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专家盘点:安全用药10注意

来源:中国医药报 时间:2014-10-10 19:30:36 热度:563

□ 本报记者  李雪墨

  近日,记者从中国药学会获悉,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指导、中国药学会主办的“全国药品安全网络知识竞赛”经过网友的积极参与,目前已收到106759份公众有效答卷。继9月19日本报刊出“十大用药误区”之后,中国药学会安全用药科普传播专家团根据网友现阶段答题情况,再次梳理出10个错题率较高的题目,解析公众的十大安全用药误区。
  1.青霉素注射须皮试,迟发反应要当心
  青霉素是一种高效、低毒、临床应用广泛的重要抗生素,在第一次注射后,隔多长时间需要再做皮试,很多网友表示不清楚。专家指出,青霉素的最大副作用是过敏反应致休克,且过敏反应发生时间因人而异,有的即刻出现,有的在持续用药的情况下,2~20天后才出现过敏反应。迟发型过敏反应往往容易被忽视,因此,即使曾经青霉素皮试阴性,也不能掉以轻心。根据《临床用药须知》要求,注射青霉素前需主动告知医生有无药物过敏史,需要长期注射青霉素药物的患者,在更换同类药物或不同批号或停药3天以上时,都需重新做皮试实验。建议在每次注射青霉素类药物前都做一次皮试,以确保安全。
  2.青霉素类要记牢,口服皮试少不了
  口服青霉素药物需要皮试吗?专家强调,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青霉素类药物无论是采用肌注、点滴还是口服给药途径,用药前都必须先做青霉素皮肤试验。过敏性休克一旦发生,应立即停药,患者平卧以利脑部血液供应,并注意保暖。个人一般不具备处理过敏性休克的能力,出现反应须尽早就医。专家建议,青霉素皮试为阳性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其他替代药物。
  3.服药姿势讲究大,姿势不对疗效差
  大部分患者服药时,比较注意药物剂量和服药次数,但很少有人知道服药姿势的不同也会影响药效发挥。部分网友对不同姿势引起药效的差别不清楚。
  专家指出,一般而言,对于大多数口服剂型的药物,服用时最好采用直立或端坐姿势。这样的姿势服药,可使药物顺利通过食管进入胃肠道。卧病在床的患者,如果仰卧吞服片剂或胶囊,一则药物有可能会贴附于食管壁,刺激食管黏膜,引起炎症和溃疡;二则药物可能延迟进入胃肠道,将影响疗效。
  有些药物必须采取直立姿势服用。如治疗骨质疏松的双膦盐酸类(阿仑膦酸钠等),可引起食管炎、糜烂、溃疡。为将药尽快送至胃部,必须以直立姿势服用,同时在服药之后仍须保持上身直立半小时以上,同时饮水200毫升以上。
  缓解心绞痛的硝酸甘油舌下含片,若患者站立含服,可能因产生直立性低血压,头部一时缺血而昏倒,因此最好采取半卧位含药。这种姿势能使回心血量减少,利于心绞痛较快缓解,又可避免引起低血压的危险。还有些药物,如哌唑嗪、特拉唑嗪等用于降血压时,易发生直立性低血压,首次给药或加大剂量时,应坐位服药后立即躺卧。服用起效快的安眠药(如咪达唑仑、唑吡坦等),应在临睡时坐位服药后躺下,以免发生意外。
  4.阿司匹林双刃剑,过量乱服有危害
  许多网友不了解过量服用阿司匹林会造成严重不良反应,危害自身健康。专家提示,虽说阿司匹林可有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但有几类人不宜服用:如患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可导致出血或穿孔;部分哮喘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后可出现荨麻疹、喉头水肿、哮喘大发作等过敏反应;孕妇在怀孕3个月内服用可引起胎儿异常,长期服用可致分娩延期,并引起出血危险,在分娩前2~3周应禁用。阿司匹林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功能,但长期过量服用,也有可能损伤胃肠道黏膜,导致溃疡、出血或穿孔,严重者可导致酸碱平衡失调甚至危及生命。
  5.光敏药物需警惕,晒太阳可能致病
  专家指出,有些药物服用后,在光照刺激下,可引起人体过敏,这类药物叫光敏药物。许多光敏药物都是常用药,比如喹诺酮类抗菌药是光毒性发生率比较高的一类,代表药物有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四环素、氯霉素、维生素A这些药物也会引发光敏反应。此外,部分抗结核药、心血管类药、抗抑郁类药、利尿降压药、消化系统药、磺脲类降糖药、降压药,以及含雌激素、孕激素的口服避孕药等也会引起光敏反应。
  专家同时提示,预防光敏反应首先要做到在使用光敏药物期间及停药后至少5天内,不要晒太阳,避免接触阳光或紫外线。外出应注意皮肤防护,涂擦防晒霜,撑遮阳伞。如出现皮疹后应立即停药,及时到皮肤科就诊。
  6.胰岛素使用有讲究,储存不当变无效
  对于胰岛素储存,很多糖尿病患者存在误区。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最适宜的储存温度是摄氏2~8℃。瓶装胰岛素打开后(用注射器抽过)可在冰箱2~8℃保存1~3个月,注射前从冰箱中取出胰岛素后应在室温放置20分钟后注射;胰岛素笔芯在未使用前,应储存在2~8℃环境中,一旦安装在笔上(正在使用的胰岛素笔芯)就应在室温存放,不能再次放入冰箱中,且必须在1个月内用完;乘坐飞机时,胰岛素不能放在行李中托运,可用恒温保鲜盒装上随身携带。因为飞机行李舱的温度不可控,如温度过低,胰岛素可能会结冰导致失去药效;对于已经冷冻结冰的胰岛素制剂,解冻后不能再使用。
