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医院在线
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在线
巴•吉格木德:蒙医药学拓疆者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2015-03-04 20:46:36 热度:1417

本报记者 孔德明 通讯员 姜玉霞

年轻时的巴·吉格木德。

与老师苏荣扎布(左)在一起。

1998年,在日本大阪市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言。

坚持临床不懈。

    巴·吉格木德,男,1939年12月生,内蒙古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内蒙古医科大学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63年毕业于内蒙古医学院蒙医专业并留校任教,全国老蒙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是蒙医学史学科创始人、当代蒙医基础理论学科奠基人、蒙医药古籍文献研究学科奠基人。2008年被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人事厅授予“名蒙医”称号,同年入选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医药学代表性传承人。

    •他来自草原,是内蒙古医科大学首届蒙医专业毕业生,留校任教后培养了我国首届蒙医硕士研究生与首届蒙医博士研究生。
    •他立项研究蒙医学基础理论、蒙医学史和蒙医学古籍文献等重点课题,成为蒙医学史学科创始人、当代蒙医基础理论和古籍文献研究的奠基人。
    •他在国家级及省级学术刊物发表60多篇论文,有20多篇论文在国外转载和发表,已出版的学术专著和高等教材12部,其中2部专著在国外出版(日本和蒙古)。

    2014年10月的清晨,记者来到内蒙古医科大学。校门口是一座1953年建成的老教学楼,巴·吉格木德的办公室就在这里。“这是我上学时候的教室,那是我刚毕业时候的办公室。”他指着楼道里的一间间屋子,好似每一间屋子都有着自己的故事。56年了,巴·吉格木德与这座老楼相伴从未离开,老楼也默默地见证着他为传承与发展民族医药事业孜孜不倦的56个春秋。“我一直在这座楼里,感觉到现在还没有毕业呢。”他幽默地对记者说。
    “蒙医药学是在游牧文化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传统医学,是蒙古民族长期以来同疾病斗争的经验总结。蒙医药学史、蒙医基础理论学、蒙医药古籍文献研究这些学科从无到有,从建立初期发展到今天,几十年来太不容易啦。我今年都75岁了,留下的时间不多了,我要抓紧时间,争取为蒙医学发展多做些事。”巴·吉格木德说。
    执着进取
    从师带徒走向系统正规教育
    “是我的叔叔道布杰带我走上了学医之路。”谈起学医的初衷,巴·吉格木德深吸了一口气,凝望了下远方,时光仿佛又回到70年前的那片草原上。
    巴·吉格木德的叔叔道布杰住在距离吉家300里远的扎萨克旗(今伊旗),他一两年回家乡一次探望母亲,也就是巴·吉格木德的奶奶。道布杰没有孩子,而巴·吉格木德家弟兄5个。在1944年的那次回家探亲时,叔叔向巴·吉格木德的父亲提出为了传承自己的医术,要收养巴·吉格木德。巴·吉格木德父亲同意了。于是6岁时,巴·吉格木德过继给了叔叔道布杰,从此走上了学医之路。
    到扎萨克旗后,道布杰最初先教授巴·吉格木德蒙文、藏文,兼让他负责捣药、认药、采药,学习常用方剂。学习藏文是因为16世纪末,随着藏传佛教传入蒙古草原,蒙医学在自己原有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吸收了阿育吠陀医学(古印度医学)和藏医学的内容。17世纪开始,蒙古地区好多较大的寺院里建立了几十所叫“满巴拉仓”的医学院(部),主要用藏文系统学习医学。因此17世纪后的蒙古族的医学著作大部分是用藏文写。所以,巴·吉格木德要先通过文字关。由于道布杰要求严格,7年后,道布杰才准许巴·吉格木德正式开始学医。
    在巴·吉格木德13岁左右的时候,叔叔自感学识有限,应该给巴·吉格木德找一位更好的老师,于是就把他介绍给了当地一位很有名、很有学问的医生利格桑。利格桑的医术高明,理论水平高。在走完蒙医特有的拜师学艺“献哈达”仪式后,利格桑开始教授巴·吉格木德《珊瑚验方》等经典蒙医医书,同时教授脉象学、常用方剂、药物炮制法等。巴·吉格木德回忆说,跟随道布杰和利格桑老师学习的这段时间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1955年,巴·吉格木德16岁。叔叔道布杰觉得巴·吉格木德可以出徒了,便让巴·吉格木德回老家做了一名乡村医生。那时候叔叔道布杰在家乡的名气很大,受道布杰名气的影响,乡亲们生病了就会找巴·吉格木德治疗。
