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产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园地 > 产业资讯
特药基药新特药会表现抢眼 销售增长:机会在基层

来源:中国医药报 时间:2013-08-05 13:54:47 热度:1004

□  文 图/本报记者  胡  芳

  7月26~28日,为期3天的第48届全国新特药品交易会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办。作为药品行业专业新药技术和产品推广的传统盛会,此次新特药品交易会在继承传统优势的同时,更多地从参展商和专业观众的利益出发,在会展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了拓展创新:展览内容更为丰富,共分为新特药品、化学药、中成药、生物制药、OTC药品等多个展区,国药集团、广药集团、辅仁药业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闪亮登场;药店展、医疗器械展等同时亮相;展会形式多样时尚,不仅有新药论坛2013这个主论坛,还有中国零售连锁药店年度大会、基层医疗市场与企业发展战略研讨会、医药零售大数据创新研讨会、医药电子商务高峰论坛、新版GMP与洁净技术研讨会等多个会议;而移动互联引发的指端经济、线上服务也在会场随处可见。
  众所周知,每年的全国新特药会也是一次招商大会,生产企业借助该平台寻求全国或者区域代理商。但由于新药审批日趋规范和严格,投入大、耗时长、含金量高的新药几乎都被生产企业攥在自己手里。因此,此次新特药会上,表现抢眼的是特药和基药。
  特药当先
  所谓特药,是指价格相对较高、治疗某种疾病的特效药。在当下,特药也逐步演变成特色药的简称。“对代理商来说,所谓的好产品往往具有这样一些特点:一是进了医保;二是独家;三是价格上有优势;四是产品有卖点。这样的产品是代理商们打破脑袋也要抢到手的。”一位业内人士如是表示。
  这也就难怪在新特药会的展厅,“国内唯一”、“专利产品”、“首次招商”等宣传用语随处可见。这边有企业打出“国内口腔崩解片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糖尿病药品生产厂家”的旗号,那边就有企业号称“中国最专业的基本药物提供商之一,中国最大的小水针生产企业之一”——企业竭力为自家产品找卖点。
  记者在现场看到,有些产品确实具有一定诱惑性。某企业带来了“国内唯一蒙脱石混悬液剂型”;海南一家企业的卢立康唑乳膏,自称“原研”、“化合物专利”、“进口原料”、独家生产;奥赛康药业除了有三四个肿瘤产品招商外,其新品奥迪圣(左布比卡因)属麻醉药,进了医保乙类目录。
  在辽宁一家药企的展台上,记者看到一种治疗宫颈癌的外用药。公司高管表示,该产品于2003年获批,是二类生物新药,但市场运作一直未下力气。“企业整合后,我们开始建设符合新修订药品GMP的生产线,预计该产品明年能重新推向市场。我们力争5年实现年销售1000万支。”
  基药受捧
  基药也是此次新特药会重点招商品种。不过有趣的是,展会现场除了辅仁药业带来一两个中药注射剂外,中药注射剂几乎找不到了。
  一位代理商对此并不觉得奇怪。他告诉记者,中药注射剂大多为独家,且价格相对较高,优势品种早就被代理商们瓜分一空。“像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里的那些中药注射剂品种,小代理商们根本摸不着。”此外,在地方基药目录增补过程中,一些省份也对中药注射剂“青眼相加”,由此进一步加剧了中药注射剂在代理商中的“紧俏度”。
  由于中药注射剂代理品种很难找到,代理商们将目光投向了妇科和儿童用药。据统计,《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版)》较之2009年版新增妇女和儿童用药居多,共新增19个品种,占新增品种的19%,从而给妇儿用药带来了新的商机。在此次展会上,多家制药企业将“儿科用药”放在显要位置。某儿童药生产企业打出这样的宣传语:“儿童药品专家?我们才是。中国首家专业儿童制药厂。”重点推荐旗下的双黄连颗粒和小儿泻速停颗粒;浙江仙琚制药对旗下两个产品招商时,也突出强调某一乳膏“适用于1岁以上儿童(含1岁)的炎症性和瘙痒性皮肤病”,另一口服免疫刺激剂能“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
  天圣制药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其旗下的小儿肺咳颗粒,由于进入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版)》,加之是全国独家品种,因此获得众多代理商的青睐。
  终端下沉
  尽管招商依旧红火,但很多企业已不再是找全国代理或者片区代理。有的企业甚至在展台上打出“诚招具有终端推广及配送能力的县级医药公司”的字幅。一家参展企业的代表对记者表示,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完成布局,“现在想招的是一些县级城市或者是以前布局不到的地方的区域代理商”。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随着基药制度的深入,生产企业开始下沉终端。尤其是下半年大部分省份要陆续启动省级基药增补工作;大规模的基药招标也将逐步开始。”一位行业分析师如是说。
  有专家断言,“从医改趋势看,区县医院、基层医疗机构是卫生费用的增长点。”
  瑞银证券行业分析师季序我表示,基药制度实施3年多来,基药市场规模快速扩大;重磅品种出现;企业积极应对,销售不断下沉。
  “2009~2012年形成了部分基药大品种。按出厂口径计算,复方丹参滴丸销售从12亿元增加到20亿元,降压零号的年销售从6亿元上升为10亿元,云南白药膏的年销售从3亿元提高至8亿元,还有血栓通,其年销售从4亿元飙升到15亿元。”季序我说。数据显示,仅2012年,河北和湖北的基药市场规模均达17.9亿元,江苏省为55.7亿元,广东省则接近100亿元。
  这样的销售增长和市场规模,必然令企业和代理商对基药市场热情高涨。国金证券研究报告指出,2012版基本药物目录出台后,基药在二级以上医院的使用比例将大幅增加,政府将出台严格的监督考核措施来促进规模医院大幅度增加基本药物的使用比例。“我们测算基药使用目前占全部药品比例在7%~8%左右,两三年内有望提升至25%~30%。”国金证券行业分析师刘勍说。
  季序我认为,要想实现销售的快速增长,企业的产品具有如下特征:为独家,或者竞争企业较少(厂商少于5家);潜在需求广阔,处方弹性强,市场潜力大;在二三级医院具有一定的使用率。此外,就是厂商意识到市场机会,并愿意投入足够的资源拓展基层市场。“而这一点,就要求生产厂家必须销售下沉、终端下沉。”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银发经济办公室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