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时间:2013-10-17 13:43:04 热度:901
胡蜂标本
消防战士用“神火枪”消灭蜂巢
消防战士用“蜂中袋”消灭蜂巢
“胡蜂”近期无疑是坊间高频词汇,从7月至今,陕南地区就多次发生胡蜂蜇人致伤致死的情况。进入10月后,西安地区也陆续发现有胡蜂伤人。在多次连续集中报道后,很多市民习惯性地觉得胡蜂是一种害虫,更有甚者甚至谈蜂色变。其实,在昆虫学家的眼中,胡蜂不仅是益虫而且令人却步的巨大蜂巢还能入药。“蜂祸”也许从某些方面反映出,当下我们应该更清楚地认识和了解胡蜂,从而与之和谐共处。
半个月前,在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急诊室里,虽然医护人员进行了5个小时的全力抢救,但小王22岁的年轻心脏依然没能恢复跳动。这个小伙子的意外离世即使找来最有经验的警察也无法抓到凶手,因为这是一群看上去比人类渺小很多的昆虫——胡蜂。
胡蜂是种什么昆虫
虽是一种益虫 但可反复蜇人
研究昆虫的魏永平却说胡蜂其实是一种益虫,它捕食农田里的害虫,如毛毛虫的幼虫,偶尔吃花粉和花蜜。进入10月后,胡蜂会全部离开原巢,迁飞到屋檐、桥洞、场院柴垛、秸秆堆内等避风场所抱团冬眠。等第二年气温回升至14℃时,开始散团活动,称为出蛰。当4月中、下旬气温升至16℃以上时,蜂开始离群并选择适当的场所筑巢产卵。
不仅胡蜂是益虫,胡蜂巢也是一种药材,和一般的蜜蜂巢不一样,是蜂把树皮嚼碎与蜂胶混合后筑成的蜂巢。因此人们常见的胡蜂巢也与蜜蜂巢有本质区别,胡蜂巢呈褐色,质地也更坚固。胡蜂的蜂刺也比蜜蜂的蜂刺粗很多,类似缝被子时用的大号缝衣针,胡蜂蜇人后也不像蜜蜂一样会立刻死亡,它可以反复蜇人,这也是为什么它比一般的蜜蜂攻击性强的原因。
胡蜂的毒素是一种神经毒剂,一旦被蜇,会进入人的神经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临床表现为抽搐甚至呼吸停止。大面积被蜇十分危险,毒性发作很快,伤口疼痛灼热,心跳加快,痉挛。据资料显示,胡蜂毒至少含有50种以上的成分,目前国际和国内都还没有一个较为规范和统一的标准。
虽然蜂毒毒性强,但胡蜂不攻击时体内无毒,蜂的毒囊会分泌毒液,随时准备攻击。只有在攻击时,蜂刺上才会有毒液迅速喷出。这是动物进行自我保护的一种本能反应。
“蜂祸”原因在哪
气候干燥利于胡蜂繁殖
在2013年整个春末秋初的季节,陕西有数百人被胡蜂蜇伤过,根据陕西省卫生厅发布的官方数据显示,截至9月27日,仅安康一地就有583人被胡蜂蜇伤,其中已治愈494人,死亡19人。至9月28日,安康消防部门已累计出警3000余人次,组建镇村业余灭杀队,摘除蜂巢710余个。
地点回到西安,在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不治身亡的小王,被胡蜂蜇伤的事发地在蓝田,据工友们讲,从小王被蜇伤到最后离世,仅仅6个小时。10月15日上午9时许,尽管事情已经过去半个月了,但当时全程参与了急救的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聂书伟对当时的情况仍记忆犹新。“病人当时伤势很重,全身有几十处蜇伤痕迹。到医院几分钟后就休克了,抢救过程中血压中的收缩压只有正常人的三分之一。一度甚至出现了溶血症状,最后因中毒较重多器官衰竭死亡。”聂书伟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学副教授魏永平说:“世界上现已知胡蜂种类约5000种,我国有记载的约200多种。分布于陕西境内的胡蜂大多为金环胡蜂和基胡蜂。”