    在这期间,旗卫生局经常组织乡村医生参加蒙医进修班。由于巴·吉格木德年龄小,不够资格参加,他就跟着叔叔去旁听学习。由于年轻的巴·吉格木德记忆力好,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57年,成绩优秀的巴·吉格木德被调去苏木(区)卫生院当医生。
    1958年,正值大跃进时期,原来内蒙古只有四所大学,这一时期突然增加到了16所,这使得生源成了问题,但也让19岁的巴·吉格木德遇到了千载难逢的求学机会。
    那个时期,内蒙古医学院蒙医系除从高中毕业生中招生外,还有一部分在年轻蒙医和乡村医生中招生。年轻、记忆力好、医学基础知识扎实的巴·吉格木德报名参加了考试并不负众望考上了。可是当时巴·吉格木德是公社领导眼中的人才,考虑到苏木卫生院人手也确实比较紧张,苏木党委一开始并不想放人,录取通知书下来多日一直压着,到不了巴·吉格木德手里。巴·吉格木德很着急,去找领导谈话领导才说出了实情。最后,在巴·吉格木德的一再恳请下,考虑到年轻人的前途,领导才依依不舍地放他上学,此时距离报到日期只剩3天了。
    1958年,年轻的小伙子巴·吉格木德迈入内蒙古医学院中蒙医系教学楼,成为该院第一届蒙医本科班学生。巴·吉格木德带着兴奋的心情开始了系统的正规教育,他的班主任老师是后来的首届国医大师苏荣扎布。
    著书立说
    奠基蒙医基础理论研究
    巴·吉格木德的重点研究方向有3个:蒙医学基础理论系统化研究、古籍文献研究、蒙医学史研究。
    1963年,巴·吉格木德毕业留校任蒙医学基础理论老师,同时得到一个任务,就是编写蒙医学基础理论教材。之前蒙医学基础理论课因没有统编教材,只能教授蒙医经典古籍。
    1965年,他在时任基础理论教研组主任金巴老师的指导下,编写了第一部油印版《蒙医基础理论讲义》,在此后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多次修改完善。上世纪70年代,他立项“蒙医学基础理论整理研究”课题(内蒙古科委课题),发表了《论正常赫依、希拉、巴达干》《蒙医基础理论发展史》等二十多篇论文。1984年出版了科研专著《蒙医学基础理论》(1984年第一版,1988年第二版)。该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系统整理蒙医基础理论的第一部科研专著,书中较系统地整理研究了蒙医学基础理论,其中重点研究和系统论述了蒙医学基础理论发展史、蒙医理论总纲、五大元素学说、阴阳学说、脏腑学说、脉络学说、六基症病理学说、寒热学说、感能学说等,并提出了不少新的学术见解,使蒙医基础理论进一步系统化。如今,由他担任主编编写的全国高等院校教材《蒙医基础理论》(第三版),已于2014年4月出版。该教材全部内容由他亲自修改编写,经编委会审定,明显提高了教材质量。
    “文革”期间,受“破四旧”运动的影响,大量古籍文献被损毁,令人十分痛心。而很多经典的蒙医药古籍存世量极少,若再遇到一些意外的突发情况,如保管不当等,将会对蒙医药的传承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上世纪70年代,巴·吉格木德意识到了抢救、整理古籍文献的重要性,开始着手抢救古籍文献。他大量收集、整理、研究蒙医学和阿育吠陀(古印度)医学古籍文献。相继发表了《蒙医学古典著作考略》《古印度医学经典巨著<医经八支>的研究》(内蒙古教育厅课题)等20多篇论文;1977年首次提出了蒙医古代文献中《四部甘露》《蒙药正典》《方海》等三部古籍为蒙医药学代表性“三大经典”的新观点,现已被学术界公认。2004年出版了《蒙医学史与文献研究》(蒙文版),书中研究、考证和介绍了近80部蒙医药古籍文献,该专著斯拉夫蒙文版2009年在蒙古国出版。
    巴·吉格木德说:“现在我正在整理编写《蒙古文医学古籍文献集》一套共14卷,由内蒙古自治区立项,已列入出版计划。其中的《蒙古文阿育呋陀医学古籍文献集》1-8卷2014年初已发稿,2015年上半年出书。”他指着办公室里一摞摞码得老高的材料告诉记者,这是他历经多年挖掘整理出来的材料,很多是木刻版的,也有手抄下来的,一直放在办公室里,保护得很好。
    上世纪70年代,巴·吉格木德开始立题研究蒙医学史(内蒙古科委课题),此后他先后到国内各地和蒙古国、前苏联布利亚特等有关国家进行考查,掌握了大量的医史文献资料。在深入研究后,他发表了《古、近代蒙医史三个发展阶段》等40多篇论文,出版的主要科研专著有《蒙医学简史》《蒙古医学史》《蒙医学史》。这些书系统研究了五千多年的蒙医药发展史,其中的《蒙古医学史》日文版1991年在东京出版,1992年荣获日本国翻译文化奖,于2006年再版。巴·吉格木德还任副主编编写了《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丛书·医学卷》和《内蒙古医学史略》。2007年,他主编的第一版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统编教材《蒙医学史》出版。这些研究成果填补了蒙医学史研究空白,巴·吉格木德也成了蒙医学史学科创始人。
    坚持临床
    言传身教励后学
