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新闻
破解抑郁风险:及时且专业的社会介入是关键

来源:中国青年报 时间:2019-04-11 13:25:11 热度:721

——专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宏艳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章正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宏艳注意到,心理问题已经得到国家关注。2016年,22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在具体工作的第一条即强调“全面开展心理健康促进与教育”。2018年10部委联合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也多次提到要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孙宏艳认为,有关部门应推动教育系统及相关教育机构进一步落实青年心理健康普及教育工作,邀请专家团队对青年的心理健康素养开展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青年在心理健康素养方面的薄弱之处,针对薄弱领域、薄弱人群加强科普工作。
  本次调查发现,青年群体对于心理辅导的态度是比较积极的,大多数人认为是有用的。但在解决自身实际问题、缓解压力时,却很少有青年把专业的心理服务作为考虑的方法之一。这体现出青年在心理健康服务从认识到行为上的脱节。
  她建议,为了促进青年更主动有效地使用心理健康服务,应提高心理健康辅导等服务的可得性,并提供机会让青年普遍接触和体验心理健康服务。在我国教育部的指导下,我国中小学与高校逐步配备心理咨询或心理辅导室,为青年学生提供了更便捷的心理健康服务渠道。
  鉴于青年群体抑郁风险的严重性,她认为及时获得有效的专业帮助十分重要。
  孙宏艳建议,中小学与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对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支持,在心理咨询人员的聘任上设置足够数量的专业岗位以达到相关文件要求,做好心理咨询人员的选拔、管理、继续教育等工作,确保心理咨询人员的质量。
  本次调查发现,与教育系统相对比较普遍的心理健康服务相比,不同工作单位的心理健康服务渠道差异巨大,但总体而言弱于教育系统。就业问题通常会给学生特别是毕业生带来较大的压力,但青年的压力并非随着解决就业问题就能自然减少。本次调查还发现,与在校的青年群体相比,在职青年的焦虑与抑郁的问题更为严重,他们面临着以经济压力为首的多重压力。
  她认为,共青团系统可通过青年汇等形式促进在职青年的互助,并提供心理辅导等服务。在职青年的分布较为零散,需要党群组织与工作单位、社区等充分联合,探讨创新的服务方式,促进及时监测就业青年的心理健康状态,多渠道疏导解决就业青年的心理健康问题。
  本次调查发现,在中学生与高校学生群体里,学业压力都是选中率高居第一的压力来源。中学生中近九成、高校学生近八成感受到学业压力。
  孙宏艳建议,教育系统需要探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方法,而学校心理健康中心需要通过课程教育、团队培训等方式普遍提高学生应对学业压力的能力。
  本次调查发现,睡眠时长不足、上床睡觉时间过晚都是青年心理健康的风险因素。从心理健康素养部分的调查情况来看,青年群体对睡眠健康的知识掌握也颇为不足。
  她进一步建议,应加强睡眠健康的科普教育,特别是让广大青年知晓睡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并掌握保障健康睡眠的方法。
  本次调查发现,运动设施的远近、廉价、便利等因素都对青年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影响。结合心理健康素养的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青年了解运动对于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这为推动青年加强体育运动、培养日常运动的习惯建立了认识基础。
  她有些担忧,仍有许多青年没有日常运动的习惯。她特别建议,提高运动场所和设施的可得性,是促进青年运动习惯的重要一环。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