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把握抗病毒关键点抗击慢乙肝

来源:北京晚报 时间:2012-11-03 16:05:59 热度:880

    本报讯 在近日召开的第13届亚太临床微生物暨感染病会议上,海峡两岸权威专家就乙肝抗病毒治疗进行对话,强调了E抗原血清学转换在慢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贵强教授介绍,根据2010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一般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7.18%,我国现有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约9300万人,其中现症患者约2000万例。罹患慢性乙型肝炎,如果不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最终将可能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化。台湾大学医院肝炎研究中心高嘉宏教授介绍,台湾的一项对30至65岁男性慢乙肝患者的前瞻性随访研究显示,平均随访时间在8.5年,结果发现大三阳患者发生肝癌的几率要比小三阳患者大6至7倍。
    “大三阳”(E抗原阳性)转变为“小三阳”(E抗原阴性,E抗体阳性),即E抗原血清学转换,这是慢乙肝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临床节点。高嘉宏教授阐释说,短期来说,E抗原血清学转换是抗病毒治疗的停药指征之一,意味着乙肝病毒复制在很长时期受到抑制,病情处于静止状态,因此,国内外慢乙肝防治指南均将E抗原血清学转换作为抗病毒治疗的终点指标之一。长期来说,E抗原血清转换表示疾病进展停止或减缓,有望实现持续低水平的病毒复制、纤维化进程的停止或逆转、降低肝癌肝硬化的发生。越早发生E抗原血清学转换,患者发生肝硬化、肝癌的风险越低;血清学转换持续时间越长,患者预后越好。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窦晓光教授介绍道,目前临床上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慢乙肝患者所使用的核苷类似物药物中,替比夫定具有较高的血清学转换率,其E抗原血清学转换率高达25%,同时具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并且是美国FDA批准的在国内唯一妊娠B级的核苷类似物。经抗病毒治疗由“大三阳”转“小三阳”的患者,预示着肝硬化、肝癌的风险会显著降低,预后大大改善。王承旋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