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专家访谈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园地 > 专家访谈
李斌:实施好配套政策 创造和谐医患关系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7-03-08 08:04:01 热度:2470

    李斌: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
    卫生计生关系每一个人。政策放开了生不生,二孩难题怎么解?大医院人满为患,社区医院门可罗雀怎么破?如何提高医生职业成就感?医患关系如何改善?两会期间,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接受新华网和中国政府网《部长之声》专访,回应网民关切。

    图为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做客新华网和中国政府网《部长之声》专访。新华网 陈杰 摄

    “政策放开了生不生,二孩难题怎么解?”
  主持人: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一年了,一些家庭对生育二孩却有顾虑,说“好生不好养”,国家卫计委如何打消这些顾虑?
  李斌:从去年的情况来看,出生人口明显增加,国家统计局发布是1700多万。在这种情况下,也有群众提出来,确实还想生,但是有担忧,主要是家庭政策、社会政策的跟进问题,包括托幼的能力和一些成本等等。
  我们通过鼓励和改进妇科、儿科相关的待遇,也吸引一些医生到这个专业上来。去年很多院校重新开始招收儿科专业。在人才方面不断地补充。另外,在资源方面,为了解决高龄孕产妇开通了绿色通道,大龄的、危重的孕产妇及时转到上级有这方面抢救经验的医院去,在市里面一些重点医院都开设了重症抢救中心。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去年虽然出生人口大幅度增加,但是婴幼儿的死亡率、孕产妇的死亡率实现了稳中有降,这是来之不易的。我们下一步要进一步统筹实施好相关的配套政策。

    图为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做客新华网和中国政府网《部长之声》专访。新华网 陈杰 摄

    “排队等候时间长,如何改善就医体验?”
  主持人:网友反映到医院看病排队时间长,检查时间长,交钱时间长,而看病时间短。这样的感受如何改变?
  李斌:群众抱怨的这些事情,我都看到了,也听到了。前年冬天,我也直接,没有打招呼,直接到一家大医院去,外面寒风呼啸,大厅里面热气腾腾,满满的人在等着挂号。我在想,不仅群众不方便,很辛苦,而且很不安全。我们通过深入调查研究,通过梳理群众的这些就医感受的不满意的地方,我们就提出要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我们制定了一个改善医疗服务的行动计划。2015年,我们就侧重从几个方面:
  第一,解决“三长一短”的问题,就是挂号时间长、候诊时间长、取药时间长、就诊时间短。要改变这个状况,变成“三短一长”。
  第二,优化整个流程。群众进了医院由于标识不清楚,不清楚找哪儿去,有的群众说比较晕。
  第三,要开展优质的护理。
  通过这些工作,开展了预约诊疗、预约挂号,通过药房的改造,都把这个流程整体改造了,环境改造了,就医秩序改造了。现在在一些医院做了检查,不用自己到窗口等结果,你可以直接到自助机,一输入你的号码、姓名,化验单就自动打出来。最近我也没有打招呼,到协和医院去了,在当初没有开展这项改善服务行动的时候,那个时候到协和排队,头一天晚上就要拿着行李卷和小板凳,一个挨着一个,还经常有纠纷。群众说到那里挂号像春运,很遭罪。现在医疗秩序井然有序。
  去年,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又进一步地开展了日间手续的服务。有些手术不一定要住院了,在门诊就可以做,包括一些眼科手术,这样既为群众省钱,又方便了他们的就医,进一步改善了医疗服务。
    “大医院人满为患,社区医院门可罗雀怎么破?”
  主持人:得了大病、怪病,不放心去小医院和社区医院,想尽办法到大医院,结果是大医院人满为患,社区医院冷冷清清。网友提问有什么办法让社区医院发挥更多的作用?
  李斌:我们国家有13亿多人,去年诊疗人次已经接近80亿,这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绝无仅有的。在这种情况下,要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的问题,治本之策还是要靠改革,要通过改革体制机制,建立分级诊疗的制度,这也是我们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制度的首要的一个制度。
  基层要发挥健康守门人的作用,首诊在基层、小病在基层、康复在基层。怎么发挥它的作用,让群众信得过,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人才的培养,同时我们要抓住一个抓手,这个就是家庭医生的签约服务。
  去年在300多个城市开展了这方面的试点,也总结了各地的一些好经验和做法。通过家庭医生团队和住区居民开展签约服务,使得老百姓愿意在基层看病。比如在上海,它的经验就是1+1+1,力争让每个居民都有一个家庭医生,有一个二级医院,再有一个三级医院相联系。

    图为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做客新华网和中国政府网《部长之声》专访。新华网 陈杰 摄

    “医疗资源不均衡,偏远山区怎么找专家?”
  主持人:有网友说并不是想往大医院跑,而是优质的医疗资源主要在大城市里的大医院,有的时候是不得不到北上广看病,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李斌:现在您说的关于资源布局不均衡的问题,确实我们国家长期已经形成了这样一个格局,大医院、优质医院总量不足,结构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包括集中在北上广。
  怎么解决这个均衡布局?我们现在有四种形式,城市医联体,大医院、三级医院带头,带出基层的医疗机构组成一个医联体,使得优质资源能够主动下沉,医生、专家能够主动下基层,为群众服务。县里面就是医共体,就是它更加紧密县、乡、村变成一个利益的共同体的服务链。
  专科怎么办?专科联盟。正好你有小孩,孩子看病,家长最着急。北京的儿童医院确实是人满为患,怎么解决这些问题,他们也组织了改革,就组织了专科联盟,和北京市的20几家儿科,以及和外地的儿童医院,特别是京津冀的这些儿童医院,组织起来变成一个专科儿科的联盟,在人员培训上、疑难重症的会诊上、上下转诊上,建立起一种内在的联系。
  偏远的地方怎么办?有些偏远的地方,我们就采取远程医疗,特别是边远山区、贫困的县都把这个远程医疗开展起来。比如现在对西藏进行组团式的援藏,北京协和医院牵头援助西藏自治区医院,当时就遇到一个孕妇难产,母子非常危险,大家想一想,在县里面,在青藏高原,交通不是那么方便,就是运出来也来不及,马上开通远程医疗,由北京协和医院的专家指挥、指导当地医生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最终这个藏族的同胞母子平安,得益于这个远程医疗。
  我们说通过这种形式,医联体的改革,医联体、医共体、专科联盟、远程医疗,就把全国的医疗资源从过去的固定化变成了现在的一个纵横上下互联的空间的合理布局,就解决了我们国家大、地域广阔、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我觉得,这恰恰是我们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
    “医生执业如何舒心安心,医患关系如何改善?”
  主持人:有人称医生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怎么打消他们的担忧?不少从事医卫工作的网友有这样的担心和发问。
  李斌:在万家灯火、万家团圆、逢年过节的时候,我们的急诊医生彻夜不眠地在抢救生命。当地震,一个灾害来临的时候,两支队伍,一支绿军装,一支白大褂始终是冲在最前线,他们真的是健康卫士、白衣战士、白衣天使,他们的工作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医患医患、相辅相成,医患之间应该是朋友,应该是互相理解。我觉得大家应该更理解、更支持这些医务人员尽职尽责。实际上,我们医务人员绝大多数都是在尽职尽责,是非常好的,大家给他们一句温暖,他们就会十倍的回报于大家,以他们更加人文、更加精湛的态度和技术来为大家服务。我觉得我们都要共同努力,要创造一个这样和谐的医患关系。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