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健康报 时间:2013-08-21 10:56:44 热度:1133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玉山
本报记者 王天鹅
对中国人来说,10年前的“非典”是场大考,平时努不努力、认不认真,几个月下来便见了分晓。对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玉山来说,“非典”不仅考验了他,还使他的命运从此发生了转变。
1990年参加工作后,卢玉山先后担任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结核科主任等职。2003年,“非典”肆虐,专业知识雄厚的他临危受命,全盘主持医院工作。那是卢玉山最难以忘怀的6个月,他严密组织,科学安排,出色完成了“抗非典”重任。
自此,他卓越的管理才能被大家口口相传,也成就他日后走上了医院管理之路。2004年3月,卢玉山赴任九江市第五医院党委书记,他注重党务工作方法创新,在江西省卫生系统率先推行《党支部书记查房》、《党员行风监督岗》等制度。
2008年6月,卢玉山出任九江市三医院院长。作为一院之长,他时刻关注医疗事业发展之势,严格把握国家医药卫生改革方向,把强化医院社会责任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应对“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和“H7N9禽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08年至2012年实现九江市手足口病防治五年零死亡。
在日常工作中,卢玉山善于把握医院管理的总脉络,对医院管理进行系统梳理,开创性地提出“医院整合管理法”,出版20万字管理专著《地市级公立医院管理探索》、发表医院管理类论文18篇。
他创新提出“医院发展三个生产力论”,以“内涵型医院”建设为抓手,促进医院医疗水平的提升。在此核心理念的指导下,医院成功创建“三级甲等传染病专科医院”、“江西省市共建重点肿瘤专科”,荣获“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创新成果奖”、“全国综合医院中医工作先进单位”,业务量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递增,群众满意度超过98%。
改 革
高举医院公益性旗帜
看问题要看关键,抓工作要抓重点,卢玉山深谙其中道理。
卢玉山牢牢把握新医改方向,始终“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 他将努力降低看病费用、帮扶基层卫生机构、做好保健知识宣教和全力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作为体现医院公益性的重点工作抓实抓好。
为此,医院创造性地推行 “门诊免挂号费”服务,进行“新生儿分娩平产限价1380元,剖宫产限价3480元”的临床路径探索;建立了危重症患者抢救快捷、不受经费限制的绿色通道;创新实施“院长合理用药查房制度”,抑制抗生素的异常使用;医院认真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创新实行病区护理人员提前半小时到岗晨护,聊天护士对肿瘤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开展跨病区优质护理。自2008年以来,“共产党员医疗服务队”共为121个社区和106个乡镇的35000余位群众提供了免费健康咨询和医疗服务,免费发放药品51.96万元,在县乡医院举办专题讲座110次,培训基层医务人员7600余人次。
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关系千家万户,关系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而九江三医院又承担着九江及周边地区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任务,卢玉山认为这正是坚守医院公益性的重中之重。2008年6月,卢玉山担任院长后,医院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加大设备引进、人才培养、专业培训力度。2009年以来,连续出现“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和“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在九江市政府配套资金未落实的情况下,他果断决策:医院自筹资金140余万元用于传染病分院后续建设,使分院得以正式启用。
作为九江市传染病定点救治医院的院长和九江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他把传染病防控作为阶段工作的第一任务和头等大事,第一时间启动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及时调整科室设置,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收治。九江市“手足口病”连续五年零死亡的成绩,得到江西省卫生厅的表扬,临床诊治经验在全省推广。
创 新
整合资源激发正能量
卢玉山知道,整合是聚集有效资源的必要之举,对管理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在实践中,卢玉山摸索出整合的门道:管理者要抛弃“非此即彼”的二元思维模式,以“整合”的方法实现对人和物的改造、完成对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重组,通过人和物积极因素的充分发挥,实现集体的共同目标。
