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健康报 时间:2013-09-25 11:01:07 热度:1362
——记山东省济南市第六人民医院院长、党委书记韩凯
通讯员 宁昭收 闫明辉
全国政协副主席马飚(前排左二)视察医院。
图为济南市第六人民医院(章丘市人民医院)外景。
山东省副省长王随莲(右二)视察医院。
医院在病房、门诊举办新春书画摄影展。
医院与乡镇卫生院、社区开通远程心电会诊系统。
医院以患者为中心,医疗服务胜似亲人。
百脉泉畔,人杰地灵。千年古县,章丘大地曾诞生过数不尽的历史传奇。而今,作为济南市东部医疗中心的济南市第六人民医院(章丘市人民医院),乘着时代的劲风,勇立潮头,搏击沧海,续写了一曲追求卓越的华丽交响曲。
2011年以来,医院先后荣获“全国医院改革创新奖”、“全国百佳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诚信示范医院”、“全国院务公开示范医院”、“中国公立医院服务创新榜”、“全国卫生事业管理先进单位”、“首届山东省管理创新奖”,连续三年山东省“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等十几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当人们述说这些辉煌业绩的时候,都会想到一个与这些荣誉息息相关的人。他把自己的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他所热爱的卫生事业中,锐意进取,负重拼搏,填补了一项又一项空白,留下了一串闪光的足迹,他就是济南市第六人民医院院长、党委书记韩凯。
人们称他为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的勇将,有过辉煌的过去。2003年临危受命,韩凯赴任章丘市中医院院长兼党委书记,使原本不景气的医院迅速发展成为全省领先、全国先进的县市级中医院,业务收入由当年2千万元猛增到2010年的1.4亿元,业务技术建设、重点专科建设、三大综合效益、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服务能力等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带领医院探索出了一条又好又快、跨越式发展、具有鲜明中医特色的“章丘模式”的医院发展之路。被原卫生部、国家中医药局领导称赞为:“医德好、技术好、管理好、环境好、服务好”的“五好”医院。2011年1月,他又踏上了新的征程。带着实现三级甲等医院、建设好济南东部医疗中心的重任,被任命为章丘市人民医院院长、党委书记。
济南市第六人民医院建于1950年6月,开设病床1050张,年门诊量58万人次,年住院病人3万人次,开展各种手术7000余例。全国示范科室两个,山东省重点专科1个,济南市重点专科4个,为章丘市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急救和管理中心,三级医疗网的龙头单位,但是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争创三级甲等医院;叫响济南东部医疗中心品牌;大力进行公立医院改革等等。一项项,重若千钧的工作等待着韩凯院长破题。向管理要质量、向技术要效益、向服务要形象、向文化要和谐,打造亮点,树立品牌,实现了医院综合竞争实力的提升。一步步,韩凯院长下出了一招招妙棋。
在济南六院事业突飞猛进的同时,他自己也收获了鲜花和掌声。他获得“全国医院管理百佳优秀院长”、“全国最具领导力优秀院长”、“2012年中国卫生事业年度人物”、“山东省医院管理突出贡献奖”、山东省“十一五”卫生系统十大杰出人物、“山东创业先锋功勋人物”、“山东省健康保健工作十佳院长”、济南市卫生系统“十大新闻人物”等荣誉称号。今年,被表彰为山东省劳动模范,连续两届当选省人大代表、连续三届济南市拔尖人才。
刚刚不久,他又荣获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授予的“2002~2012中国管理十年卓越贡献奖”。
荣誉的背后,是他辛勤的汗水;荣誉的背后是他改革创新的追求;荣誉的背后是他科学决策、高起点定位、大手笔运作的气魄。
改革活院
深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变革,顺势。这是韩凯院长时常考虑的问题。
“时代在发展,医疗模式在变化,我们的理念就不得不变革。”这是韩凯院长的老生常谈。
“得人心者得天下,得人才者得天下”,民主管理,科学规划。这是院长韩凯坚持多年的优良传统。定期召开党委会及民主生活会,加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做好“三重一大”院务公开工作,问计于民,试行票决制,深入一线搞调研,使许多棘手难题迎刃而解。
更新理念,实现管理的脱胎换骨。根据医学模式变化,实现由医疗服务到健康服务的观念转变,把管理创新作为提高医疗质量的总抓手,设立安全奖励基金,全面提高质量安全管理意识,始终把医疗服务、医疗安全、病人满意放在第一位。采用了PDCA质量循环管理模式,在全面管理中做到有计划、有实施、有检查、有总结。认真落实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和关键环节,及时发现和解决在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全面提高了处方合格率和病历书写质量。以专业特点为基础,制订了符合医院实际的临床路径51个病种。加强单病种的质量控制,对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肺炎、脑梗死、髋及膝关节置换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统一进行质量控制。实行了“3+1”总值班制度,每天有一名院领导带班,行政、医疗、护理三个侧面的主任组成检查组,24小时全天候值班,负责协调调度全院重大抢救及应急事件的处置,大大提高了抢救水平和应急能力。定期召开医疗纠纷技术鉴定会和死亡病例大讨论,找问题,谈不足,谋改进,促进了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提高。实施医疗集团化管理,接管了三家乡镇卫生院,按照“五不变、四统一”的原则,在业务技术、会诊转诊、物资管理、后勤保障、心电、影像、检验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对接,逐步实现上下联动、双向转诊、远程会诊、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目标,切实提升了乡镇卫生院的综合服务能力。
