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广播网 时间:2012-03-17 22:14:09 热度:841
中广网北京3月17日消息(记者陈俊杰)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长棍、短棍、催泪剂,这些东西,让人很难和救死扶伤的医院联系在一起,可是,这些东西很快将会出现在广东东莞市的医院里。
今年2月份,广东东莞市出台了一份文件。名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安全保卫工作的实施意见”,这份文件规定,东莞市规定医院可以在危机情况下使用长棍、催泪喷雾剂。
这个规定经媒体报道后,一片哗然,著名医学专家钟南山院士也公开表示不赞同东莞市的做法。人民网发起的调查显示,5成网友认为这个规定会恶化医患关系。有人甚至感慨,钢叉加催泪弹,医院还是医院吗?在一片质疑声中,东莞市卫生局在官方网站发表了一份说明,解释了规定出台的背景和目的,表示医疗机构也属于公共场所,加强安保是有法律依据的。配备这些安保装备仅仅是为了保障就诊秩序,不是对付患者,是为了防范特定的职业“医闹”、“医托”等不法分子。东莞市卫生局办公室副主任、新闻助理吴宗才在接受中国之声采访时也强调了这个观点:
吴宗才:医院配备这种东西是针对患者,这是种误解,绝对不是针对患者,而是针对突发的治安事件,危害医护人员和就诊群众人身安全。
在今年东莞市“两会”上,东莞市卫生局局长蔡一平透露一组令人吃惊的数据,东莞的医院用在摆平“医闹”上的钱,平均每年就超过1000万元,而且这还是保守估计。东莞市卫生局统计的数据还显示,2009年至2011年期间,东莞一共发生医患纠纷755宗,其中属于“医闹”事件的118宗,接近总数的1/6。吴宗才说,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公安部门和卫生部门充分调研之后,才以东莞市政府名义出台了这份文件。东莞市卫生局作出这样的解释后,一些患者表示了理解。但反对声音依旧不少。
患者:如果没有很冲突的话不会出现类似的问题,我觉得没有必要去配警棍。
不少人关心的是,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这些装备?吴宗才说,安保装备只有在公安的监督之下才可以使用。
记者:那需要什么人授权呢,是我们院长吗?
吴宗才:不是院长,警务室是在公安部门的管理下,公安部门怎么处理他们会有一套程序,该使用什么手段,公安部门很清楚的。
在中国之声观察员叶闪看来,东莞市政府的初衷可以理解,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配备什么样装备,使用的人才是关键,毕竟谁都不希望去年同仁医院砍伤医生的悲剧再次上演。
叶闪:首先要让他们落实文件里提到的让辖区派出所民警到医院里驻扎调处的措施,并且由他们对保安进行严格的培训,必须依据法律, 明确使用攻击性装备的情形。
按照东莞市卫生局的解释,这些装备是针对职业“医闹”的,然而,有人提出疑问,在实际的执行当中,如何区分“医闹”和合理诉求的患者?吴宗才说,“医闹”的特征很明显。
吴宗才:所谓医闹就是闹嘛,大吵大闹,在医院门口摆灵堂,纠集一帮人堵医院的大门,甚至破坏我们的一些医疗设备、办公用具。
在大量的媒体质疑声中,东莞医院办公室副主任吴宗才感到的不仅仅是不解,甚至是委屈,在他看来,媒体只是片面放大了配备的安保装备,却忽略了文件中提及的加强矛盾纠纷处理的措施。
吴宗才:我们省里面成立了人民调解,我们市里面在探索成立一个第三方的医疗调解机构。
记者:目前这个工作筹备的怎么样?
吴宗才:还在筹备中,我们卫生局之前调研过。
事实上,出台类似规定的还不止东莞一家,浙江萧山和丽水等地政府部门也在去年发布过类似的文件。评论员叶闪认为,这样一份文件的出台实际上凸显出政府、医疗机构乃至公众对于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的无奈。
叶闪:在不对称的情况下,维权的患者自然对医院会有强烈不信任的感觉,再加上现在的医疗行政机构有一定的行政色彩,有一定的公权力的背景,维权患者对组织的沟通不见得是那么的平等顺畅的,所以就会使得患者的话语权进一步降低,表达的渠道又可能进一步的狭窄,患者会感觉到一种来自公权力的傲慢。
仔细分析媒体和网络质疑声后不难发现,人们之所以质疑东莞市的规定,目的无非还是要寻求一种缓解或者是解决医患矛盾的良方。如何做?一线的医务人员应该最有发言权。东莞市长安医院急诊科主任廖纪华的观点是,还要从医护人员自身做起。
廖纪华:根本还在于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 一个是业务水平的提高,二是服务态度的改善,第三个是遵守医疗操作规程。
中国之声观察员叶闪开出的药方则是“刮骨疗毒”。
叶闪:医患关系矛盾的解决,是要需要医改的进一步推进才能解决的,比如说让这种医疗机构法人化,摆脱行政的色彩,摆脱权力的影子,客观上就抬升了患者的地位,能够跟医院跟医疗机构更加平等的展开对话,这个时候医患关系可能会好很多了。
(责任编辑:秋彤)
2024-12-25
2024-12-16
2024-12-16
2024-12-13
2024-12-13
2024-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