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医院在线
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在线
卡瓦心脏中心让银川医疗与国际接轨

来源:健康报 时间:2014-04-24 08:15:49 热度:3361

——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引进世界精尖心脏医学技术纪实

本报记者  王德臣

卡瓦心脏中心外景。

卡瓦心脏中心医护团队。

银川卡瓦心脏中心成功实施第一例卡瓦手术。

宋明根教授正在实施卡瓦手术。

医院引进的西门子炫速双源CT。

2013年,穆斯林企业家峰会综合项目推介会上中俄韩三方签订合作协议。

银川卡瓦心脏中心揭幕仪式现场。

  1997年,韩国医学专家宋明根教授独创CARVAR(卡瓦)技术,用瓣膜重建替代人工瓣膜,开创了瓣膜手术的新纪元,掀起了心脏外科的医学革命,让数以千计的患者告别了手术后长期服药之痛。
  16年后,2013年,在银川市市委、市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借助中俄韩医疗卫生国际合作项目,卡瓦技术远渡重洋正式落户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短短半年时间,银川卡瓦心脏中心已实施高难度心脏外科手术52例,昔日全国奔走求医的“老病号”,今朝在家门口摆脱顽疾,重现笑颜。
  从一纸文书的协议设想,到付诸实施建成现代化医疗中心及配套体系,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可谓全力以赴。抽调医院相关专业最强技术力量,不惜成本选派医护人员赴韩国学习取经,医院购置更新先进设备优先为中心服务……卡瓦心脏中心建设被作为当前的“头号大事”。
  实际上,承接卡瓦技术,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具有技术储备、硬件设备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从1957年的“银川卫生所”起步,历经57年的岁月积淀,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已发展成集医疗、急救、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与社区医疗卫生为一体的综合性医疗机构,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等国内多家知名医院开展多领域全方位合作,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87.23%,医务人员在国际、国内屡获科技成果进步奖,早在1996年就被原卫生部评为三甲医院,于2002年被全国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评为“百姓放心医院”。现在的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已然是宁夏医疗机构的龙头之一。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借助卡瓦心脏中心建设,银川市心脏病手术水平从难以满足本地需求,跃升到吸引外地患者纷纷前来就诊的全国领先水平。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相对东部沿海地区来说,西部特别是西北地区中外合资医疗起步晚、步子小。作为宁夏中外医疗长期合作“首吃螃蟹者”,银川卡瓦心脏中心的建设不仅对实施医院,乃至对西部地区医疗机构来说,都具有探路和示范意义。引进先进技术,引进市场资本,进一步盘活医院人财物,银川卡瓦心脏中心在实现多重效应的同时,也为西部地区医疗跨越式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不失为短期内提升医疗机构守护一方百姓健康能力的一剂良方。
  引进韩国整容手术,引进俄罗斯眼科治疗技术……在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国际合作长期规划中,银川卡瓦心脏中心建设仅仅是个开始,但毋庸置疑地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卡瓦技术
  为患者带来福音
  长期以来,由于人才、设备等劣势,宁夏乃至整个西北地区医疗水平相对较弱,医疗机构往往缺乏驾驭心脏病手术等大手术的能力,如何科学处理术后并发症更是难题。而银川市属于心脑血管病高发区,当地居民饮食习惯及气候等综合因素使得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居高不下。一些难度较大的心脏病手术,患者以前只得远赴外地求医,这不仅制约着医疗行业长远健康发展,也无形中增加了患者负担。
  如今,在银川卡瓦心脏中心,中韩两国医疗团队密切配合,用显微镜下的“针线活儿”,缝补一颗颗破损的心,并用精湛的医术演绎出“医学无国界”的大爱深情。
  何为卡瓦“补心术”?故事还得从人工瓣膜这一伟大发明说起。1960年,世界金属瓣膜第一人阿尔伯特·斯达发明了人工瓣膜,挽救了无数心脏病患者的生命。然而,人工瓣膜如同悬在患者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术后患者需终身服用抗凝剂,用抗凝剂稀释血液,只要轻微碰撞就有可能出血不止,因此患者终身都要小心翼翼地行动,看牙医、运动和怀孕,都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要心在跳动,患者就会时时刻刻听到机械瓣膜的响声,后半生都要过着“医院如家”的日子。
