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健康报 时间:2014-09-30 15:49:34 热度:1032
——遵义医学院附属贵航三〇〇医院改革创新纪实
洪 梅
医院外景
遵义医学院附属贵航三〇〇医院,地处贵州省贵阳市小河经济技术开发区。2005年下半年,康正茂接过院长的接力棒,带领全院干部职工,以医疗需求为导向、以“三项制度”改革为契机、以竞争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走企业化经营、多元化发展、社区化服务、人性化管理的道路,使一所既无政府拨款又无行业投入的企业二级综合性医院,变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急救、健康检查为一体的现代化三级综合医院,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
临危受命
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
贵航三〇〇医院的前身是贵航集团三〇四医院,和大多数企业医院一样,医院既无政府投入又无行业拨款。医院不仅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而且在管理水平、人员素质、技术水平和专长、设备设施、支持系统的水平等方面,与省市级医院均存在着一定差距。自1992年搬迁至小河以来,医院的发展一直步履维艰。非常时期,康正茂临危受命,走上了院长的岗位。面对困境,年轻的康正茂没有束手无策,经过认真地分析原因和反复思考,他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管理的创新,在于闯出一条特色之路,并把全院职工凝聚在一起。上任伊始,康正茂就提出了“政府放心、同行认可;患者满意、职工幸福”的办院宗旨,提出了建院史上第一个“1234”工作思路:一是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宗旨;二是抓住医疗质量和管理工作两大环节,加强人、财(物)两个管理;三是实施专科人才、特色科室、品牌医院的“三步”战略;四是创“技术一流、设备一流、服务一流、管理一流”的一流医院。凭着这个思路,三〇〇医院在康正茂的带领下,一步步走出了困境,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品牌,开创了医院全面发展的大好局面。
引育并用
夯实人才发展高地
医院要发展,硬件是基础,软件是关键。硬件是先进的设备、优美的环境;软件是高超的医术、团结的人心。康正茂深知,人才是医院发展的原动力,而机制是发展的关键。上任之初,他就给医院动了“大手术”。必须逐步实现“五化”,即干部管理动态化、经济指标契约化、分配绩效化、医院管理科学化、后勤管理市场化,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在“五化”中,干部管理动态化是重头戏,无论哪方面的改革都要以人为本。
为了打造一支敢于战斗、善于战斗、战之能胜的中层干部队伍,该院在全院推行中层管理干部聘任制;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严格干部管理权限的前提下,引入竞争机制,分不同情况采取以聘任制为核心的选任、委任、任命等多种干部选拔任用方式。中层干部管理聘任制的推行,为医院发现了人才,较好地实现了干部队伍的新老更替,对有志青年起到了激励作用。为了进一步明确各级医师职责,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专家队伍的学科带头人作用,医院进一步强化并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实行评聘分离,创新聘任机制。
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该院对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实行竞争上岗聘任,并在现有副高级职称人员中实行末位淘汰制。同时根据考评内容,对有能力、有专长但受职称影响而不能聘任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低职高聘。灵活、有效的用人机制,使得一批年富力强的中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极大地推动了医院事业的发展。
此外,医院加大人才梯队建设力度,不遗余力地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根据经营策略和发展需要,该院把人才建设纳入医院建设总体规划,并按规划组织实施。首先做到三个明确,明确一定时期(3年~5年)队伍建设的目标结构,明确各年度人员配置的重点部位及各部位配备的基本手段。其次把好 “入口”、“出口”及“流动口”三个关口,建立合理有序的内部流动机制,在确保人才专业对口的前提下,有目的地使人才从密集的单位向缺乏的单位流动,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效能。近三年来,医院共引进学科带头人4人,专业技术骨干9人,博士生3人,硕士32人。长期在医院坐诊的全国知名专家5人。随着人才素质的不断提高,医院的科研水平也得到了提升。近5年来,医院的学术论文数量持续增长,其中,8篇被SCI收录,发表国家级核心论文10篇、省部级期刊论文202篇。医院开展了新技术、新业务317项,省卫生厅科研项目4项,院内科研项目13项,并被纳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援项目高血压综合防治研究。
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医院积极探索分配制度改革。该院根据不同岗位的责任、技术、风险、工作量等情况,从分配制度改革入手,推行工资收入与医院效益和员工实际贡献挂钩的分配制度;调整内部岗位等级和薪酬标准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以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以此为主线,带动运营机制、思想观念、经营管理、服务理念的转变,使员工的岗位工作能力和实际贡献与员工的报酬待遇、岗位变换、职位升降紧密结合起来,赋予并扩大科室主任的资金分配权,切实打破分配制度的“大锅饭”现象,使每位职工投入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在分配中得到真正的体现,增强了每位职工的紧迫感、责任感和危机感,有效地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热情。
组建集团
提升医院综合实力
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为医院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一系列改革措施出台后,医院逐步走上了正轨,无论在整体水平、市场竞争能力,以及经济和社会效益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由于医院行政隶属关系的历史原因,多年来,该院的发展及业务建设全靠自己谋划。如何转变经营理念和方式,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成为康正茂一直思考的问题。康正茂对医院进行了全面透彻的分析后,从社会学和经济学角度对市场进行调研分析,构思出组建医疗集团的可行性。
