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医院在线
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在线
项城市中医院“跳跃式”的发展轨迹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2015-01-08 15:22:34 热度:1326

    2014年,河南省项城市中医院业务收入逼近2亿元,业务收入已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县级中医医院之首。而在1999年,这家医院收入只有200万元,在周口市的中医院排名中倒数第三,濒临“关停并转”的尴尬局面。
项城市中医院“跳跃式”的发展轨迹

本报记者 任壮 通讯员 谷景山

    1999年,当项城市中医院院长李军民提出项城市中医院发展目标为“一年小变,三年大变,五年建成全区(周口地区)一流中医院,再用五至八年时间完成‘三三工程’(300名员工,300张床位,年收入3000万元),创建豫东南、皖西北一流中医院”的时候,全院130多名员工很多人在振奋之余,未免信心不足。
    当时,这家1986年建院的中医院,同时还挂着公费医疗医院的牌子,靠着差额财政拨款和“卖药”勉强维持。业务收入90%来自药品,李军民说:“也就是开点感冒药、降压药”,连基本的体检项目也难以完成,医疗检验设备严重匮乏,“老式的X线机推不动了,仅有的一台双目显微镜坏掉了一只眼”。168万元的外欠账尤显沉重,员工工资已不能足额发放。
    市委政府“走马换将”,一纸任命书将时任项城市人民医院办公室主任的李军民提拔到中医院院长位置“应急”。
    要让大家有奔头
    “当时的情形,简直不堪回首”。李军民1999年5月报到上班,用心“丈量”这5亩多地的院落,2000平方米的用房。此前刚刚发生的两起医疗事故,让中医院背上了“活人能治死”的舆论压力。干部职工人心涣散。在一间护士值班室,一位护士自顾埋头织“毛线活儿”,无视办公桌上落着的一片苍蝇,也不愿理会新任院长的询问。走进病房,住院的仅有一位轻度脑梗患者。门诊“打点滴”的地方,只有光板床,没有席子,也没有枕头。
    硬件设施落后,技术力量薄弱,服务素质欠佳,这就是现实,无可回避。然而,李军民也找到了“信心”。在全院走访谈心,他感受到“员工都有发展的意愿,关键是需要人来领头干”。
    这位上世纪80年代初的河南中医学院毕业生,曾做过科主任,也担任过办公室主任,精通业务,也熟悉管理。“要凝聚人心,调动工作热情,就要让大家有奔头。”
    在确立“明确工作切入点,寻找经济增长点,内引外联,跳跃式发展”的建院路线之前,他组织全院员工开展了两个“大讨论”,一个是“我是主人院是家,我为医院发展做点啥”,一个是“假如我是一个病人”。“人人参与,个个发言,目的是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服务意识。”
    “跳跃式发展,就意味着别人走一步,我们要走三步。”为迅速将医院业务“做起来,做上去”,首先是实施“内引外联”人才战略。缺少资金,李军民从自家拿来5万元,按照班子成员每人2万元、科室主任每人5000元、普通员工自愿的原则,筹集到30万元。这笔钱一是为引进人才发工资,二是修理房屋,三是购买设备。添置了半自动生化检验设备、透视机、B超、心电图机等基本设备。
    “内引人才”,就是直接“挖人”。李军民从项城市人民医院、平顶山医院“挖”来了几个技术骨干,增设了临床科室。“外联人才”,就是“借脑”,他与上海市华东医院CT室联系请来5位医护人员来院指导,并与上海公司合作,由对方垫资200万,自筹100万元,引进了西门子CT。同时,派出普外、妇科、泌尿、麻醉、护理人员,分批到上海新华医院、长海医院学习培训。后来还与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大三附院、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及解放军总医院建立业务关系,聘请专家坐诊带教。
    “抓铁有印,踏石有痕”,从李军民上任的5月11日到当年年底,医院收入达到356万元。第二年突破800万元,一跃而成为周口市中医医院第一。
    改革机制上轨道
