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医药报 时间:2014-03-13 17:15:09 热度:857
全国人大代表、石药集团董事长蔡东晨:建立鼓励创新的制度体系
□ 本报记者 胡 芳
“自主创新一直是我国制药行业的短板。要解决这个问题,希望国家能建立真正鼓励创新的制度体系,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特别是创新药物的发展。”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石药集团董事长蔡东晨就医药创新提出上述建议。
蔡东晨代表说:“现在很多企业都在喊创新,但缺乏实际行动。事实证明,创新才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以石药为例,十几年前在原料药企业日子很好过的时候,我们投入4.5亿元做恩必普新药,当时很多人对此并不看好。但2013年的数据显示,当原料药出口遭遇寒流时,仅恩必普一个产品的年销售额就超过10亿元。这样的创新药已成为企业利润的主要支撑点。可以说,没有创新,企业根本无法实现转型升级。”
蔡东晨代表认为,我国药品研发能力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距离。一方面,规模小,企业研发资金有限;另一方面,受研发基础薄弱、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健全等诸多因素影响,企业研发意愿不足。“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中国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和全球药业的竞争中胜出,就必须让企业的创新能力达到国际水平。这就需要国家建立从各个环节和层面鼓励创新的制度体系,在市场准入、药品定价、招标、医保报销等多方面,制定优惠政策,给企业研发助力。”蔡东晨代表说。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6-14
2025-05-06
2025-04-22
2025-04-15
2025-04-04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