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健康报 时间:2013-12-10 17:14:46 热度:2169
文/宋致国 梁光亮
山东巨野煤田中心医院全景图。
医院门诊大厅的便民服务台。
建设中的综合服务楼。
著名军旅歌星刘和刚有首歌唱故乡的歌:“在那古老的齐鲁之邦,有一个麒麟降生的地方。金山上生长着富贵,洙水河流淌着吉祥……”这就是讴歌的麒麟之乡,山东巨野县。随着该歌的唱响大江南北,巨野煤田中心医院亦名扬苏鲁豫皖。特别是被人叫响的“煤田医院”,“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建设”使这家崭新的医院迅速成长为麒麟之乡的一朵医界新星。
王字结构:筑就宽松通达的就医环境
巨野,因史有“大野泽”而得名,系春秋“西狩获麟”之地,秦末彭越起兵之所。东邻孔子故里曲阜,西襟牡丹之乡菏泽。西汉建县,唐武德四年置麟州,故巨野又称麟州。巨野煤田中心医院就坐落在这麟州大地的新城区。
煤田中心医院始建于2005年。医院占地总面积5.6万平方米,医院门诊、医技、病房大楼设计独特,功能齐全,布局合理,整体为一“王”字结构。也许正是创业者创业之初就具备了“建设一流、医技一流、医界一流”的王者之心,无论从前、从后、从左、从右,都透着一股王者之气。谈起此,年轻的院长冯计富博士笑了:“年轻,有创业雄心,但真正的定位还是一心为了方便患者。”“王”字的最前面“一横”是门诊区。这里可谓宽阔、舒适:楼梯宽3米、通道宽3.6米,比别家医院宽出至少1米,大大方便了病人的出入,保证了道路的畅通,保证了宽松的就医环境;“王”字中间的“一横”为医技区。这里连接门诊区和住院区,各种大型现代化医疗设备都集中在这里,无论门诊病人还是住院病人,既不需寻寻觅觅,又不需来回奔波。既方便了病人,又合理地配置了设备;“王”字的最后“一横”是病房区。病愈出院,下楼即是后门,三分钟不用便可步上宽阔的马路。这三个横向区域通过“一竖”(即一个纵向的连廊)贯通,保证就医者和医务人员“冬无寒冷之忧,夏无酷暑侵袭”。
特别是医院急诊科,该科建设之初即同时兼具国家安监总局矿山医疗救护菏泽分中心和菏泽市120急救指挥中心巨野煤田中心医院急救站两项职能。医院将其设置在“王”字形的建筑的最前排,并为其规划急救专用通道,真正做到急救通道、绿色通道、生命通道。用这个科的急救专家王教华的话说,这里的设计、设备都充分体现了一个“急”,一个“抢”,一个“救”。急诊科总面积1000余平方米,配置有国内外最先进的抢救设备,10辆高标准急救车均装配有最先进的生命体征及视频回传系统。危急病号在被救上车的那一刻起,通过网络传输院内急诊就能看到伤者受伤部位并能同步传输伤员的生命体征信息。因而,在该县、该市,其出车速度,抢救成功率,都位居第一。
专家强院:铸就便捷的绿色生命通道
这是一家普通的二级甲等医院,但却有着不同凡响的医界影响:全院380人,具有正高级技术职称者竟达30多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3位,医学院终身教授两位。心内科、神经内科、骨科,在鲁西南都是数一数二的强科。特别是脑瘫后遗症矫形,小儿麻痹症骨延长治疗技术已达到全国领先水平。目前,全国骨延长14厘米的最高纪录就是该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周玉江教授创造的。日前刚刚出院的潍坊市17岁高中生王琦接受采访时说得好:“当别人介绍我们来这个偏远的医院做矫形的时候,我是一百个不相信。就是看了网上的介绍,也持怀疑态度。直到来院见到了周玉江大夫,接受了治疗,才真的相信,这里的技术真是绝对一流!”