    李军民将医院管理经验归纳为“一二三四五”模式,即建设一个团结、高效、廉洁、务实、奋进的领导班子;启动“形象”和“人才”两个工程;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新技术新设备的开发引进、人才培养三大战略,引入竞争、激励、约束、风险四个机制;创建“无医疗责任事故、无违法乱纪、无收受红包回扣、无乱收费、无假劣药品”“五无”单位。
    而不断完善和强化这一管理模式,靠的惟有改革。医院班子就是“领头雁”,必须团结奋进,实在干事,以身作则,提高效率。“班子分工协作,定了的事绝不扯皮;今日事今日毕,绝不拖延;如果有完成不了的,一定要找到主观原因,找到对策。”
    为改变工作涣散状态,严格了上下班规定,要求7时50分之前必须到岗,8时准时开诊,8时之后到算旷工。早退亦按旷工处理。李军民每天上午七时半准时到门口迎接员工上班。对准时上班的普通员工,他真诚鞠躬致谢,“对年轻员工15度鞠躬,对老员工45度鞠躬,老专家90度鞠躬”。
    对原来存在的药品提成一律取消,将医生收入与药品收入“脱钩”。“这样一来,医生就不会只盯着药,而是更加重视提高技术服务能力,堂堂正正提高收入。措施一出,药占比很快下降到60%以下”。
    推进人才工程, “不惜一切,不拘一格”,造就聚集人才。医院开展岗位练兵,促进员工学习成长。每周都要进行理论考试,一次不合格可补考3次,3次不合格就要“待岗”。当时,许多员工回到家继续学习,“一边拎着炒菜勺,一手拿着书本”。岗位练兵中,强化“三基三严”训练,人人过关。为促进岗位成才,对有能力、有贡献的,大胆提拔,放到合适位置。医院全面推行全员聘任制,“因事设编,因编定岗,因岗定员”,人尽其材,才尽其用,充分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热情。
    为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医院实行“院长聘任科室主任,科室主任聘任班组长,班组长聘任职工”分级聘任制度。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不留庸人,不养赖人。每年都有十几名员工竞聘下岗,医院留给他们“三个出路”,可自动调离,可停薪留职,更支持外出学习,完善提高,再参与竞聘。
    保留部分档案工资,实施绩效考核,拉开收入差距。落实“有劳有得,多劳多得”,强调“三个倾斜”,向临床一线、高技术岗位、高风险岗位倾斜。
    在严格的质量控制机制、灵活的经营机制、有效的用人机制、效能结合的分配机制逐步确立的过程中,医院业务量“急剧扩大”。2005年业务收入达1500万元, 2006年达1800万元,2007年达2353万元,2008更是以前所未有的32%的增长速度,再创历史最好水平。
    在河南省开展的县级中医医院管理评价工作中,医院已连续七年获周口市第一名,2011年更获全省第一名。2012年成为全省第一家业务收入超亿元的县级中医院。至今连续三年保持领先。
    专科专病立特色
    当初,医院只有内、外、妇、儿的“粗略”分科。李军民致力于改进完善医院临床、医技各科配备,推进各学科人才梯队的逐步形成,使医院分科更为齐全合理。
    如今,内科系统设立六个临床科室。内一科(内分泌肺病)、内二科(脑病)、内三科(肿瘤病)、内四科(脾胃肝胆病)、内五科(肾病血液)、内六科(心内科)。外科系统设立普外、骨伤一科、骨伤二科、儿科、康复科、妇产科、五官科、急诊科。今年又增加重症医学科和疼痛科。
    开展新技术项目纳入各科室发展规划,多年来引进并开展新技术、新项目50余项。普外科在周口市率先开展了腹腔镜胆道镜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经皮肾镜技术和骨科开展的腰椎间盘镜技术。妇产科开展了宫腔镜加腹腔镜子宫全切并淋巴结清扫术、无痛分娩等。心内科在当地首家开展了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骨科的髋关节置换术已通过省专家组验收。脾胃肝胆科、康复科被确定为河南省特色专科,消渴病被确定为周口市特色专科,骨科为周口市重点专科。
    2014年引进开展了“布加综合征下腔静脉机械开通手术”、“锁骨静脉闭塞开通并置管溶栓手术”、“下肢海绵状血管瘤介入栓塞手术”等10项新技术。在中西医综合治疗和新技术项目支撑下,先后成立肿瘤防治中心、康复治疗中心、治未病中心、五官科治疗中心和老年人医疗养护中心。