  看着患者术后仍然饱受病魔的折磨,在并发症的恐惧下生活,很多医生不禁思索,延续生命与保证生命质量能否两全?
  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摸索实践,韩国建国大学医院主攻心脏和主动脉外科的宋明根教授似乎找到了答案。他打破常规的办法,独创用瓣膜重建替代人工瓣膜,根据每位患者瓣膜缺损的大小“量体裁衣”制定修复方案,患者手术后不需要再服用抗凝剂,而且并发症少,没有药物损害的副作用。这项技术开创了瓣膜手术的新纪元,被医学界称为“CARVAR”(卡瓦)。
  宋明根教授于1992年11月开始实施心脏移植手术,1997年12月开始实施CARVAR手术,CARVAR手术死亡率为0.2%。他至今完成心脏外科手术约12000余例,其中共完成心脏移植手术180余例,他的名字被许多人铭记在心。
  16年前,自称已变成半个死人的俄罗斯“面包大王”雷萨克,健康状况急剧恶化,行走艰难,经常住院成为他的一种生活方式,辗转世界各国接受各种治疗却无济于事。
  雷萨克的人生仿佛即将走向尽头,绝望之时,宋明根教授的一席话重燃了他的希望。“这个人不仅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活下去,还能活很久,能承担很多工作,还能为这个社会作贡献!”随后,雷萨克接受了宋明根教授的心脏移植手术,奇迹般地康复了。现在他仍以超人的精力和体力在工作、生活着。
  据了解,卡瓦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符合心脏的自然正常结构,也符合血流动力学原理。经过手术治疗的病人,心功能恢复快且并发症少,术后终身不需服用抗凝剂、定期抽血复查,病人经济负担低,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特别是手术方法为将病变主动脉瓣膜用牛心包修复,修复后与原瓣膜的结构和功能一样,更加符合心脏本身的生理结构,主动脉根部重建使心功能恢复更快,升主动脉内、外用特质环固定主动脉根部,以预防术后继发性主动脉升部扩张,最终根治主动脉瓣膜及主动脉根部的疾病。
  全国首个卡瓦心脏中心
  落户银川
  银川,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也是宁蒙陕甘毗邻地区区域中心城市。这座在内陆开放中崛起的西部城市,在加快对外开放中,把眼光向东、向西投放,一方面加强与韩国等东北亚国家的合作,另一方面把服务的目标和人群向中东、阿拉伯地区延伸。而在打造“医疗在银川”品牌中,银川用国际化的视野,重新审视定位银川医疗卫生系统的发展,充分发挥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政策优势,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力争使医疗成为银川国际化、现代化进程中的“排头兵”。
  在此背景下,2012年3月,在首届中韩(银川)经贸旅游合作活动周期间,银川市卫生局与俄、韩三方签订了中俄韩医疗卫生合作框架协议。在银川市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韩国建国大学医院及俄罗斯企业家雷萨克等单位和个人的通力合作下,2013年11月,我国首个卡瓦心脏中心在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正式开业,这翻开了银川地区心脏外科、健康服务的新篇章,使国际化医疗走进银川人的生活。
  该项目的核心内容是依托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组建“银川CARVAR心脏中心”。合作三方各负其责,俄方负责组织中方医护团队赴韩进修培训;韩方负责技术支持和医护力量保障、培训中方医护团队;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负责购置必要的设备、提供场地和部分医疗设备使用权,选派医护人员赴韩接受培训。该院于2012年10月~2013年6月先后选派11名医护人员,赴韩国建国大学医院、韩国峨山医院心脏外科等医院进修学习。
  新建成的银川卡瓦心脏中心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共开放床位30张,其手术室进行了数字化改造,并充分利用了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现有的先进医疗设备,如引进的美国GE3.0T核磁共振诊断系统、德国西门子炫速双源CT设备等。这些设备均具有国际领先技术优势,尤其是炫速双源CT。这标志着医院在心脏检查、功能成像、能量成像方面拥有了世界上最高的技术平台,使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精确率得以进一步提高,检查时间明显缩短。
  “通过国际合作项目,医院不仅引进了韩国先进的卡瓦心脏技术和专家团队,也带动了多个科室业务水平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提升。借助这一高起点平台,医院加快了发展速度,引进了先进的管理理念,也能让这项新技术惠及更多患者。”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张晨光介绍。