一家普通的基层医院,是如何汇聚了这么多医界精英的?院长冯计富说:“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民主活泼的学术环境和比较舒适的生活环境才能拴心留人。”这一点,着意建起的四层“专家楼”就是有力的佐证。这座实用、考究的小楼正布局在“王”字中间一横的右侧,既是对“王”的拱卫,又是对“王”的点缀。专家楼前面就是花园,旁边就是工作间,休闲、工作都在优雅的环境中进行。其中,关于院长让房的事儿更是在专家们中间久传不息的佳话:骨科主任周玉江是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院里确确实实拿着是个“宝”。听说周夫人要来,医院急急忙忙装修了两室一厅一套住房,但忽略的是这房却紧挨马路。车水马龙,周夫人神经衰弱,不仅周夫人休息不好,周玉江也一时难以适应。院长冯计富听到后,第二天二话不说,就把自己刚精装过还未入住的三室两厅住房,整套家具一动没动,就请老专家搬了进去,而自己则挤进了办公室里……“想专家之所想、解专家之所需的做法”就是专家们需要的外部环境,于是济宁医学院的教授来了,泰山医学院、徐州医学院的教授来了,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济宁第一人民医院的专家来了……人才队伍的加强带动了医院技术水平的提升:原来医院不敢开展的手术现在敢开展了;原来能开展的手术,现在做得更好了。骨延长、骨矫形、髋关节置换、壶腹癌手术、各项介入手术……在该市,在该地区,一项一项纪录都被煤田医院刷新。
医院这种主动“攀亲”,借用“外脑”快速提升医疗技术水平,让当地百姓在家门口获得“超值医疗”服务的做法不仅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认可,更得到当地主流媒体《齐鲁晚报》、《菏泽日报》 “借梯子上楼,和大医院攀亲”的多篇报道。日前,原卫生部原副部长孙隆椿来煤田中心医院考察时,对该院这些做法给予了高度的赞扬。他说正是该院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办院理念,创造了“煤田医院”的独特医疗景观。
医院文化:凝成一道美丽的人文景观
步入煤田医院大门,让你首先看到的是矗立在医院广场中心的汉白玉白求恩雕像。这就是整个医院的灵魂:治病救人,救死扶伤,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半个世纪以来,白求恩精神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英模人物,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白衣天使。而在这里,白求恩的精神更是植根在煤田中心医院人的心底,形成了一种准则,一种传统,一种行为规范。
为真正履行人性化医疗服务,该院内科率先提出“进院您是亲人,出院您是朋友”的服务理念,以优质的服务赢得患者。积极倡导借鉴在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方面做得好的医院的先进方法和先进技术,把风险管理、循证医学、持续质量改进、全面质量管理、整体护理、临床审核等先进方法引入到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中来,逐步建立和健全医疗质量评价和管理体系。采访中,这里的患者家属,时不时总露出一句共同的表述:这里的医生护士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来自菏泽市区的范姓患者母亲曾对着采访镜头三次鞠躬,原因就是她的独生儿子患了十二指肠穿孔,20多岁的小伙子疼得在地上打滚,可她腰里仅不足20元钱。然而在这里,医生二话没说,马上实施抢救,且更加让她一再鞠躬的理由是这里赛过亲人的优质服务。接受病人和社会监督,积极推行“医疗费用清单制”、“医疗服务公示制(包括质量、价格、费用等)”、“医患沟通制”是这里各科正常运转的“潜规则”,因为这些行为规范都在医院文化建设中一款一条的写着,且早已深入人心。
倡导关注民生、关注弱势群体是近年来党和政府一再倡导的。而这里为使广大患者做到大病不出县,医院想方设法,引进人才,聘请专家,推行“专家治院,专家强院”战略,从源头上解决看病贵、看病难,让当地百姓花当地医疗消费,享受到了上级医院乃至北京、上海的医疗待遇。降低药占比,积极探索推行“先看病、后付费”运行模式,仅近两年已有效救助暂时无钱的贫困患者1800余人,使众多暂时没钱的患者及时解决了病痛之苦。医院关注社会公益事业,自2010年以来积极开展“爱心医疗救助工程”,每年免费救治特困家庭的患者超过100人,几年来坚持对“三无”病人实行无条件治疗,创建了抢救急危重症病人绿色通道。
来自本县被人们称为“徐大个”的2.38米巨人症患者徐小四,来院接受免费治疗,及全院献爱心的事儿,更是被当地媒体传播最多的医疗佳话。现年33岁的徐小四,14岁时患了巨人症,从而崴了双脚,患了下肢溃疡症,救治16年,均未治愈。该院院长冯计富听到信息后,马上派人将其接至医院,在全院员工的爱心捐助下,使其不仅治好了双腿,且还在为感激医护人员的过程中,练就了一手写文章的本领。因而,在当地,人们一提起巨野煤田中心医院,都会顺口说出这是家“百姓放心医院”。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4-10
2025-04-10
2025-03-27
2025-03-25
2025-03-23
2025-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