2008年上任伊始,卢玉山就旗帜鲜明地提出将“医院文化建设”作为医院管理的主线,其中“文化建设”下分“硬件建设”和“内涵建设”,“内涵建设”又细分“质量安全管理”、“学科建设”、“服务能力建设”、“运营管理”,以此构建“特色文化引领医院快速健康发展”的管理模式。在“文化管院”过程中,又提出了“建设文化强院,以先进文化引领发展不动摇;转变经营理念,推进医院企业化管理不动摇;强化质量控制,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不动摇;立足科技兴院,加强学习型医院建设不动摇;创新服务举措,持续提高群众满意度不动摇;兼顾内外营销,扩增影响力和美誉度不动摇”的发展理念。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卢玉山还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和品管圈管理方式与医疗质量管理有机融合,主持编辑8本140余万字的《医院工作管理手册》。他贯彻“全面质量管理”(TQC)理念,将医疗质量范畴扩展为基础质量、过程质量、终末质量,并实现九江市三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考核的标准化、数字化。他坚持每月带领业务院长、医务、护理、质控、院感等部门负责人,对所有临床医技科室进行一次质控查房,现场点评管理缺陷,现场发放整改通知,现场解决实际困难。针对夜间可能存在的抢救人员相对较少、抢救能力相对薄弱的情况,他推行业务院长夜巡查制度和夜间行政总值班、护理总值班、医生总值班制度。在他的主持下,医院创新实施《恶性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制度》,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和保障医疗安全。
学习是助推改革之力,更是启发创新之源。卢玉山始终认为,优势学科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提高竞争力,设备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打造学习型医院是保证。为此,他亲自制定《进一步加强业务学习的管理规定》,规定周一到周五每晚组织进院工作3年以内的年轻医生进行晚自习,集中进行病例讨论、学习《诊断学》、《病历书写规范》;又出台《科技成果奖励办法》奖学、《在职研究生学费报销制度》助学,《医院、病区、科室三级培训制度》教学、《医务人员考核办法》考学,开通“万方数据库”网络传学,召开“专科学术研讨会”研学,全力进行学习型组织建设。
巨 变
只为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九江三院获得过很多荣誉,卢玉山明白这些荣誉的获得源于医院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
自担任院长以来,卢玉山认真执行国家卫生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实施医院科学化管理,带领员工创造了医院快速崛起的奇迹,使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迈上了新台阶。
付出总有回报,数据最有说服力:医院门诊人次2012年较2007年增长186%,住院人次2012年较2007年增长136%,实际开放床位数2012年较2007年增长83%,手术人次2012年较2007年增长166%;2008年以来,医院新增学科10个、开展新诊疗项目112项、引进培养高级职称医务人员和硕博人员86名。
与此同时,医院还成功创建三级甲等传染病专科医院、江西省市共建重点肿瘤专科医院,荣获“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综合医院中医工作先进单位”、“国家级传染病中医药临床基地”、“江西省应急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2012年获评“九江市网民最喜爱医院”、2013年被网民评选为“江西十佳为民服务医疗机构”。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实践中,卢玉山总结出“医院管理整合法”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20万字医院管理专著《地市级公立医院管理探索》由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公开发行。《中华医院管理杂志》、《中国医药指南》、《医学新知》等国家和省级刊物发表选登管理论文18篇,并荣获中国医院文化论坛征文二等奖、华东地区医院管理论坛征文三等奖和九江市卫生系统管理创新一等奖。
改革创新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作为“学者型”医院管理者,卢玉山锐意进取,从不固步自封,正以更踏实稳健的步伐,追“医院发展”之功、求“群众满意”之名,带领着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职工为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努力探索。
人物名片
卢玉山,男,江西高安人,1967年12月出生,研究生学历,主任医师职称,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九江市传染病学科委员会主任委员、九江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
2003年6月,卢玉山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江西省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05年9月被省卫生厅授予“江西省卫生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09年12月被省政府授予“江西省先进工作者”称号,2011年4月被省总工会授予“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2012年4月评为“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工作者”、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4-10
2025-04-10
2025-03-27
2025-03-25
2025-03-23
2025-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