以人为本,公平竞争。大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实行阳光化运行。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分级测评的基础上,先后调整了近百名中层干部。公开公正多批次招聘了300余名正规合同制专业护士和医师。在“公平、公开、顾老”的前提下,顺利完成了首次职称分级竞聘工作。医院成立首届专家委员会,首次低职高聘有真才实学的5名正高专家,从国内外聘任包括院士在内10名各专业领军人物为医院客座教授,增设资深、首席、特需VIP专家门诊,这些,充分调动起了全体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创造着浓厚的学术氛围。
程序公开,运作透明。大力推进工程建设和物资采购公开招标,规范管理。从工程建设到物资供应,医技楼、特需病房的装饰装修,新病区的窗帘、办公家具,以及医护隔离衣、职工工装等全部纳入公开招标。成立了后勤服务公司,被服洗涤、物资供应、物业绿化实行社会化运作,后勤综合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改革是提升服务能力、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全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单位,韩凯院长统筹推进各项改革措施,自2012年12月31日起严格实施药品零差价销售,并全面深入推进成本核算、绩效考核、远程会诊、优质服务等十项惠民利民举措,初步实现“提升工作效率、降低医药费用、患者得实惠”的医改目标。切实做好新农合公费医疗和医保报销工作,在全省率先开展了20类重大疾病新农合大病保险二次报销,1型糖尿病患者及肾透析患者实行新农合门诊报销政策,今年1~6月药品收入同比下降9.38个百分点。
质量立院
提升医院内涵质量
大千世界,潮起潮落。如今,信息化的潮流已经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信息化为基础,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提升医院的综合竞争实力,这是现代化医院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韩凯院长提升医院综合竞争力的突破口。
以信息化为基础,全力打造阳光信息化医院。按照“省内一流、国内领先、重在实用、高效运转”的总体要求,开展了一卡通、医生工作站、分诊叫号管理系统等以电子病历、无限查房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目前,已经建成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HIS)、医学影像传输存储系统(PACS)、实验室信息化系统(LIS)、门诊医生工作站系统等为核心的数字化医院的信息平台。医院信息化正在由半手工、半自动化流程向全过程覆盖发展;由医疗文书电子化向完整电子病历发展;由事务处理系统向智能化服务系统发展;由事后统计向过程管控发展;由服务医务人员向服务患者发展;由医院内部向区域共享发展。实现了各种检查结果的网络传输和门诊化验单的自助查询及打印,实现了无线移动查房、掌上移动护士站、无线网络传输,达到了“网上预约、网上诊疗、网上会诊、网上办公”的目标。上与北京301医院、省立医院等全国知名医院联网,下与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联网,让患者不出章丘就能享受到国内最先进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更高效、更便捷、更优质的服务。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医院的医疗质量、技术能力、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地提升。“一年时间干了三年的工作。”济南市卫生局的领导这样评价济南六院的信息化建设。
“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医疗技术是关系到医院品牌是否响亮的保障线。医疗质量的提高,得意于医疗技术创新。”这是韩凯院长深思熟虑后的抉择。