    1993年,巴·吉格木德开始担任硕士生导师,培养了我国首届蒙医硕士研究生;2006年受聘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担任博士生导师,培养了我国首届蒙医博士研究生(承担后两年的培养),在蒙医学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教材建设、课程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吉老要求自己不说没有证据的话,一切学术观点都要问清出自哪儿,有什么根据,容不得半点马虎”他的学生这样描述他。巴·吉格木德治学严谨,对古文献研究的功底深厚,他广阔深邃的学术境界、踏实严谨的治学作风,成为新一代学者的典范。他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深受其影响,在学术方面踏实肯钻,很多学生现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乃至全国蒙医界的中坚力量。
    如今,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巴·吉格木德传承工作室已成立。
    巴·吉格木德常常对青年教师和学生讲:“从事蒙医基础理论的教学、科研人员,必须坚持参加蒙医临床医疗,不然你搞的理论就有脱离临床实践的危险,这是传统医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50多年来,巴·吉格木德一直坚持临床医疗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主要用蒙药和温针疗法治疗神经、消化、心血管系统及妇儿科常见病,尤其对肾结石、高血压、脑积水、睡眠型血红蛋白尿、肿瘤、小儿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等疑难病症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
    巴·吉格木德结合临床探讨理论问题,提出许多新的见解,如“病因辨证”“病性辨证”“辨证总纲”,及蒙医正脑术“以震治震、震静结合、先震后静”的理论原理。他研究配制的院内制剂,如“塔拉满92612丸”“B2号丸”“脉泻丸”“当归汤”及“当归—12丸”等疑难病专用方在临床应用中疗效显著。
    “别看他平时很严肃,情到深处也会很激动。”那顺达来这样评价他的老师巴·吉格木德。那顺达来是蒙医界的第一个硕士研究生,巴·吉格木德的开门硕士生与关门博士生。现任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心脏病科主任医师、科主任。
    那顺达来说,当年他同时考上了蒙医学博士和西医博士,这在蒙医界以前是没有的。巴·吉格木德听到后,高兴得眼眶都湿润了。
    “吉老师用蒙医、蒙药,挽救了很多危重症患者。”作为全国老蒙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巴·吉格木德的继承人、硕士研究生,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科副主任莫日根图告诉记者。
    莫日根图说,我们遇到疑难杂症,老师不管工作多忙都会过来会诊。有一次遇到一位77岁的女病人,基础病是慢阻肺、肺源性心脏病、急性胰腺炎,在治疗过程中还出现了肠梗阻,病情非常危重,外科医生及麻醉师都不敢冒险做手术。而病人的家属不愿放弃,非常着急地找到他,询问有没有蒙医的方法,愿意试一试。于是就把老师请来了,老师看过病人后给开了一些传统蒙药,我们通过给病人下胃管把药喂进去,几次后病人的肠梗阻情况得到好转,后来经过温针疗法等后续治疗,病人出院了。
    还有一位16岁的男孩,得了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昏迷了3个多月,这是死亡率和致残率非常高的一种疾病。家属带着孩子在各地看病花了50多万,用了很多药也一直没有治好,最后某地大医院的主任说这孩子基本上不行了,可能活不长了,出院吧。病人家属不愿放弃,找到我们,我们就请老师针对病情开了蒙药,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耐心调理治疗,病人病情逐步好转,直到后来可以下地走路,记忆力也基本恢复,又重新回到学校上学去了。
    在内蒙古医学院一栋上世纪的老家属楼里,住着巴·吉格木德和他的家人。巴·吉格木德的爱人娜老师是内蒙古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的,由于工作忙还要带孩子,身体过于劳累,娜老师患上了肾病综合征,但为了支持巴·吉格木德的工作,家里的事都是她一个人默默承担着。当问到她怎么看巴·吉格木德时,娜老师朴实地说:“他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老师。”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