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医药报 时间:2014-07-02 15:32:01 热度:1534
□ 朱凌志
近年来,药品价格着实下降了不少;但是,很多医疗检查项目的收费,尤其是涉及大型医疗设备的检查费用仍居高不下。
检查项目收费偏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医院的高端诊疗设备几乎是“洋货”一统天下。最明显的一个现象是,核磁共振仪、CT机市场被几家跨国企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尽管近年来我国一批高端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也在快速成长,部分国产医疗器械已经具备与进口同类产品竞争的实力与优势,但是,在同样的市场环境和应用领域中,很多国产医疗器械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例如,在招标采购中,有些医疗机构明确指出只采购进口医疗器械,不少医护人员也“偏爱”进口产品,导致国产器械备受“冷落”。面对不公平竞争,曾有企业通过法律途径主张合法权益,然而单单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来改变国产医疗器械的境遇,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对此,政府部门、医疗机构、企业应该形成合力,为国产医疗器械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支持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创新发展。在制定招标政策时,政府部门可将国产优质医疗器械产品,尤其是已经进入国际主流市场的高端医疗器械纳入优先采购目录,并要求招标单位充分考虑产品的性价比;在进行医疗服务收费定价时,应该坚持同质同价、以技术性能为依据的原则,而不要因为国产医疗器械购进成本低而制定出低于进口同类产品服务价格的歧视性规定;在落实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政策时,应该对使用国产医疗器械的检查项目适当给予政策倾斜,以便降低医疗成本,控制医保费用总支出。
作为医疗器械的最终使用单位,医疗机构应该结合临床使用需求及患者个体情况,从既保证医疗器械投资收益,又有利于降低患者诊疗费用和医保费用总支出的角度出发,尽可能选择国产医疗器械。这样既可为医院节省采购资金,也有利于售后服务——现在很多国内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售后服务非常及时且费用低廉。
作为生产源头,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亟须打破新品研发的资金“瓶颈”,并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推广产品,努力使卫生部门、医疗机构等认可和支持国产医疗器械,而不要让产品“处在深闺人不识”。
信任和支持会给企业带来强大的动力,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的技术与质量水平,从而使企业拥有足够的实力在医院以及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
(作者单位:安徽省枞阳县市场监管局)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7-10
2025-07-08
2025-07-05
2025-07-02
2025-07-02
2025-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