在他看来,今年“蜂祸”严重的原因在于全省范围内天气干旱,有利于胡蜂筑巢和繁殖。胡蜂群喜欢晴天,在繁殖过程中种群以递增式增长,繁殖速度很快。繁殖期蜂王每天能产卵上百个,幼虫的增长速度特别快,种群扩大很快。
上山时勿饮酒勿用香水
上山时应注意戴帽子,不要饮酒,也不要使用香水、或香味浓烈的化妆品。碰到胡蜂不要惊扰,零星几只胡蜂在身边飞舞骚扰时不必理会,千万不要拍打。被胡蜂群攻击时,应尽快用衣物包裹暴露部位,能尽快躲避的应尽快离开,反之则可蹲伏不动,避免被蜂群追击,更不可反复扑打。发现胡蜂巢穴,也可及时报告消防部门处理。
如何快速有效杀灭
消防官兵发明“灭蜂神器”
近期以来,陕南频频发生胡蜂蜇人致死致伤事件,那么如何快速有效杀灭胡蜂呢?昨天,记者从商州区消防中队获悉,该中队官兵发明了两样灭蜂神器,目前已经捣毁300多个蜂巢。
10月16日,商洛市消防支队负责人告诉记者,两样灭蜂神器一个叫“蜂中袋”,一个叫“神火枪”,是商州区消防中队的10多名官兵经过一个多月的钻研才发明出来的。据商州区消防中队长王梦坤讲:“蜂中袋就是由一个钢圈和双层袋组成,钢圈可以根据蜂窝的大小选择不同的钢圈,当钢圈把蜂窝套上的时候可以拉这个钢丝,蜂窝就能掉到这个袋子里,当蜂窝不便于用‘蜂中袋’时,我们可以用火攻,这个‘神火枪’的火焰温度可以达到2000多摄氏度,这上面有一个高压阀,可以根据蜂窝的大小来选择火焰的大小。”
据了解,商州区消防中队战士发明的这两样装备都可以连接高低不同的支撑杆,面对各种高低不同的蜂窝都能快速作业,随后,记者跟随消防战士来到商州区一家属院,在这里发现一个直径有一米左右的胡蜂窝,这个硕大的蜂窝在“神火枪”的烈焰下不到5 分钟,连蜂带窝就统统被消灭干净。
截至昨天,商州区消防中队利用这两样“神器”已经清除胡蜂窝300多个。目前,当地有关部门已将这两种“灭蜂神器”上报到省上,有望在全省推广使用。
文/图 记者 张红中
被蜇后咋急救
轻伤可用食醋等酸性溶液冲洗
就在陕南地区连续发生胡蜂蜇人致伤致死事件后,从陕南来西安求医的急诊患者也在增多。西京医院急诊科连同多个具体科室为此专门成立了救治胡蜂蜇伤病人办公室。
西京医院皮肤科教授廖文俊参与了多起救治工作,他说:“被胡蜂蜇伤的病人,重者会引起多器官衰竭死亡,轻者会分到皮肤科进行进一步治疗。如果伤情不严重医生一般会用抗过敏药和蛇药进行治疗,严重者还会给予口服或注射适量激素控制炎症和过敏反应。”
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聂书伟说:“小面积胡蜂蜇伤不会危及生命,大面积被蜂蜇伤体内蜂毒太多则会有生命危险。被蜂蜇伤可以将蛇药调成糊状,抹在蜇伤处用以解毒。去医院前如果有条件也可做一些自主救治,比如蜜蜂的毒液呈酸性,可用氨水、肥皂溶液等碱性溶液冲洗中和,胡蜂毒液是碱性的,可用食醋等酸性溶液冲洗中和。若伤口内有毒刺残留,可以用透明胶条在皮肤上贴合,把刺粘出来。”
廖文俊曾在临床中见过过敏性体质的患者虽然只被胡蜂蜇伤一处,也会出现休克和最终死亡的情况。因此过敏性体质人群更要尽早就医,较早进行医学干预是预防伤残和死亡的重要一步。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1-31
2025-01-30
2025-01-30
2025-01-30
2025-01-30
2025-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