  7.健胃消食药莫乱吃,相互作用伤身体
  山楂丸和健胃消食片都是常用来消化食积的良方,但如果没有分清消化不良的具体病因,就大量盲目服用,可能导致胃部烧心、反酸等症状。特别是消化不良的儿童如果吃太多,易生内热。而山楂又含较多单宁酸,与胃酸作用后易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淀,引起胃结石。
  当山楂丸或健胃消食片与磺胺类药物合用时,可使尿液酸化,使磺胺乙酰溶解度降低,在肾小管中析出结晶,引起结晶尿、血尿、严重可致肾功能衰竭。与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酸性药物合用,可增加这些药物在肾脏中的重吸收,带来肾脏毒性。
  专家强调,山楂对妇女子宫有收缩作用,大量食用含山楂成分健胃消食药物可刺激子宫收缩,甚至导致流产,孕妇应谨慎服用。
  8.药物骤停危害大,服药疗程遵医嘱
  某些药物在长期服用时骤然停药,可能引起原有疾病复发或“反跳”,甚至发生意外,严重者可造成死亡。服用药物是否能直接停服,应遵从医嘱,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减量或停服,避免直接骤然停药,以免产生严重后果。
  如降压药,若突然停药,血压可在短时间内大幅度上升,甚至超过治疗前的水平,出现头晕、头痛、视力模糊等高血压危象症状。降糖药如果突然中断,可使患者血糖骤升,甚至出现酮症酸中毒昏迷。另外,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长期服药突然停药或者减量过快时,可使病情出现“反跳”现象,或者发生感染、创伤、出血等,诱发肾上腺危象,甚至发生意外导致死亡。
  专家强调,慢性乙肝患者在服用核苷类药物(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等)时要遵守长期服用的原则。在服药过程中如果突然停药,可能发生肝病的急性加重,甚至发生肝衰竭。另外,结核病的治疗也需要较长程的联合化疗,即使是公认的短程化疗也需要6个月,中途不得随意停药。这类药物应该遵循“联合、规律、全程、适量”的用药原则,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治疗失败和耐药性的产生,从而减少复发。不规范的抗结核治疗可能引起耐药结核和全身播散型结核,给治疗带来困难。长期服用精神类药物和镇静催眠药物也不能擅自骤然停用,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停药、换药或更改治疗方案。
  9.正确分辨避孕药,明确种类更有效
  避孕药可分为长效、短效、紧急三种,长效避孕药每次服用可避孕1个月左右,不需每日服药。但这类药物激素含量大,副反应较多,且在体内会有一定蓄积作用。建议停药6个月再考虑怀孕。
  紧急避孕药是一种补救性质避孕药物,仅适用于女性进行了无防护性生活或其他避孕方式失败(如避孕套意外破裂)时使用,在事后72小时内服用以避免意外怀孕,但使用越晚效果越差。其主要成分为大量孕激素,使用一次所摄入的激素量,与8天常规短效口服避孕药中的含量相当。大剂量激素容易造成女性内分泌紊乱,月经周期改变,长期服用对身体伤害很大。如果在服药期间又有性生活,必须采取避孕措施,否则仍有妊娠的可能。
  目前,短效口服避孕药中的雌、孕激素的含量很低,人体很快就能代谢掉。此外,短效口服避孕药经过长期研究发现,没有致畸相关报道,且代谢迅速,一般停药次月就可以怀孕,至今没有发现影响子代生长与发育的证据。但乳腺癌、宫颈癌、血栓、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脏肿瘤、肝炎等患者禁用。此外,长期服用避孕药应该适当补充叶酸,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
  10.中药煎煮学问多,煎煮不当出差错
  很多网友会选择用不锈钢等金属器具煎煮中药。不少网友在煎煮之前嫌中药饮片“脏”,反复淘洗;多数网友以为中药煎煮越浓,煎煮时间越长,有效成分就越多。
  专家指出,首先,煎药器具以砂锅为好,也可选用搪瓷锅、不锈钢锅或玻璃器皿。但是不能使用铁锅、黄铜锅、铝锅,因金属元素容易与中药里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使疗效降低,甚至产生毒副作用。其次,煎药加水量在第一次煎煮时水超过药材表面3~5厘米,第二次煎煮时以超过药材表面3厘米为准。对于煎药温度,一般是在未沸腾前用强火(武火),至煮沸后再改用弱火(文火),保持在微沸状态,这样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同时,煎煮时间主要根据药物和疾病的性质而定,一般汤剂煎煮2次能够煎出所含成分的80%左右,所以煎药的次数以2次或3次为宜。一般第一煎以沸腾开始计算需要20~30分钟,第二煎30~40分钟。
  药材不必过度清洗,但在煎药前要浸泡,根据药材自身质地的轻重和季节、温度的差异分别对待。花、草、叶可浸20分钟,根茎、种子、果实及矿石、甲壳类药材宜浸泡30~60分钟。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