    围绕临床诊疗,突出中医特色优势,形成了一批优势专科。广泛采用中医传统的针灸、艾灸、推拿、牵引、拔火罐、药熏、药浴、药敷、磁疗等疗法,开展“冬病夏治”治疗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冬病秋防”治疗慢性胃炎、肠功能紊乱等。其中艾灸治疗麻痹疼痛和提高肿瘤患者化疗后白血球、针灸治疗胎位不正、药浴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等疗效显著。
    为进一步发挥中医特色优势,提高中医治疗参与率。医院强调优势学科必须执行中医临床路径,非优势病种也必须有中医内容,并在科室综合考核指标中把执行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作为重点,内科系统中医治疗参与率达到100%,中药收入占药品收入的20%,外科系统达到85%,中药收入占药品收入的10%,中医外治率达到80%以上。目前,医院开展54项外治技术,200多种中医适宜技术,几乎所有住院患者都接受中医外治治疗。
    患者满意最重要
    在当年“假如我是一个病人”的大讨论中,李军民引导大家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后来他进一步提出“以顾客为中心”的新思维。“以顾客为中心,就是将患者视为衣食父母,变俯视为仰视,真诚服务到永远”。
    “患者的事无小事”,他提出,班子成员和全体员工是医院主人翁,同时也是“顾客的仆人”,应勉力做到“感动服务”。“病人没想到的,我们想到做到;病人认为我们做不到的,我们却做到了;病人认为我们做得很好了,我们要做得更好,时时给病人以惊喜。”
    医院进一步优化患者就医流程,增设门诊导医、青年志愿者服务台、院内服务车、门诊一卡通等便民服务,坚持一日清单制、实行首诊负责制、限时服务制、医疗服务项目和价格公示制度,加强院前急救和急诊管理,急诊绿色通道24小时通畅。坚持特困人群救助政策。2011年10月开始,医院还在全省率先实行了“先治病、后交钱”的服务模式。2014年就有上万名患者享受到这一服务模式的优越性。
    医院把每年4月定为“优质服务月”。2014年则开展了“优质服务年”活动,全院举行12次大型义诊活动,肿瘤科的免费为化疗病人理发、肾病血液科的肾友联谊会、中秋节为患者送营养品等活动,为患者送上真情和温暖。
    心内科护士王肖娜面对患者,总是面带微笑,积极热情。有一位老年患者因病情所困,心烦意乱,说话难听。但是她仍微笑相待,帮助患者用药,一夜到病房跑了十几次,患者症状缓解后,真诚地拉着她的手说:“你服务得真好,我真想认你做干闺女!”医院因势利导,号召员工向她学习,开展微笑服务。
    2014年4月,医院远程会诊中心启动。中国武警总医院、301医院、郑州大学一附院等10家国内知名医院成为协作医院和远程会诊合作医院,实现了双向转诊、会诊、专家预约、挂号会诊、预约门诊。至今已开展会诊案例80多例,“让群众足不出项城就能得到国家级专家的技术诊疗”。
    在李军民眼里,“不仅病人是顾客,病人的亲戚朋友、医院的供应商都是我们的顾客”。优质服务获得的不仅是口碑,也是实实在在的回报。在多年的“跳跃式”发展中,医院与供应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许多大型设备都是先投入使用再付款。医院从当初不足10万元的设备条件逐步拥有了包括美国1.5T核磁共振、德国西门子直线加速器、德国西门子64层螺旋CT、德国西门子全自动检验流水线等现代化医疗设备60多台套,价值逾亿元,还建成了获得认证的“西门子标准化实验室”。
    随着医院业务快速增长,医院老院址因基础设施薄弱、空间狭小,成为医院发展的瓶颈。2008年,医院实施家属楼回收改造工程,新增医疗用房2500平方米,增设床位147张,使医院实际可利用总床位数超过300张。就在这一年,李军民开始谋划建设新院区。
    在市委政府支持下,2008年,占地120亩的医院新院区顺利启动建设。2012年,包括建筑面积4万5千平方米的门诊病房楼在内的一期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医院实际开放床位达到600张。2014年,医院引进各类技术人才105位,在职职工达到638人。
    李军民期待着,快速崛起于豫东南大地的项城市中医院,谨守“弘德、精术、衡和、至远”院训,坚持做到“中医有特色、西医有优势、综合能力区域领先”,成为广大患者信赖和满意的现代化综合性中医医院。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