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中药饮片也该有“身份证”

来源:健康报 时间:2013-08-20 11:32:39 热度:965

严国进

  日前,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启动“数字医药”项目,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编码技术规则,将繁琐杂乱的中药名用简明的数字表达,中药饮片和方剂从此有了固定的、唯一的“身份证”代码。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7月初对中国五个大型中药材市场的暗访摸底显示,在全国多地中药材市场上销售的药材中,相当一部分存在着假冒伪劣、掺杂使假、违规经营、非法加工等现象。究其根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药没有“身份证”,中药饮片存在着一药多名、多药一名的混乱现象,致使假冒伪劣中药材充斥市场,致使非法炮制、加工饮片常以次充好、压低价格,搅乱市场秩序的家庭作坊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国家药监部门的一位官员曾在调查中就发现,一种本该在半潮湿状态下切片的中药材,加工户竟将它放在水缸里泡上几天,这样的饮片还能有药效吗?为此,中医专家早就疾呼:不要让中医毁在劣质中药上。
  如今,深圳市构建《中药编码系统》,使中药饮片和方剂实现了“一物一名”、“一名一码”,物、名、码统一,既有利于指导医生规范合理用药,提高处方质量,也有利于减少因同名异物、同物异名和炮制方法不同等因素引起的民生安全用药与有效的问题,更有利于中医药技术、知识的传播与交流,中药贸易产品的流通。
  为此,笔者建议各地都应像深圳那样,规范中药饮片名称,编制中药“身份证”,以提高中药使用的准确性、安全性。另外,要加大中药市场整治力度。应规定对家庭作坊没有资格加工饮片的,必须铲除,发现一处,查处一处,并提高违法违规处罚成本。对中药饮片一律实行批准文号管理,明确包装规范,制定企业生产标准。对中药饮片包装袋上品名、净重、生产企业、生产日期、生产批号等无标注或标注不全的一律不得进医院、进药店。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银发经济办公室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