的,比如诺华不光在中国做公益,在其他成熟市场也会做公益。好的一方面是我们有机会把全球最佳实践经验带到中国来,但同时我们也会发现在中国很多具体的问题是没有办法照搬全球模式的,这个时候我们是需要有一个创新性的方式,但是创新性的方式是需要你动更多的脑筋,动用更多的资源花很多时间去设计,然后再去纠正,因为有的时候你设计得很好,在实践中还是需要一点点地修正它到最佳的状态,所以需要我们保持开放的胸怀,对中国的情况有更多的了解。
    [徐海瑛]我们最早对边远地区做公益的时候我们也要从头对这个地区进行了解,特别是像我们这些高层管理者如果不是特意去边远的地方,平时我们的足迹不太会到那里去,但还好我们有基层的同事非常热忱地在和我们一起工作。
    [徐海瑛]第二点就是一些文化差异和思路的不同,比如说我们碳汇项目,开始的时候因为没有一家外国企业在中国做这么大的项目,所以我们开始去沟通的时候事实上面临很大的困难,就是让大家理解你碳汇造林是一个什么项目都会很困难,中国不是很多企业需要做碳汇,而诺华是把碳汇作为重要职责来看的,所以我们要让他们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做碳汇,我们碳汇造林的整个项目管理是按照联合国非常经典、典型的规范来去管理的。举个例子,我们有专门的人包括联合国派来的现场调查员,过一两年、两三年他要常规性地去量这个树干今年直径是多少,过两三年的直径是多少,总棵数是不是原来规划的1000多万棵,然后他去测算这些树木能够吸收多少二氧化碳,他是用非常专业的方式来做的。
    [徐海瑛]刚才我也讲到我们的地块是多么的偏远,而事实上用这么严格的项目管理的方式去做这个项目的跟踪,对当地的合作伙伴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他们人手也不够,所以需要额外地增加一些人手到这个项目上,所以我觉得对他们来讲也是一个重新认识的过程。 我今年夏天去的时候,我们跟林业厅的副厅长讨论这个项目他们也在说如果没有诺华这个项目,他们对碳汇造林的认识可能会比今天差得很远;第二点他说现在理解了,看到我们这个项目的进展了,他们就会从内心深处很感谢我们有这么一个项目到四川去,因为这个对我们的青山绿水,对环境的改善是非常重要的,从我们这个项目去之后也会有其他公司的项目慢慢地再往四川走。
    [徐海瑛]所以我觉得这样一个共识的建立对跨国公司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就是我们要有耐心、对当地的情况要比较了解,因为不是谁对和谁错,只是大家的视角和大家的习惯不太一样,所以能够有一个比较良好的氛围,一个友好的姿态,让大家的差异越来越小,共识越来越多,就是求同存异,这样的话才会把我们的项目做得比较成功。
    [主持人]那我们个项目在推进过程中还有别的什么外部的阻力吗?
    [徐海瑛]我觉得其实困难肯定是有的,永远都是有困难的,因为做任何一件事情,不要说像我们所有的项目都是很复杂的合作的模式,你一个组织内部推进一个事情都是会有困难的,这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我到现在为止倒是没觉得有不可克服的困难,因为首先我们做的是一个有意义的事情,这个意义本身的号召力是很大的,大家都知道这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所以会愿意为它贡献自己的那一部分,所以我觉得应该还没有特别大的障碍,只是说大家怎么样更好更顺利地推进它。
    [主持人]通过刚才与您的交谈,也谢谢您与网友的分享,让我们看到诺华是非常有责任心,非常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一家企业,也祝愿诺华在中国发展得越来越好,在节目结束前我们请徐总用一句话来结束访谈。
    [徐海瑛]如果要用一句话的话,还是用老祖宗的话: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我觉得行动是最重要的,可能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很多善念,对社会有很多的热忱和关心,但事实上我觉得这只是停留在一个想法,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尽量地行动起来,哪怕从身边一点一滴你做的任何一点小的事情,从日行一善开始也是好的,让我们一起来努力把这个世界建得更好,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兴盛。
    [主持人]再次感谢徐总与我们分享诺华集团的社会责任和公益事业,今天节目到此为止,下期再见。
    [徐海瑛]谢谢你,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