  事实上,银川卡瓦心脏中心的成立,大胆尝试了资本、技术多元化运作新模式,搭建了银川市心血管外科战略平台,在积极探索中孕育了国内首屈一指的心脏手术技术品牌,且会在不远的将来打造出一支具有国际一流心脏手术技术水平的本土化医疗团队,让西部乃至全国的广大心脏病患者不出国门,就能享受到国际一流的医疗服务。
  卡瓦技术
  从银川迈向全国
  严重的心脏病常年困扰着贺兰县常信乡旭光村村民姜新平的生活。自从38岁那年发现心脏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缺损后,10年来,姜新平一家被这个“害人的病”压得喘不过气来。
  2013年8月27日,姜新平左眼突然失明,到眼科医院检查后认定是由心脏病引起的。四处求助无门之际,一位医生推荐姜新平到卡瓦中心“碰碰运气”。很快,姜新平就住进了卡瓦中心,9月11日接受手术。术后在重症监护室呆了5天5夜,1个月后,姜新平痊愈出院,如今生活已完全自理,宛如常人。姜新平说:“为治这个病跑了全国很多地方,没想到在家门口把病看好了。”
  “我被心脏病折磨了十几年。”65岁的王文贵是宁夏灵武市郝家桥镇胡家堡村的农民,50岁时开始感觉心脏不适,北京、兰州、西安……走了不少医院,想看好自己的病。2013年11月,王文贵从媒体上知道了银川卡瓦心脏中心建成开业,便来到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在这里,王文贵成功实施了手术。 实际上,虽然银川卡瓦中心开业仅6个多月,这样的例子却还有很多。据统计,截至目前,银川卡瓦心脏中心已实施了51例高难度心脏外科手术,除了宁夏本地外,还吸引了陕西、河南、山东、甘肃等地的患者前来接受治疗。患者手术均取得圆满成功,未出现心、肺、脑、肾等重要脏器并发症,胸闷、气短、黑朦、乏力等症状消失,超声下显示心肌运动、瓣膜运动均正常,心功能恢复正常。
  患者于卫东在痊愈后即兴创作了一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沉疴染身苦夜长,四十五载梦健康。妙手回春去顽疾,德医双馨有余香。”
  如同一个强力磁场,银川卡瓦中心不仅让患者纷至沓来,也让各方医疗人才纷纷汇集。韩国的专家技术团队来到银川传授技艺,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则抽调了由心脏外科、心脏内科、体外循环、麻醉等专业人才组成的“最强阵容”学习取经,院外专家也纷纷来考察取经。
  宋明根教授每次来到银川,不仅带来修炼多年的“独门秘籍”,也愿意将这门“绝学”传授给有经验的当地医生。这位以“诺贝尔医学奖”为毕生追求的医生说:“这是医学界的一次革命,它将成为未来全世界治疗心脏病的核心,可以拯救数百万、数千万的生命。”
  去年11月1日,宁夏人民医院心胸外科主任医师陈家华欣然加盟卡瓦中心。这位宁夏心脏外科最知名的专家放弃了行政职务,心甘情愿加盟一个刚刚成立的崭新团队,让他义无反顾辞职的原因只有一个:热爱!他说:“这是我梦寐以求的技术,看到它我顿时眼睛一亮,觉得30年的工作就是为了追求它。”
  作为一项创新技术,作为一次国际合作的成功探索,银川卡瓦心脏中心一正式亮相,就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的目光。2013年,在湖北武汉举行的一次医学年会上,银川卡瓦心脏中心的“补心”技术成为焦点,一些与会专家听完介绍后,当即表示要到银川看一看。截至目前,银川卡瓦中心已接待了国内20多位专家,以及来自印度、日本、巴基斯坦等国的10位专家前来考察。银川卡瓦心脏中心心血管内科主任武晓云教授说,随着医学的互通与交融,我们相信1年内这项技术会成为全国的焦点;3年之后,会成为主流;10年之内,现有的人工瓣膜技术应退出历史舞台。
  卡瓦心脏技术的落地,犹如在宁夏大地种下了一粒希望的种子,随着种子的生根发芽、成长壮大,将有越来越多的医生掌握这项技术,越来越多的心脏病人成为受益者。银川卡瓦心脏中心主任陈家华说:“有30年心脏外科的工作经验做基础,我有信心在一年半到三年内完全掌握这项技术。”
  银川卡瓦心脏中心是一个温暖的起点。未来,这项技术将从这里出发走出西部,迈向全国!
  银川卡瓦心脏中心也是一个智慧的起点。未来,这种合作模式将从这里复制到更多领域,让更多患者共享医技发展成果!
  链  接
  瓣膜外科的技术突破
  2014年1月14日,46岁的刘先生因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房纤颤,在银川卡瓦心脏中心行主动脉瓣重建(CARVAR)、二尖瓣修复(COMVAR)、三尖瓣成形,冷消融消除房颤,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康复出院,这标志着银川卡瓦心脏中心引进韩国宋明根教授团队创新的心脏外科技术已成熟落地。
  据2013年11月武汉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论文统计,65家医院的主动脉瓣手术中瓣膜置换占99.3%,二尖瓣手术中瓣膜置换占91.7%,心脏瓣膜修复手术实施率显著低于欧美国家,瓣膜置换的并发症及术后致残率日显突出。银川卡瓦心脏中心引进韩国宋明根教授的卡瓦(CARVAR)手术技术,在主动脉瓣手术中全部采用生物材料进行瓣膜重建,患者预后良好,开创了瓣膜外科的新时代,成为瓣膜患者手术的首选方法。现将宋氏主动脉瓣膜及根部重建术技术要点介绍如下:理想的瓣环缩小成形;窦部易于矫正成形;三瓣叶用生物材料重建;窦管交界的还原与固定。
  其优点在于:近似解剖学和生理学修复;技术容易掌握(标准化、程序化、共性化);适用于所有主动脉瓣膜病变;手术效果非常突出,患者恢复理想;最小化的主动脉瓣膜功能损伤;血流动力学优越;妇女可正常怀孕;无需抗凝;活动不受限制,生活质量好;价格低廉。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