近年来,韩凯院长以新病房大楼二期工程使用和门诊楼改造提升工程为契机,实施学科“膨胀拉长整合”战略。康复医学科被确定为省级重点专科,中医科、针灸科跻身济南市重点专科行列,心内科、重症医学科、肿瘤科、影像科、急救中心等省市重点专科正在积极培育创建中,实现了学科建设更好更快发展。济南市级首家数字一体化腔镜手术中心、按照GMP标准建造的中心实验室及生殖医学中心投入使用,与德国慕尼黑大学、美国贝勒医学院等建立多个国内外合作平台,肿瘤CIK细胞生物疗法应用良好。成立了手足关节外科,提升了感染科建设,开设了康复病房,满足了群众医疗新需求。肾内科和肿瘤科分别被原卫生部确定为“全国腹膜透析示范点”和“全国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成功举办了“首届章丘市心脏病学会”、“章丘地区儿童喘息性疾病研讨会”。济南医学会检验学会、烧伤整形学会、护理管理学会等学术年会在医院召开。成功开展了心脏不停跳下冠脉搭桥+颈动脉斑块剥脱术。全年完成心外手术、心脏介入手术和脑血管介入手术1100余例。医院业务技术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没有高素质的医护队伍,医疗质量的提升无异于缘木求鱼。韩凯院长狠狠抓住“三基”水平的提高这一关键,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素质。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学习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操作常规、各项规章制度、专业理论和医学新进展;对40岁以下医护人员定期举行三基考试、集中培训。以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为突破口,完善药事管理,规范临床用药,使药物应用日趋规范化、制度化、流程化,为患者了营造安全有效的用药环境。在2012年济南市首届临床检验技能竞赛中,从34家参赛医院、147名选手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独揽团体第一名和个人第一名,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科技强院
打造一流的软硬环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加大投入,提升医院设施水平。这是韩凯院长的得意之笔。投资2000余万元进行了全市十大重点民生工程——门诊楼的改造扩建提升工程,增加面积2000余平方米,改造诊室和流程,安装三层双向自动扶梯、中央空调、安保监控系统,实行信息化的分层挂号收费、分诊叫号、药物发放等。仅用5个月时间,打造了一个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布局合理、流程便捷的全新信息化、现代化、高科技、开放式诊疗空间,极大地方便了病人就医。
先进的诊疗仪器、高超的技术水平是护佑患者平安的前提和基础。对于这点,韩凯院长了然心中。两年来,济南六院无论购进设备的数量、档次、方式,还是基础设施建设、诊治环境优化、现代化流程再造,都立足于济南东部医疗中心的需要,立足于人民群众的期盼。交由政府招标,一次性投资7000余万元购置了十几件大型医院急需的医疗设备。如1、5T磁共振,X射线血管造影系统,全市首台全数字化乳腺钼靶机,全省领先的实验室自动化流水线,国内最先进的Clinac IX系列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四维彩超等,这些,为全面提高影像、检验、放疗水平打下了良好基础,也为业务的快速发展,新技术、新项目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平台。建成了全省一流的病房静脉用药、口服用药配送中心、门诊自动发药系统、中药颗粒全成分自动配方系统和检验中心。最新开展的心电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门诊、病房、社区、集团下的乡镇卫生院等所有心电图检查的无线传输,达到了心电图信息图像全院发布并共享。
打造专业化队伍,提升诊疗水平。韩凯院长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兴院,千方百计创新育人机制,促进了医院人才的繁荣。他内引外联,充分利用社会优良医疗资源,全力争创成为了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与千佛山医院结成全面合作医院,被确定为山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济南市农村儿童白血病和单纯性唇裂手术治疗定点医院。争取到济宁医学院硕士学位授予点,实现了硕士生导师零的突破。实施“百名人才引进工程”,按照“公正、严谨、透明、择优”的原则,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110余名急需专业技术人才,一个以院士专家教授学者为核心、以实用型人才为主力、学术技术梯队建设日趋合理的专业人才队伍初具规模。2012年,承办了省市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项目4项,开展新技术、新项目54项,完成济南市科研立项5项,获济南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一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专利17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两篇。
服务兴院
惠及每一个患者
“优质护理服务的关键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济南六院院长韩凯一语中的,道出了他对优质护理工作的理解和追求。
作为山东省“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重点联系医院,济南六院将推广优质护理服务作为“一把手工程”,制订详细周密的实施方案,确保了优质服务工作的顺利实施,竖起优质高效服务的医院品牌。