自2006年年初起,医院组成了由康正茂带队、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调查组,对贵航集团下属企业的各家医院进行实地调研考察。经调研考察,康正茂认为可以先从经营较好、管理较规范的华烽厂职工医院着手。移交后的华烽医院在临床、医技等的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方面得到了三〇〇医院的大力扶持,同时该分院也为总院本部下基层为民服务、宣传提供了有力保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华烽分院在2008年成为全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9年顺利通过全国中医示范区的创建工作。华烽分院取得的成功经验,更加坚定了三〇〇医院进一步组建医疗集团的信心。根据小河区内贵航集团下属几家企业职工医院的具体情况,三〇〇医院先后以不同的方式对黔江厂骨伤科医院、红林厂职工医院、枫阳厂职工医院(包括其下属小河金溪社区卫生服务站、小河漓江社区服务站)、万江厂职工医院及红阳厂职工医院成功地进行了收编整合,组建了一个以三〇〇医院为核心,下属7家一级医院、8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2个村卫生室的医疗集团。2013年~2014年,医院又对口帮扶黔西县桦晨医院、黔东南州丹寨县南皋乡医院、咸宁县中医院等3家医院,形成了行政隶属和产权关系一致的新型医疗集团(其中2家社区医院分别在花溪区和乌当区),通过技术合作、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三〇〇医院在探索发展前进的过程中,建立起小河经济技术开发区及贵航集团内的第一家医疗集团,作为医疗集团的核心医院,在尽最大努力为各成员单位创造发展空间的同时,以广大患者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引导病员在区域内合理流动,充分发挥资源效益和技术综合优势,为患者提供满意的、不同层次的医院网络服务,通过医疗集团内各单位的精诚合作,三〇〇医院本部及各成员单位的知名度和信誉度不断提升,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术业专攻
打造强势特色品牌
医院坚持人才兴院、科技兴院战略,以“人才工程”为发展重心,筑巢引凤留住人才。首先为高端人才搭建施展专业技能的平台,其次解决他们的住房、家属调动、工作安排、子女上学等问题,解除其后顾之忧。在院内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公平、公开、民主的竞争环境,大胆启用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人才,对优秀人才及学科带头人委以重任,体现人才价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并吸引了较多的有识之士。目前,医院吸纳了贵州省影像专业极具影响力的专家、重庆第三军医大学海归博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博士,为医院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不仅优化了医院的人才结构,对于本土人才建设也极具“孵化”促进作用,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医疗科研水平,填补了医院高端专业人才空白。
在打造专科特色上,除了与省内外医院进行合作外,医院遵循“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原则,长期聘请心内科、重症医学科等专业的著名专家,定期到医院开展医疗工作,使医院在专科建设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目前,医院在肝胆肠内镜与微创外科、医学影像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手足外科等领域的技术水平在省内已处于领先地位,省内品牌建立逐步提升。
运行数字化
助力医院腾飞
为提升医院管理水平,2012年年底,竣工的新综合住院大楼采用全数字化管理。通过信息化建设,该院形成了医疗、服务、管理的立体网络,实现了各项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规范了各项临床工作。此外,可实时对医疗安全、基础护理等各项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并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估。
信息系统的建立为医生工作提供了方便,医生可直接在电脑上填写病历、开具处方和检查项目,只要将信息录入一次,就可自动完成各种转抄,并可在任意时间、任意终端打印成规范的医疗文书格式。此外,医院实现了无纸化办公,避免了各种资源浪费,而且各种影像及检查结果也可通过院内网络及时反馈给医生,使医护人员从大量简单和重复性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院实施电子排队叫号、预约挂号检查等便民服务后,门诊病人候诊时间比以前节省了50%,收费速度比以前提高了60%,各项检查的等候时间比以前缩短了30%,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在康正茂的带领下,2010年医院挂牌成为“十一五”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办公室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课题”协作医院;2011年9月通过贵州省二级甲等医院评审;同年,搬迁至新大楼后顺利晋升为贵州省“三级综合医院”;2012年正式挂牌“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贵州临床基地”、浙江省肿瘤医院协作指导医院、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爱心医院”,贵州省信息化应用试点示范单位;同年,成为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该院多次荣获贵州省国防工业“五好基层党组织”、贵阳市文明单位、小河区“卫生工作目标考核突出贡献奖”,省总工会、省国防工会“工人先锋号”,贵州航空管理局“创先争优先进集体”、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等多项集体荣誉称号。医院相关人员先后被中航工业、小河区政府授予各种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7-06
2025-07-04
2025-07-01
2025-06-30
2025-06-20
2025-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