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医药报 时间:2014-05-23 15:07:58 热度:798
□ 本报记者 朱国旺
不久前,日本著名作家渡边淳一因前列腺癌去世,引起人们对前列腺癌的关注。提起前列腺疾病,人们认识更多的是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对前列腺癌却所知甚少。它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有什么危害,该如何防治呢?日前,中华医学会北京泌尿外科分会、天津泌尿外科分会与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在京举行了“泽被生命,创造可能”前列腺癌高发趋势及前沿治疗媒体沟通会,与会专家呼吁公众要提高对前列腺癌的认知,增加对日益攀升的前列腺癌发病率的关注。
早期难发现
中华医学会北京泌尿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主任李汉忠教授表示:“前列腺癌是全球范围内男性中第二位常见的癌症,2012年新诊断的前列腺癌患者为110万人,约占新增癌症病例总数的15%。近10年来,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呈现高发趋势,大城市更成为前列腺癌发病率的‘重灾区’。”数据显示,北京市前列腺癌发病率由2001年的5.53/10万上升至2010年的16.62/10万。天津市20年间的前列腺癌发病率增长约4倍。
前列腺癌也被形容为“沉默的杀手”,早期不易被发现,通常确诊时病情已发展至晚期,主要症状表现为尿血、尿痛及骨痛。中华医学会天津泌尿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院长徐勇教授表示:“早期前列腺癌确实很难有蛛丝马迹,因此,很多患者被发现时已到中晚期。晚期前列腺癌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内分泌治疗,也叫雄激素阻断治疗。在前列腺癌中,雄激素能够促进肿瘤生长,而雄激素阻断治疗通过降低雄性激素水平从而延缓疾病的进展。该疗法虽然具有一定疗效,但是因为大多数前列腺癌细胞会演变成性激素非依赖型,所以大部分患者的病情缓解仅能维持1.5年到4年。”随后患者病情会进一步发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甚至转移至前列腺以外的其他器官(比如骨骼),成为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
治疗待突破
一项针对前列腺癌患者的调研表明,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评估结果显著劣于其他阶段的患者,这主要由于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饱受疼痛、疲劳、睡眠障碍等疾病症状的严重困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主任马潞林教授指出,“随着治疗理念的不断改进,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目标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同时需注重减轻患者的疾病症状并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周利群教授强调,“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一直是晚期前列腺癌治疗的难点。数据显示,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期通常小于2年。国际研究提示,如果雄激素水平能够进一步降低,患者的生存期可进一步延长。因此,全面阻断睾丸、肾上腺和肿瘤本身合成的雄激素,已成为前列腺癌治疗的新思路。”据介绍,目前,新一代的抗雄激素治疗药物已在国外上市并得到广泛应用。临床数据表明,该药物能有效延长患者总生存时间,并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值得期待的是,这些新药也会被陆续引入国内,为我国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带来全新的治疗选择。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4-18
2025-04-18
2025-04-18
2025-04-18
2025-04-14
2025-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