建立形式多样的培训平台,提升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建立了院长—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单元三级管理模式,负责优质护理工作的战略规划、组织实施,检查督导,确保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持久有效。确定了 “护士包病人”的扁平化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由责任护士为病人提供全程、全面、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实行护士五级七等管理,体现能级对应,收到了良好效果。启动了急诊、ICU等专业的专科护士培训,举办护士长培训班,开办“护士长论坛”。统一为示范病区护理人员印制名片,完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启动了电子病历,简化了医嘱处理流程,由此,大大提高了临床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满意度。
大医精诚,惠及千家万户。这是韩凯院长孜孜以求的境界。济南六院时时处处落实科学发展观,事事处处为百姓着想,为患者解难。公开便民措施,给患者明白。公开惠民政策、惠民对象、惠民范围,就医程序;规范各楼层科室的分布标识,制定醒目的门诊、急诊、住院就诊流程图,就医指南,专家介绍,导医、咨询服务等;公开服务项目、服务价格、收费标准,住院部、各病区向患者提供费用查询服务;建立了医患沟通制度,定时召开社会监督员座谈会,工休座谈会,发放门诊和住院病人、社区和单位问卷调查。不断增进医患双方的理解和沟通,共创和谐的诊治环境。
以优质服务活动为动力,推动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推广“零距离零投诉开放式”服务竞赛活动及陪检陪护导医服务模式,门诊挂号、收费、检验、分诊等窗口全部实行“开放式”服务,安装满意度测评器,“军嫂导医队”、“志愿者服务队”、“护航”陪检队等服务队伍发挥良好作用,上半年陪检陪护达到 11000人次。努力解决病人就医过程中不放心、不方便、不满意的问题,拉近了医患距离。拆墙透绿“开东门”,实现与桃花山公园的零距离对接,打造了患者与职工休闲疗养的“后花园”。使患者感觉更加便捷、舒心和放心。
和谐建院
弘扬正气树新风
和谐医院的建设,重在弘扬主旋律,树正气,开新风。这就要求医院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加强文化建设。
全力关注、积极参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要我做”变成“我要做”,积极解决医院自身和职工中不同程度存在的“四风”问题,树正气、压歪风、聚集正能量。定期召开党委会及民主生活会,职工代表大会,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与药械供应商签订《廉政合约》,举行医师节“廉洁行医”宣誓签名活动,组织400余名中层以上干部和重点岗位医务人员到济南监狱、市检察院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开展参观教育活动,做到关口前移、警钟长鸣。
加强文化建设,医院成立医院文化建设研究会、文体协会、红白理事会,完善“院报、院刊、网站、宣传栏”四大文化阵地。举办了“健康杯”新春书画摄影展,征集到省内外作品近500幅。举办了职工运动会、篮球、乒乓球比赛,举行了“五四”青年干部素质拓展训练、纪念“5.12”护士节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在全院广泛深入的开展了“体验当一次病人,增强主人翁意识,提升服务能力”的大讨论活动,将当一次病人的感受,“主人翁精神”的要求,提升服务能力的办法措施;活动中形成的好认识、好体会、好做法,写成文章70余篇,使之,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关心职工生活。在春节、三八妇女节、八一建军节、中秋节、老人节等重大节日,对离退休职工进行走访慰问,对住院职工进行看望。心系职工,迎难而上,圆满解决了已10之久的“1、27”事故善后工作,职工、政府、社会都满意、评价极高。建立困难职工档案,2012年,对部分家庭生活困难职工给予救助10万余元。投资350余万元,对职工、职工家属、职工父母进行健康查体。职工食堂中午、晚上设有自助餐,定时在家属区设立小菜市场,有效解决了职工工作误餐、子女中午吃饭、便捷菜篮子等实际问题。拿出400余万元,用于职工每人每月200元的误餐补助。投资200余万元,为全院职工制作了工装。增加了夜班费,绩效工资向苦脏累、风险高、技术含金量高的岗位和学术带头人倾斜。红白理事会自2011年成立以来,共为职工办理红白事200余件。让事主切身感受到“职工之家”——医院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其做法和事迹,得到了章丘市总工会和济南市总工会的认可、称赞,其先进事迹被人民网—山东频道、凤凰网、新民网、百度、谷歌等媒体转载、报道。这些,都增强了医院的向心力、凝聚力,创造了和谐向上、阳光温暖的工作环境。
春风化雨辛勤后,喜看枝头结硕果。2012年,济南六院门诊人次,收住院病人,完成手术等各项主要指标,增幅都达到两位数以上。医院基础建设、环境建设、人才队伍建设、重点专科建设、服务流程、信息化建设等都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综合服务能力、医改成效显著,被济南市卫生局树为“改革的典范,医院的旗帜”。并在原卫生部和健康报联合召开的全国医院创新发展先进单位表彰大会上,代表县市级医院作典型发言。
而韩凯院长又把追寻的目光投向了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济南市第六人民医院(章丘市人民医院)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辉煌灿烂!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7-06
2025-07-04
2025-07-01
2025-06-30
2025-06-20
2025-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