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2013-08-23 15:54:30 热度:1001
本报记者 冯凯
在黑龙江去“袓研”看中医是首选。20世纪的“黑龙江省祖国医药研究所”,虽几易其名,但“袓研”的名称依然响亮。由国医大师张琪教授等一批著名老中医药专家所培育的仁爱传统,随着岁月的积淀,底蕴更为深厚。而今,冠名黑龙江省中医医院(与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合署)的“袓研”,以“仁爱之家”著称,吸引各地患者前来就医看诊。
以“仁爱”打造“袓研人”
“仁爱”的传统不仅在这家中医院得以继承,而且与时代精神相融合,得到广泛传扬。不论“读经典、做临床”讲座,还是拜师大会,亦或是“十佳医生”、“十佳护士”,评优、评先,“仁爱”总是同院歌《咱袓研的人》一样唱得最响。从国医大师到24位省名中医,师带徒,既传医技,更传“医乃仁术”。“仁爱之心有多少”,是中青年医护工作者“学而时习之”不可或缺的内容。在张琪大师90寿辰暨从医70年之际,全院“学大师”,讲“仁爱”,使学名医高尚道德情操和精湛医技成为时尚。近3年,医院上山下乡献爱心,开展义诊80多次,参加的专家4000多人次。
医院“以人为本”、“待患如亲”的300多块宣传板随处可见。从中医药起源、治未病到养生保健,处处体现人文关怀。“仁爱”的环境和“仁爱”的医护服务,让这家中医院团队友爱,医患和谐。近3年,医院发放中医药科普宣传册2万多份,成了传播“医乃仁术”、“与人为善”的大课堂。
让“仁爱”在轨运行
“仁爱”需道德教化,大师引领,同时需体制保障。该院秉持“文化建院、制度建院”,从岗位责任制、医护质量管理,到人事奖惩、服务承诺,都将医德医风贯穿始终,使“仁爱”成为惯性思维和行动操守。恰恰是“仁爱”理念的扎根和制度的规范,使“仁爱”之院风,广受社会赞誉。多年来,该院患者的服务满意度一直保持在99%以上。先后3次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
“仁爱”为黑龙江中医院的兴旺发达,提供了源源动力,也为社会的和谐稳定提供了正能量。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4-10
2025-04-10
2025-03-27
2025-03-25
2025-03-23
2025-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