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2013-03-14 11:24:17 热度:723
本报讯 (记者任 壮)中药行业内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中医药文化和科技的核心优势所在和关键传承者,理应得到大力保护和支持发展。然而,近年来在“以药养医”、商业贿赂成为医药企业分割市场的重磅武器环境下,一些老字号和非遗项目却因其用药珍贵、炮制讲究、制作精细,承受着更大的成本压力。同时,受市场改头换面的“新剂型”的冲击、医改招标等政策的影响,举步维艰,能否生存都堪忧虑,传承发展就更难有保证。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建议:一是将中医药非遗项目产品纳入国家医保基本药物目录,由国家发改委统一定价;二是应对中医药非遗项目产品实行“优质优价”政策;三是国家设立“非遗产品重大专项资金”项目,用于支持有非遗项目的中华老字号中药企业做强做大;四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立“中医药老字号传承、发展基金”;五是国家药监局在新版GMP认证过程中,对于非遗品种古法炮制的工艺按独特技艺和标准认定;六是物价部门在成本核查时,不但要充分考虑非遗产品的现实投入,还要考虑非遗项目无形资产的投入。
在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方面,李慎明建议,一是中医药面向世界时应该坚持不移地实行“开放包容、不失自我”的基本原则,审慎把握创新尺度,避免为了“接轨”而丧失自主性和核心竞争能力;二是必须坚持走传统特色路线,中医药在国际竞争中才有优势;三是必须坚持“先治疗、后保健,先国内、后国外”的原则,首先把国内的中医药工作做好,首先将优质中医药资源用于中国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障;四是主动发起、积极参与和全力主导国际传统医药有关标准的制定工作。五是传统中医药走向世界要坚持“有利有节”、“循序渐进”的原则,“以针普‘非’、以‘非’促医、以医带学、以学(治)引游、以游强医和以游推药”;六是按照战略物资管理方法对中药资源进行管理;七是充分发挥外交渠道尤其是中外政府间交流项目、“走出去”项目的作用,借助孔子学院等文化、教育正规渠道,准确宣传中医药知识技能的特色优势;八是高度重视中医药(含民族医药)申报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工作,由文化部和国家中医药局协同组织,将关键知识、技能分批分期列入中长期申报规划。同时,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对本国传统优势产业和传统知识技能进行权益保护的范例,创建符合我国国情的权益保护法规体系。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1-08
2025-01-08
2025-01-07
2025-01-07
2025-01-07
202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